关于期中考试的一封信
一学期一度的期中考试结束了,每年的这个时候,是家长最为关心孩子的时候。下面小编整理了关于期中考试的一封信,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期中考试的一封信篇一
亲爱的各位家长:
期中考试在充满硝烟的炮火中结束了,对于孩子升入初中后的第一次大型考试,您、孩子和我其实都是很关注的。我们都特别想知道孩子的成绩,我们都特别企盼孩子能考个“好成绩”。我想大家对“好”的渴望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我们都往往会忘记“好”的背后是什么?一个班三四十个孩子,有考第一的,有考第二的,有考十二的,也有考三十二的。那是不是注定了“几家欢喜几家忧”呢?那是不是还没有开始,我们就知道结局了呢?
我们的关注点在哪里,孩子的关注点就会在哪里!当您看到孩子的考试成绩时,亲爱的家长,我发自内心的向您呼喊:
“请和孩子站在一起,打败问题;
请千万不要和问题站在一起,打败孩子!”
XXX
XXXX.X.X
关于期中考试的一封信篇二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一学期一度的期中考试就要来临了,每年的这个时候,是家长最为关心孩子的时候。 不少家长平时工作很忙,少有时间过问孩子的学习,而到了这个时候,再忙的家长也会抽出一些时间来询问孩子的考试的成绩,关注孩子学习的状况。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孩子的成长,除了学校的教育,家庭的关心和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每每这个时候,我们也有一些耽心。耽心我们的考试是否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耽心家长的关心能否达到应有的效果。
学校举行阶段性考试应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家长对孩子真正的关心应能激励孩子们学习和成长。
考试的作用何在?就是一场考试下来,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了,学习的热情高涨了,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挖掘学习潜力的渠道打通了。
关心的真意何在?就是关心孩子们在学校学得怎么样,而不只是关心分数怎样,排名怎样;就是关心孩子在考试以后,学习兴趣是否还浓厚,学习热情是否还饱满,学习的潜力是否挖掘了,学习的自信是否加强了。
如果一场考试下来,学生兴趣衰减了,热情降低了,自信受挫了,挖掘潜力的通道给堵塞了。这样的考试就是失败的。
如果孩子们期待家长关心,并愿意就考试问题与家长进行坦诚的沟通和交流,那这种关心就是成功的,就是高水平的、高质量的。如果孩子害怕家长关心,如果孩子因为家长的关心而不敢跟家长说真话;如果家长的关心只能增加孩子的压力,造成孩子的痛苦,那这种关心就是失败的关心,就是低水平、低质量的关心。
造成这种考试失败和关心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考试的目的不明确是最根本的原因。 这些年来,在考试问题上,我们一直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识。
以为考试就是为了排名次,就是为了分优劣——这样考试的结果势必只会抬举了少数人,而打击了多数人,从而使大多数学生成为考试的失败者。
以为考试就是为了给学生增加压力——考试有一定的压力这很正常,适度的压力也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考试所给予学生压力往往是过度的,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促进,对孩子人格形成,身心发展没有好处。
由于将考试的名次看得过于重要,考试作弊的现象屡见不鲜,学生不敢向家长说真话的事情时有发生。
看来,我们确实很有必要弄清楚,考试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考试是为了检测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效果,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和"提高",考试成绩主要说明学生新的学习起点应该设在哪里,而不是提供终结性的结论。
考试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考试完了,学生对这门功课的爱好还没有完,兴趣还没有完,学生甚至能够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去,从这个单元延伸到另一个单元去,我们的考试才算是成功了。
考试是为了让学生重新整理自己的知识,广泛的建立知识内部的联系——搞清大结构,再搞清中结构,再搞清小结构,然后,总体掌握它们。复习,就要善于整理书本中的全部家当,整理一遍后放好,全在脑子里。带着整理的理念来复习——在整理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记住有用的东西,还可能有所创造。模糊的变得清楚了,混乱的变得有条理了,学习中隐藏的问题也暴露了,那我们的考试才算是成功了。
考试的目的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发展。考试应充分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通过考试,要力求让学生找回失落的自信。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考试的成功者,而不是让大多数人都陷入考试失败的悲伤之中;更不可以让这种情绪压抑了思想,阻碍了学习。
考试应该让孩子们收获学习的乐趣,考试完了,不管考得怎样,都应该让他们总结自己的收获,总结自己的学习的喜悦。
考试应该促使孩子们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包括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反思。
考前的复习,对学生的学习是一次有力的促进——促使他们重新整理知识,促使他们强化知识内部的联系。学习,说到底,就是整理和联系——这个整理和联系是个性化的,是因人而异的,是自我指导式的。这是家长不能包办的,教师不能代替的。只有孩子自己才知道内部知识结构的联系是否建立起来了,自己的学科知识系统是否整理好了。
考后的反思和整理也是同样的重要。往往在考试完后,学生最能发现自己自己学习的薄弱之处,最能激发学习的欲望。为了帮助学生收获成功的经验,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学校决定在高一年级尝试新型的"补考制"——为学生提供补考的机会:凡是对自己考试成绩不满意,且分数低于某个分值的,经本人申请,学校将给予一次补考的机会。学生的考试成绩可以按较高的那一次计算。
最后,我们想引用一位学生一个月前写给家长的信中的一段话来结束我们的这封信。"在深中我体会到了,我也许学不到太多的应试的技巧,但是,取代它的是一种能力。我虽然还没完全适应,可我暗暗庆幸,我学到的东西将是我终身受用的。韩寒说过,所谓应试教育,就是考试完后教科书将成为废纸的教育,而在深中,我不会觉得教科书是是废纸了,它是我们累积能力的阶梯呀。如果要我总结这一个月来我学到的东西,我要说,不多,但很重要。我学到了尊重,学到了爱与被爱,学到了自信,学到了承受。这一切的一切,在我十六岁的时候学到,似乎是晚了一点,但我还是要庆幸,毕竟不会等自己老掉牙后才学到,那才真叫为时已晚呢!"
