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地理中考资料

2017-03-18

在紧张的中考复习过程中,你掌握了哪些重要的知识点了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16地理中考资料,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2016地理中考资料(一)

黑潮

在北太平洋西部海域,有—股强劲的海流犹如一条巨大的江河,从南向北,滚滚向前,昼夜不息地流淌着,它就是黑潮。

黑潮的高温高盐水来自太平洋赤道海域,从菲律宾以东海域开始转向,紧贴中国台湾省东部进入东海,沿冲绳海沟流向东北,经日本列岛沿海直达北太平洋。黑潮像一条海洋中的大河,宽100-200公里,深400-500米,流速每小时3-4公里,流量相当全世界河流总流量的20倍。

墨西哥湾流温暖的海水来自大西洋赤道海域。湾流从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开始转向,因此,又称墨西哥湾流。它斜穿大西洋流向北冰洋。给西北欧带来温暖的大西洋暖流。

黑潮的海水温度和盐度明显地高于两旁的海水,从卫星照片上看,颜色也比两旁海水深。横穿黑潮航行的人,细心观察,也能感觉到这种与众不同的黑潮运动。海洋学界都承认黑潮是中国人最早发现的。中国明、清两朝,冲绳王国是中国属国。每当老国王去世、新国王继位,必须得到中国皇帝的册封才算合法。中国册封使臣的官船由福州出发,以钓鱼岛为导航标志,穿过黑潮到达冲绳。中国册封使臣的座船过黑潮时要举行祭海仪式。在中国使臣回国后的“报告”和著作中,对黑潮多有记载。当时中国称黑潮为“落极”。海洋学家的专著中说,中国人发现黑潮的时间已有数千年。距今约3000年前,周武王伐纣,灭亡了商朝。商朝的遗民“义不食周粟”,纷纷向海外逃亡。这一时期大批商朝遗民航海东渡,发现黑潮是可能的。

高温高盐的黑潮水,携带着巨大的热量,浩浩荡荡,不分昼夜地由南向北流淌,给日本、朝鲜及中国沿海带来雨水和适宜的气候。

当然,除了暖流之外还有寒流。寒流由极地海域流向赤道海域。寒流流经的沿海地区比暖流流经的沿海地区气候要冷得多。比如俄罗斯远东沿海地区,由于亲潮(千岛寒流)的影响,与西北欧同纬度的沿海地区大不相同,属于严寒地区。

总结:黑潮由北赤道发源,经菲律宾,紧贴中国台湾东部进入东海,然后经琉球群岛,沿日本列岛的南部流去,于东经142°、北纬35°附近海域结束行程。其中在琉球群岛附近,黑潮分出一支来到中国的黄海和渤海。

2016地理中考资料(二)

黑潮气候影响

黑潮是由太平洋北赤道流在菲律宾群岛以东向北流动的一个分支延续而来。其源地位于中国台湾省东南和巴士海峡以东海域。

黑潮与气候关系密切。日本气候温暖湿润,就是受惠于黑潮环绕。我国青岛与日本的东京、上海与日本九州,纬度相近,而气候却差异不少。当青岛人棉衣上身时,东京人还穿着秋装;当上海已是“昨夜西风凋碧树”时,九州的亚热带植物依然绿叶扶疏。这是因为,海洋暖流对大气有直接影响。据科学家计算,1立方厘米的海水降低1℃释放出的热量,可使3000多立方厘米的空气温度升高1℃。而海又是透明的,太阳辐射能传至较深的地方,使相当厚的水层贮存着热量。假若全球100米厚的海水降低1℃,其放出的热能可使全球大气增加60℃!

