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课程论文_计算机控制研究论文

2017-03-12

随着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和单片机、工业控制机的相继开发和应用,使得计算机控制系统获得迅猛发展,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控制课程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控制课程论文篇一

《 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及应用 》

摘 要 随社会的发展,网络覆盖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必备工具,科技也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逐步提高,各个领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也在得到利用和普及,电子控制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也得到逐步发展,深受各个领域大众的喜爱,但限于我国技术发展,电子控制技术还有待提高和发展。本文对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及应用做了综合阐述。

【关键词】电子 控制 技术 应用

伴随网络时代的到来,计算机走进了千家万户,由此而诞生了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子控制技术是涉及电子信息、自动控制等多学科综合为一体的复杂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主要是通过获取数据,储存并处理有效数据,来实现系统的有效调控,此过程可实现在减少人力成本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因此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在各个行业的作用不可小觑,并会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1 电子控制技术分析

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工业控制机和生产过程两大部分即软件和硬件。硬件部分由计算机、过程输入输出接口、人机接口、外部存储器等组成,可以实现计算机的联络和控制。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是可以完成各种功能程序的计算机总和。从控制系统功能和目的来说,操作指导、直接数字、监督控制、分布及现场总装等组成了计算机的控制系统。

1.1 电子控制技术概况介绍

自动控制技术是把人类从复杂繁琐的劳动环境中解放出来,而设备还能按照预先设定的要求自觉运转,并可提高控制效率。计算机的一些控制设备被电子控制设备所代替,可实现系统的有效控制和调节,计算机的数据传输、接收处理功能可以使计算机系统稳定高效运行。从而使计算机的控制系统自动实现。计算机通过对硬件、软件两大核心板块的控制来实现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

1.2 电子控制技术历程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率先将计算机用于工业生产的安全监控系统中,使计算机控制技术得到应用,因局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计算机控制系统发挥的作用并不大,满足不了工业生产的需要,稳定性方面存在着缺陷,还需通过虚构的方式实现控制,伴随科技水平的进步,半导体材料被应用到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使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很大提高。随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DSC系统出现,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所提高。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FCS系统诞生,节约了很大成本,互联网体系真正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

2 技术现状分析

计算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形式的干扰因素,这些干扰因素致使计算机在组装完毕后仍存在问题,而影响正常程序的进行,不能正常被使用,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所致。

2.1 干扰源

高压输电线路及电器设备、电波、雷电等均能产生电磁场,以及天体产生的电磁波,使电磁场在其范围内的传播引起空间感应效应,空间感应又会对计算机控制系统产生干扰。计算机的过程通道也会对计算机产生干扰,设置在主机和过程通道的公共地线可有效减弱计算机过程通道的干扰。计算机本身使用的交流供电网也是系统干扰一个因素,计算机在完成供电过程时,会受电网频率的影响而产生干扰。信号传输过程中,由于存在着电位差,电信号的传播受到阻力影响,信号传输缓慢。相对传播距离较远的线路,电流按既定的速度传播过程中,产生了电波,入射波和反射波因终端阻抗和波阻抗不一致,而使入射波和反射波在达到终端时,产生反射,反射的频繁进行,导致波形和信号受到影响产生了脉冲干扰。电流波和电压波的传输速度也制约着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

2.2 减弱硬件干扰采用方法

对影响计算机的核心两大部件:硬件和软件正常运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解决方案来进行。

减少硬件干扰,先从硬件的干扰源、类型及种类上确定分析对控制系统的干扰,依据不同的干扰因素,采用不同抗干扰方法,通过排除电磁场、过程通道、电波等因素的干扰,使计算机硬件抗干扰效果显著提高。

2.3 减弱软件干扰采用方法

减小软件干扰,要对软件系统的干扰滤波、PC值、陷阱等进行有效控制和处理。计算机系统在对数字进行有效处理时,数据信号传输中滤波会产生干扰,计算机控制系统对信号进行多次采集可以减弱滤波的影响。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工作时序受到损坏时,PC值会受到很大影响,可以通过人工输入指令NOP的方式,当程序出现故障,该指令能及时准确调整正确轨道的PC值,避免或减弱PC值对软件系统的干扰。另外可以利用软件陷阱的非程序区间防置,使CPU提供的中断或复位命令被强行引导到指定位置,有效控制计算机程度的正常运用。

3 应用

3.1 应用于机电一体化中

电子与机械装置综合的计算机体系组成了机电一体化系统,通过计算机系统将电子与机械控制完美结合,在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3.2 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在实际生产中,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预先设定好程序,完成某个危险复杂的环节的控制或操作,也可以用于人员对某一工序间的工序控制和监督。

3.3 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通过对作业中机器的监控,根据实际需要设定程序,调入数据,获得语言等信息,这些信息通过计算机系统软件转换或传输,使用者可方便按指令需求进行操作。

4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集计算机、自动控制、信息于一体的综合技术,会在技术稳定成熟的基础上,走向智能化、综合化、数字化计算机电子控制和技术也会应用到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农业的进步、工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强大都会与电子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在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成本基础上,缩短了时间和距离,因此其应用前景更加美好。

5 结语

二十世纪中叶产生的电子控制技术广泛发展的今天,国家跟应加大投资力度,制定相应的改革和调整措施,积极鼓励和推广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在计算机参与更广泛的现代科技信息时代中,更高性能稳定性、智能化的计算机电子控制系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银华.谈谈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及应用[J].河南科技,2014,(10):3-4.