我们真诚地希望一场考试下来,我们的学生能够保持这样健康的心态,这样健全的人格——这才是学生最大的收获,才是我们教育最大的成功,才是我们做教师和家长最大的成功。
班主任马小平
XXXX.X.X
关于期中考试的一封信篇三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一学期一度的期中考试结束了,每年的这个时候,是家长最为关心孩子的时候。
不少家长平时工作很忙,少有时间过问孩子的学习,而到了这个时候,再忙的家长也会抽出一些时间来询问孩子的考试成绩,关注孩子学习的状况。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孩子的成长,除了学校的教育,家庭的关心和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每每这个时候,我也有一些担心。担心我们的考试是否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担心家长的关心能否达到应有的效果。
学校举行期中考试应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家长对孩子真正的关心应能激励孩子们学习和成长。
考试的作用何在?就是一场考试下来,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了,学习的热情高涨了,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挖掘学习潜力的渠道打通了。
关心的真意何在?就是关心孩子们在学校学得怎么样,而不只是关心分数怎样,排名怎样;就是关心孩子在考试以后,学习兴趣是否还浓厚,学习热情是否还饱满,学习的自信是否加强了,学习的潜力是否挖掘了。
如果一场考试下来,学生兴趣衰减了,热情降低了,自信受挫了,挖掘潜力的通道给堵塞了。这样的考试就是失败的。
如果孩子们期待家长关心,并愿意就考试问题与家长进行坦诚的沟通和交流,那这种关心就是成功的,就是高水平的、高质量的。如果孩子害怕家长关心,如果孩子因为家长的关心而不敢跟家长说真话;如果家长的关心只能增加孩子的压力,造成孩子的痛苦,那这种关心就是失败的关心,就是低水平、低质量的关心。
造成这种考试失败和关心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考试的目的不明确是最根本的原因。
这些年来,在考试问题上,我们一直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识。
以为考试就是为了排名次,就是为了分优劣——这样考试的结果势必只会抬举了少数人,而打击了多数人,从而使大多数学生成为考试的失败者。
以为考试就是为了给学生增加压力——考试有一定的压力这很正常,适度的压力也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考试所给予学生压力往往是过度的,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促进,对孩子人格形成,身心发展没有好处。
下面几种是不太合适的教育方法,不知道你有没有
1、出言不逊,经常打骂、训斥孩予。
2、经常唠叨重复讲所谓的大道理。
3、盲目对比,经常表扬别人的孩子以此来激励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
4、不能坚持经常的对孩子进行正面引导,心血来潮时管一管,然后就忘了。
5、对孩子的学习期望值过高,力求让孩子达到一个不能达到标准,没有达到就认为孩子一无是处。
6、只要学习好就是好孩子,忽视孩子品行素质的发展和培养。
7、对孩了过于溺爱呵护,什么也不让孩子自己完成。
这些不当教育方式会压抑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并降低孩子的责任感及抗挫折能力,增加孩子的压力感、不能让孩子全面发展。同时也将使孩子产生焦虑感、委屈感、自卑感等不良心理,最终使父母无法合理管教孩了,孩子不信任父母,易产生烦恼、怨恨、虚伪、自私等不良心理。
给家长的建议:
1.关心孩子学习习惯胜过关心他的学习成绩。帮助孩子重视学习过程,淡化结果,防止孩子对自己产生过高期望。从而压力过大、性格扭曲。
2.配合学校进行正面教育,不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评价学校的做法,防止学生对学校教育产生抵触行为。
3.努力为孩子创建一个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家庭教育环境。(在此,我建议,在孩子求学期间,父母们和谐相处,最好签订停战协议)
4.加强与老师联系,多与老师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各种表现,认真与教师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
5. 平时多鼓励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多进行正面引导,信任孩子,注重观察孩子心理是否健康。
6.家庭教育要所为有所不为,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很大的行为习惯必须坚决制止,不姑息、不纵容。
7.不要什么事都替他设计、替他安排、替他去做、要让孩子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8.支持孩子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让孩子有一颗爱心。
我还有许多话想和家长们交流,留待以后和大家交流吧。在此,提两个小要求:
1、一般不要耽误孩子上课的时间。曾经发生过孩子回去给长辈过生日而不上课的情况。虽然有孝心是好事,但孩子因为耽误课而耽误了前程,将来,孩子拿什么来尽孝心?
2、不提倡给孩子佩带手机,统计表明,带手机的学生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的还成为不良少年!有急事可以打我的电话。
我们真诚地希望一场考试下来,我们的学生能够保持学习上健康的心态,良好的习惯和生活上健全的品格——这才是学生最大的收获,才是我们教育最大的成功,才是我们做教师和家长最大的成功。
姜师
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