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法西斯71周年黑板报

2016-12-02

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在世界上最早倡导、积极推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让我们来做黑板报来纪念抗战胜利纪念日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反法西斯71周年黑板报的图片和资料,希望对大家有用。

反法西斯71周年黑板报资料推荐一、在战斗中成长

在战斗中成长的孩子们得到了磨炼。

在朱德“斗争与学习缺一不可”的号召下,孩子们被组织起来,加入到遍布各根据地的抗日儿童团。有300多名孩子参加的晋西儿童营,用唱歌演戏募集捐款,捐献了一架“中国儿童号”飞机。“模范根据地”晋察冀边区的儿童团开展了“五不”运动:不上鬼子学,不听鬼子话,不吃鬼子糖,不告诉鬼子实话,不受鬼子骗。许多儿童团员与敌人勇敢斗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

叙事民歌《歌唱二小放牛郎》家喻户晓,悠扬的旋律传递着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感人故事……

《小兵张嘎》《鸡毛信》《小英雄雨来》……这些传颂了60多年的抗日小英雄故事,打动了几代人的心灵。

作家海笑当年就是一个小情报员。

14岁时,身高不足1.5米的海笑成为一名向姐姐单线负责的小情报员。“我姐姐早已是新四军的情报搜集员。我这个小新四军,吃家里的饭,没有一分钱‘工资’,全是义务的。”海笑回忆,他曾以学生身份作掩护,多次出没于鬼子的据点、哨所,完成搜集情报的任务。

海笑,本名杨忠,参加新四军后改名为“海啸”。抗战胜利,举国欢腾,他又改名为“海笑”。这位79岁的老人,仍忙着编写两本书,一本是《海笑谈教育》,一本是《难忘抗日战争》。他说:“我有责任把真实的历史告诉孩子们,让他们了解我们民族遭受的不幸和抗争。”

在八路军、新四军的队伍里,常常可以看到十几岁孩子的身影。他们因国仇家恨走上革命征途。当时的抗日军政大学涌进了许多勉强能背动钢枪的孩子,他们和比他们大不了多少的哥哥姐姐一起,不远千里风尘仆仆奔赴延安。

1938年,14岁的女子小学学生侯波从家乡山西夏县一路乞讨奔赴心中的圣地延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年,她进入延安边区中学学习,在延河边上起步,成长为享誉中外的“红色摄影家”。

“那时我也不太明白共产党是干什么的,入了党以后会怎么样,但从身边的那些大人身上看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了不起的组织,里面的人都是好人。”81岁的侯波老人回忆起入党时的经历,仍记忆犹新。

反法西斯71周年黑板报图片展示:

反法西斯71周年黑板报图(一)

反法西斯71周年黑板报图(二)

反法西斯71周年黑板报图(三)

反法西斯71周年黑板报资料推荐二、抗战歌曲

《黄河大合唱》:民族精神的史诗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未然从陕西壶口东渡黄河,途中亲历了黄河的险峡急流、怒涛漩涡,目睹了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深沉的船夫号子。1939年春天回到延安后,他创作出长篇朗诵诗《黄河吟》。同在延安的音乐家冼星海听后触发了创作灵感,写就了这部千古绝响——《黄河大合唱》。

一批又一批抗日将士和爱国学生唱着“风在吼,马在叫”,走向了抗日战争的最前线。

《八路军进行曲》:军歌嘹亮六十载

1941年5月的延安,人们被旋律铿锵而优美的《八路军进行曲》所激动。

《八路军进行曲》由音乐家郑律成谱曲、公木作词。解放战争时期被更名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八一”建军节前夕,经党中央批准,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八路军进行曲》以它气势雄伟豪迈,展现了人民军队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威武雄风。

《游击队之歌》:游击健儿逞英豪

1937年,贺绿汀随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北上做抗日宣传,年底到达山西临汾。就在老乡土炕上的油灯下,他写出了《游击队之歌》。这首歌在临汾刘庄八路军总部首演时,只有口哨充当伴奏,但仍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游击队之歌》是一首具有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旋律轻快,易于传唱。1938年,这首歌在山西洪洞县八路军高级将领会议上演唱,受到了朱德、刘伯承、贺龙、任弼时等的一致赞扬,从此在全国军民中得到广泛的流传。

看过反法西斯71周年黑板报也看了以下相关文章:

1.反法西斯主题黑板报

2.反法西斯胜利黑板报

3.反法西斯胜利的黑板报

4.反法西斯战争主题黑板报

5.反法西斯战争黑板报内容

6.反法西斯胜利黑板报素材

7.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黑板报

8.反法西斯战争71周年黑板报图片

9.反法西斯战争71周年黑板报

10.反法西斯胜利71周年黑板报内容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