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业圈

2016-12-02

互联网驱动的创新是中国经济谋求新增长动力的主要方向,互联网创业也变得前所未有地接近普通大众。那么这些互联网创业圈中都有什么猫腻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互联网创业圈相关文章。

中国的互联网创业圈已经娱乐化,开公司就像开馆子

作为一个80后的老人和创业界的新人,回首近几年,除了那些值得学习研究的优秀创业案例,也发现创业圈已经像娱乐圈那样热点不断,八卦不息。浸淫在这个圈子里,时刻感觉精神就要沦陷,甚至要弱弱的问一句,这真的是在创业吗?

互联网思维下的“蛋”

所谓互联网思维始于黄太吉煎饼,盛于雕爷牛腩,不仅造就了赫畅、雕爷这样的创业巨星,也掀起了创业圈的风气之变。他们就如创业圈的李宇春、张靓颖,开辟了一个创业秀的先河,噱头十足的营销包装,走秀采访的频繁曝光,不想红都难。于是乎西少爷、伏牛堂、小蹄大作、叫个鸭子、鹅滴神等追随者们层出不穷。

咦,为什么基本上是餐饮行业?因为这个看似最没技术门槛,在公开的报道中,他们的餐饮技术基础就是回老家跟个像样的师傅学一个月甚至一个星期,然后就出师了。传统餐饮,披上互联网思维外套,配上名校、名企的内衣,赚足曝光率,不仅迅速拿到了投资,还获得了大批观光用户,此类餐馆在大众点评上最多的评论词是“慕名而来”、“久仰大名”。

唱功是否真的好已经不重要,味道只是否真的好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没有足够的话题,这样的“成功”捷径挑逗着越来越多鲜肉创业者浮躁的心。

从炒“蛋”到炒“鸡”

如果说雕爷们炒作的核心还是产品,到了马佳佳、余佳文之流,纯粹是在炒作个人了。他们已不满足于游走在创业圈的秀场,而频频穿梭在《非诚勿扰》、《青年中国说》等传统大众媒体,在节目上很少分析自己的产品,而是大谈理念或思维,尤其是拿出一副90后我最懂的姿态,用出位的言行展示自己不同凡响的逼格,以至于人们无法忘却90后情趣用品女王、90后霸道总裁的生猛形象。

炒“蛋”还有蛋碎的时候,炒红下蛋的“鸡”以后生啥蛋都容易,正如马佳佳在接受正和岛采访时直言未来会进入个人时代,“我”时代。知乎等社区把佳们黑得一塌糊涂,但飞不动的母鸡,其实巴不得站在风口浪尖以感受翱翔。

当然,即使有了“鸡”品牌,也要基于实力和运气,hold住姐拍了《小时代》算成功转型了,可芙蓉和凤姐还在那里苦苦折腾呢。

“炒”的边际效应递减

超女十余年,活跃在一线的仍然只有李宇春、张靓颖。创业圈的秀场,热炒了一年两年,如今在科技活动论坛上,能坐到贵宾席跟名企高管、投资大佬一道激扬点评的也只有雕爷和赫畅,其他追随者们还是只有到处串场被点评的资格。

无论是投资人还是用户,新鲜感都是短暂的,阈值都是不断提高的,也就是说,“炒”的边际效应在递减。雕爷和赫畅是开山祖师,而且多年眼花缭乱的社会经历早已浸淫出了他们的根基,即使雕爷牛腩挂掉了,也还有实力做个河狸家。而鲜肉们呢,或许这般折腾不起。

既然看到这样的风口在减弱,为什么还要亦步亦趋呢?不如换一种角度和模式,超女沉沦之后,《中国好声音》不是又一鸣惊人了吗?互联网思维也需要不断推陈出新。

浮夸型创业的土壤

互联网改变了生活,移动互联网改变了思维。移动智能终端兴起之后,借助于LBS、O2O的概念,更加犀利地冲击着传统的商业形态,人人都更加深刻感受到时代的剧烈变化,以至于要求自己的思维要保持“天天向上”的姿态,以免自己OUT了。这样的风情土壤上,创业生物链上的创业者、媒体和投资者等等都在浮夸地扮演着各自的角色。

创业者疯了。对于部分年轻人,像马云、马化腾那样一步步创业来说已经是太难太慢太累。他们熟悉互联网的世界,也深谙娱乐圈的规律,于是将互联网与娱乐圈结合起来玩转,何尝不是非常OK的创业捷径。

媒体们疯了。媒体本身就热衷“噱头”,没噱头也要通过“标题党”制造噱头,对于互联网这么时髦的噱头当然趋之若鹜,甚至某大型券商也不干寂寞抛出了份《从非主流到AB站》的分析报告,各种新奇词汇亮瞎眼,而这份被誉为史上最牛逼报告所推荐的多只股票,在此后的大牛市行情里却基本上阳痿状态,只是除了股民还有谁在乎呢。

投资人疯了。余佳文在电视上大放阙词,让很多人生疑的时候,一把年纪的专业投资人却两眼发光,甚至喊出“我就喜欢你这样的。”这些60后、70后的大爷大叔,在这些90后身上寄托自己曾经的青春梦想,为自己镀上年轻心态的逼格。这种情况下,投资已无关乎专业。更何况,一些投资人潇洒的是LP的钱。资本的吹捧进一步膨胀了浮夸型创业者的信心。

也许过去的一年还只是创业圈娱乐化的元年,也许今后创业圈会冒出更多的话题和红人。劣币驱逐良币,那些不作秀的务实创业者,Who Care?