[2]徐继昌.试析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及应用[J].电子测试,2015,(13):110-111.

[3]许广华.计算机电子控制技术及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4):186-186.

计算机控制课程论文篇二

《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实践 》

摘 要: 作为一门现代的交叉学科,计算机控制技术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涉及的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也很多,初学者很难掌握计算机控制的精髓,并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本文作者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选用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四方面作了一些有目的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计算机控制技术 学习兴趣 教材 教学方法 实践能力

计算机控制技术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主要研究如何将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理论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它是我国高等工科院校中高职和高专各类工业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计算机控制技术、自动化仪表、测控技术等主干专业课之一。由于计算机控制技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同时变化和发展较快,新知识层出不穷,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教给学生基本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教学实践中,我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些有目的的尝试。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关键。不论教师讲得多好,如果学生对讲的内容不感兴趣、感觉没用,他就不会努力学习这门课程,教学肯定是不成功的。为了避免学生出现对计算机控制技术这门课的误解,对它失去兴趣,起初上课时,教师不要讲授太多太深的理论知识,可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现场参观和动画演示。实例的有效引入,可以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另外,还可利用网络通讯工具和学生交流,巩固学生已经树立起来的学习积极性,如在网上论坛上设立留言板和讨论板,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在网上解答学生的问题,同时教师也可以在网上发布相关材料,让学生展开讨论,这样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以往教师的“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变成学生自主式学习。

2.精心选择教材,吃透教材,形成适合教学的讲义

作为一门现代的交叉学科,计算机控制涉及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诸多学科,呈现开放性、集散性、智能性和信息电子化与网络化的特点。基于本学科的这种特征,初学者很难掌握计算机控制的精髓,并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因此,一本好的教材将有助于初学者理解、掌握和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

选用教材的原则:首先,根据教学大纲选择教材,对于高职学生,不能选择本科教材,因为对于不同的学生,教材的侧重点不同,但教师可以选用本科教材作为参考书。其次,尽可能选用优秀教材、名校教材。最后,不能只凭订书单上的名称和简介来选定教材,选定之前应该看到样本。总之,选择合适的教材,既要有利于教师设计教学过程,又要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教师拿到教材后,应尽早地备课。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样才能对教材有整体把握,才能根据大纲的要求,合理地安排章节的取舍、章节的学时数,包括理论课、实践课等。教师应当发挥创造性,应该有自己的风格,不能“照本宣科”,要适当地穿插一些实际的资料,从而形成适合教学的讲义,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我院正在进行示范校建设,将逐步对专业课教材进行改革,我所讲授的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也进行了一些有目的的尝试。其核心就是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使教材更接近学生实际,更接近生产实际。

3.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的知识单元和知识点很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计算机控制技术,而且要培养学生系统分析和系统开发的技能。实施“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教学,课堂教学中往往以教师讲课为主,要求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但是教学方法极易造成教与学的脱节,限制学生创造力的正常发挥。因此,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紧扣教学大纲所确定的培养目标,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尺度,打破课程界限,将相关课程的知识点加以整合,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重新组织教学内容。这是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方法的重要方面,也为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提出了更高要求。

根据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的实际要求,现有课程一般都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授课。教师通过广播系统可将讲课内容和操作计算机的过程同步显示在所有的学生机上,可以使讲解的内容更加直观形象,更易于理解,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加大传递信息的容量,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但这种方式也有不足之处,首先,多数学生可能没有接触过这种教学方法,缺乏相应学习经验。其次,授课过程中,教师将讲课内容制作成电子教案或教学课件进行课堂演示,信息量大,如果速度太快,学生将无法做到边听课边做笔记,学生印象较浅,容易遗忘。因此,我改进了教学方法,建立了个人的网站,为学生提供教学相关的信息资源支持环境。学生可以通过上网获取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等文件,也可以下载相关学习课件、实验素材和习题等,进行复习或自学,以加强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换也是一个重要环节,除了原有理论课教学、上机指导、习题课以外,还需加强包括网上通知、网上答疑、在线讨论等方面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4.强调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

计算机控制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讲方法又讲动手能力。许多知识和技能是要靠学生自己动手,在实践中获取的,实践是学生认知的重要环节。经验表明,通过实践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基于问题式的学习能力。

合理安排课堂讲授与实践的比例,这体现了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以我的经验,过去安排的学生实践比例太少了,应该适当增加。

实践方式也应该丰富多彩。实践的目的首先是印证对理论的理解,然后熟悉、掌握所学技能,最后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启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践环节里,应尽量减少验证型实验的比重,适当增加设计型、综合型及实用型实验。目前大部分实验项目都在实验台上进行,缺点是学生无法看到真正的实物。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授课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如传感器、调节阀、小电机等实用的散件,要求学生完成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创造性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只有多动手实践,学生才能激发对掌握计算机控制技术产生兴趣,才能成为既懂得理论又能实际操作的复合型人才。教师主要回答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引导他们去探索及创新,这就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去实践,达到由不知到知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总之,针对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我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选用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四方面作了一些有目的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有关计算机控制课程论文推荐:

1.计算机控制系统论文

2.计算机系统应用论文

3.计算机网络安全结课论文

4.大学计算机结课论文

5.浅谈智能计算机应用论文

6.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浅析网络安全技术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