所以说,海洋长期积蓄着的大量热能,是一个巨大的“热站”,通过长期积蓄着的大量热能和能量的传递,不断影响着天气与气候的变化。然而,通过改造海洋暖流调节气候,至今,仍是“纸上谈兵”,能否可行并付诸实施,充分开发和利用海洋中积蓄着的热能,使全球气候变暖得到遏制或者趋缓,造福人类,还有待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驾驭自然能力的提高,并将成为各国科学家亟待攻克的世纪难题。

总结:黑潮是西太平洋上一条较大的暖流。它和大洋环流是什么关系,它是如何和太平洋水体进行热能交换、水团交换的?黑潮和厄尔尼诺现象有关系吗?等等。我们相信,这许许多多的问题,在未来人们开发利用海洋的活动中,一定能获得解决。

2016地理中考资料(三)

黑潮地理位置

黑潮从中国台湾东侧流入东海,继续北上,过吐噶喇海峡,沿日本列岛南面海区流向东北,黑潮从它的源头,从太平洋的低纬度海域流向高纬度。

它沿台湾东岸北上,通过苏澳和与那国岛之间的水道流入东海。主轴指向东北,在陆架外缘和陆坡之间流动。当它在奄美诸岛西北分出对马暖流分支后,转向东流?通过吐噶喇海峡北部流出东海,进入日本以南的太平洋海域;再沿日本诸岛沿岸流向东北,在本州铫子附近离开陆坡向东流去,成为黑潮续流。约至东经165°处再延伸为北太平洋流。狭义的黑潮系指自台湾东南海域至铫子一段紧沿陆坡流动的高速带状水流?广义的黑潮流系则包括黑潮续流。

黑潮的流幅和厚度并不都是一样的,在不同的海区里有不同的变化。通常它的宽度为150公里,在日本列岛南面海域,黑潮的最大宽度可达200—300公里。它的厚度达1000米以上。

黑潮的流速比一般海流要强劲得多。它流速为每小时3一10公里,由此可以计算出黑潮在我国东海的流量为每秒钟约3000万立方米。这个流量相当于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流量的1000倍,可见黑潮之流量极为可观。

其实,黑潮的水并不黑,甚至比一般海水更清澈透明。这是因为黑潮水质极少杂质,能见度达30—40米深。不过,当太阳的散射光照射到黑潮海面时,水分子偏重于散射蓝色光波,其他光波如红、黄等色为长波,被水分子吸收。所以,当人们从上往下看海水时,海水成了蓝黑色。这样,人们就习惯地称它为黑潮,以区别于其他的一般海水。

黑潮在自西向东流动中,沿途还汇合了其他水体,到达日本以南时,流速增强,流量增大,途径变异也最复杂。熊野滩以南经向断面上的地转流速分布显示了黑潮的典型结构。表层最大流速可达190厘米/秒以上,流轴(流速>50厘米/秒)宽约125千米,深约600米。流量约为71×106米3/秒。约在北纬35°处,黑潮离开日本海岸后分为两支,其一为续流主干,向正东流动,保持狭窄强流性质,直到东经160°附近。它在东经150°附近又分出一支,为黑潮逆流几乎沿椭圆形途径向琉球群岛和台湾岛方向流动。另一支为续流分支,流向东北,直到北纬40°处又转向东流。这一分支与其西、北两侧的亲潮,形成了寒暖两流系十分显著的锋面。这里渔业资源很丰富。

黑潮的途径和流轴位置,流幅和伸展深度,流速、流量以及热盐结构等等,都无时不在变化之中。变化周期从十几年、几年直到几小时,甚至更长和更短。其中,日本以南的黑潮,由于其途径曾多次出现周期为几年或十几年的大弯曲现象(日本学者称为大蛇形),并在远州滩外伴生大冷水团。黑潮大弯曲现象的持续性非常突出。在1934~1980年的47年间竟有25年黑潮途径发生弯曲。

总结:大约在北纬35°、东经141°附近海域,离开日本海岸婉蜒东去;最后在东经165°左右的海域里向东逐渐散开。黑潮流到了这里,人们就叫它北太平洋流了。然黑潮的支流延深进入东亚大陆的边缘海,也对大陆区域造成一定影响。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