你必须知道的帝都互联网创业圈子

这是一个得罪人的话题,说不好就会有人跳出来骂道:“你才是圈子,你们小区都是圈子!”以前有本书,叫《圈子圈套》,光听名字就够“阴险”的。但圈子在中国,更像“围城”:里面的人牛逼哄哄,觉得身边都是沾自己光的人;外面的人要不趋之若鹜,要不万分鄙视,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其实圈子没那么神秘,如果互联网创业仅仅是“圈子决定论”,那世界上最牛逼的互联网公司都应该产自天朝。圈子也不是中国特有的社会组织,当下硅谷几家著名的创业公司,其创始人及背后的投资人都或多或少算是老相识,不是直接的朋友,也有间接的“猿粪”,低头不见抬头见,巴掌大的硅谷更讲究信任关系。北京应该算是中国互联网创业历史最悠久、气氛最活跃的城市了。多年的沉淀,也积累下了七横八纵的朋友圈子,基本上提到某个知名创业者,你就能想到他背后的一串人,这就是圈子:雷军和他的铁杆。

这个不用多说了,之前大家都叫“雷军系”(搜狗输入法已经默认这三个字了),雷老大从软件做起,历经互联网,现在拥抱硬件,一路下来,赚的人气比钱还多。他做小米,搭档中有金山的老兄弟,投资人中有他的老伙伴,而他投资的那些项目,都是老熟人。不熟不投也成了雷军做天使的座右铭。进入雷军圈子的最大好处是,你可以有多次创业试错的机会,陈年就是例证。李开复和他的创新工场。虽然2009年创新工场才成立,但李开复的圈子其实来自谷歌。这不仅体现在创新工场的创始成员来自谷歌,其后所投的不少创业者也是来自谷歌等知名跨国公司。据说李开复在谷歌离职员工的神秘组织——Ex-Googler中也是“活跃分子”。创新工场的主要投资方向就是基于安卓系统的移动互联网,这也算是一份谷歌情结吧。

网易“创业帮”。这两年在北京撸起袖子单干的网易前高管,不亚于外逃的副部级高官。他们有影响力、有积蓄、有经验,据说因为网易高管的高流失率,现在很多VC都乐于与几大互联网公司的高管交朋友,为的就是将来近水楼台先得月,还有一些VC开始雇佣猎头,专盯着那些大型互联网公司的高管,一有风吹草动,启动资金立马打到账上。网易创业帮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离职同事之间多有交集,i美股和陌陌就是拿到了某网易老领导的天使投资,当然,后来这位老同志也自己出来单干了。徐小平和他的学生们。专投海龟曾是徐老师的标签,现在他也投土鳖了,但是,就已投项目而言,具有海归背景的创业者还是占多数,而且这些海龟大多上过新东方。徐小平的基金合伙人中,有出钱又出力的新东方联合创始人王强,还有只出钱不出力的俞敏洪。所以,你完全可以把真格基金看成是新东方2.0——一所创业大学。清华创投圈。这是北京最被低估的一个创业圈子,VC中有大牛,创业者中也有大牛,但它没有带头大哥(打车的那位不算这个圈子的),没有固定的组织(TEEC貌似在海外比在北京更有纪律性),这帮人就像章鱼的身体,每一部分都是一个有机整体,两个字:人家抱团。

搜狐早期,张朝阳从清华请来不少小师弟,这其中就有王小川、许朝军。而另一个清华校友、美团网创始人王兴,其投资人中就有两位师兄:北极光邓峰和航班管家连长。连长的早期投资人则是同样清华毕业、当年红杉资本的合伙人张帆,而张帆又是王兴第一次创业时的投资人。贵圈真乱。卢瑟夫和他的兄弟们。2005年前后,随着Web2.0的兴起,一大票高管精英、草根土鳖涌入互联网,后来大部分人成了Loser。但是,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正所谓失败是成功他妈,这些经历过行业起起落落、人生起起伏伏的,酷讯那帮人做了唱吧、食神摇摇、大掌门、今日头条,抓虾的徐易容做了美丽说,其中唱吧和美丽说还有共同的早期投资人——蓝驰创投,被徐易容“托孤”给豆瓣的抓虾,与酷讯有着同一个投资人—— 联创策源,而豆瓣与美丽说的共同投资人是红杉。据说,现在北京VC圈还流行着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失败过的创业者,靠谱!蔡文胜和他的北京分舵。

蔡老大当年也想把根据地设在北京,后来感觉还是厦门空气好,特别是那边的创业者更接底气,就在厦门搞了一大片园子,聚拢了一批屌丝,玩起了另一片天地。但蔡老大又不想放弃北京的独特资源,所以几年前还在SOHO现代城搞了一个类似孵化器的办公室(比创新工场还早哦),老伙伴汪东风也出了不少力。后来干脆与创新工场合作,共同投资了同步推,另外还有几个不错的项目。蔡文胜与李开复一南一北、交相辉映,说明了吃大蒜的与喝咖啡的完全可以在事业上“搞基”。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