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贝母的栽培技术

2017-06-16

川贝母为润肺止咳的名贵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疗效卓著,驰名中外。今天小编要介绍的是川贝母的栽培技术。

川贝母的栽培技术

在川贝母宜冷凉湿润的气候中,要求年均温度0-6摄氏度,最冷月份不低于0摄氏度,最热月份不高于15摄氏度,年降水量不少于700毫米,10月份至翌年4月份降水量达全年20%以上的环境;以土层深厚、疏松、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土壤种植为好。种子繁殖。7--8月份采收由绿变黄的果实,剥取种子。以种子容积4倍量腐殖土或锯木屑与种子混匀,层积入设置在室内或林下、宽40厘米、深20--30厘米的平底沟或木箱内,积层厚10--20厘米,盖以1--2厘米厚的山草等,保持湿润。积层厚度大于10厘米,则隔周倒种1次。维持层积日均温度4--10摄氏度,变温期6--8周或更长。取胚形态发育成熟的种子,于3--4月份条播或撤播,每亩用种量3--4公斤。播前作畦,宽105--110厘米,高10--15厘米,畦间步道宽40厘米,畦面撤施过磷酸钙,播后上覆厚1.5--2厘米腐殖质土,再盖上山草,以减少土壤水份蒸发。种子播种第一、二年需生长季枯苗后培土,第二生长季出苗时,追施厩肥或堆肥,出苗6--7周和9--10周时,根外追施磷、钾肥。在秋雨高温季节,杂草萌生、贝母枯苗后鳞茎埋于地下时,耙除几次杂草芽,以减少除草次数。注意防旱、防涝、防溅泥污染。亦可用完整鳞茎、分离鳞片或鳞片切块繁殖。5月份至枯苗前有锈病危害,要清除枯叶,必要时每隔2--3周,用粉锈宁1000倍液喷洒。自腐病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浇灌病区。

田间管理

防旱、防洪涝、防溅泥污染。现适宜栽培川贝的地方,多无灌溉条件,要采取覆盖地面减少蒸发,截流溶雪、溶冻水和防止暴雨溅泥。种子播种地第1、2年生长季枯苗后,须培土2-3cm,除第1年生长季不需追肥外,以后各年及鳞茎栽培,在出苗或展叶时,均需追厩肥或堆肥,并应及时除草。为保持土壤结构和良好的生产性能,可实施2茬贝母1茬大麻轮作,麻根留槎或拔除,麻秆作覆盖材料后再翻入土壤。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锈病,出苗期,每2-3星期用粉锈宁1000倍液喷洒1次。白腐病,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日灼病,雨季来临前用稿秆碎节覆盖,防溅泥土,发现叶片等处被泥土污染,应及时冲洗。虫害有金针虫、蛴螬、地老虎。

采收加工

采挖季节因各地气候不同而异。野生品多在夏、秋季或积雪融化后杂草未长时采挖。用种子播种栽培的于第三年茎叶祜萎后采挖,除去残茎、叶、根,快速干燥。用鳞茎及分割鳞茎繁殖的于次年采挖。鳞茎鲜重在3克以下的,盛于网袋中,淘洗,扎紧袋口,撞至残根脱落及鳞茎表皮略有擦伤为度,晾干,摊于竹席上,盖以黑布,曝晒呈粉白色。如遇天气不好,撞后摊于筛板上,用无烟热源或烘房于40--50摄氏度烘干。鲜重3克以上者,撞后以硫磺烟熏至断面加碘液不变蓝色,再烘干。不用硫磺熏,干燥困难。

川贝母的食用

适宜人群

本品临床可单味研粉吞服,或与梨蒸服,并宜随症配伍。脾胃虚寒及寒痰、湿痰者慎服。

不宜人群

一般人滋补只适宜每次用3~10克。脾胃虚寒、寒痰、湿痰等病症患者不宜食用;此外,川贝母不能同乌头类药材一起用。

食疗

川贝母味苦、甘,性微寒;归肺、心经;质润泄散,降而微升;

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的功效;

主治虚劳久咳,肺热燥咳,肺痈吐脓,瘰疬结核,乳痈,疮肿。

食物相克

川贝母反乌头、矾石、莽草,恶桃花。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