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几个重要要点

2016-11-30

读书是学生任务的重中之重,那么,读书有什么好的方法吗?下面是关于读书的几个重要要点,大家可以参考下。

首先,读大书。现在的社会节奏比较快,互联网比较发达,各种信息渠道非常丰富,人对这些信息应接不暇,每天似乎都在接触各种材料和信息。但是,这些都替代不了读书,更缺少大书。所谓大书,就是长篇的,经典的,系统的书。文学就是经典名著,哲学就是大师经典著作,宗教就是宗教典籍,科学技术就是大师的专著等等。这些书好比营养非常丰富的食品,吃了对身体非常有好处。一些短文,包括本文,都只能做一些甚至一个观点的阐述,作为快餐是可以的。但是大书是不可替代的。这些书是培养人厚重的必需品。能读这些书本身就是能力的标志,读了能用就已经很了不起,用了有提高就更是高明之人。

其次,慢读书。记得高中为了参加全国数学竞赛和物理竞赛,短短几个月内读了大量的大学数学系和物理系的教材,当时居然还能做点习题,自以为懂了。后来上了大学,跟着老师再学习一遍之后,才发现原来并不是很懂。究其原因,就是读的太快了,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消化,只是看了,知道了,并没有理解。人的消化吸收是需要时间的,也需要一个节奏。尽管存在如钱钟书之类的绝顶高手,但我辈之流还只能是按照一定的节奏去读书,太快了等于没读,尤其对于好书,必读的书,更需要耐心的慢慢读下去,有的书甚至需要反反复复的读。其实,教学的老师就是节奏的节拍。

读书

复次,持续读。对于很多大书,读起来需要花很多时间的,很难找到整块的时间专门来读。那就学会每天读一点,既照顾到了节奏,也能把大书一本一本的读下来。每天假如读20页,一年下来7000多页,200页一本,也有三十多本书,20年积累下来,也有600本以上的阅读量。有了600本大书的支持,人应该就会厚重不少。更何况,书读到后面,彼此联系,读起来更快更顺。用看似不起眼的小块时间,看大块头书,是个很好的办法。

再次,强制读。一般人都是靠着本能的兴趣去挑选要读的书。这个看似有道理,但是其实很有害。读书好比吃饭,人吃饭的目的不是为了口感好,而是为了健康。如果只是为了口感,那就按照自己的兴趣吃,但是为了健康,就不得不吃很多口感一般的。记得有一次看关于大熊猫野化的纪录片,里面描述到圈养的大熊猫到了野外很快就生病了,就是因为圈养的时候,只提供鲜嫩的竹子,身体的营养不全面,抵抗力差。后来,大熊猫也知道老竹子很重要,能够补充它身体必须的纤维素。老竹子吃起来口感可能不大好,也有点考验牙齿,可是不得不吃。我们读书也一样,不管我们喜欢什么,我们要有意识的强迫(偶尔就可以,并不需要每天都吃老竹子)自己读自己需要的书。还有的同学说,科研工作很紧张,没时间读。这是个误区,起码认为读书有碍科研是个大大的误解。其实,多读其他书会对我们的理解力有很大的 帮助,反过来,对科研的理解就会更快,思考问题的角度就更多,对于提高科研的效率是非常有益的。

最后,多多读。很多同学问我应该读哪些书。这个问题我不敢回答。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我不认为有不该读的书,其次,每个人在每个阶段需要的书是不一样的。那么我们怎么处理书的选择问题呢?只有一个办法,增大读书量。书读多了,就知道哪个好,哪个对自己不好。慢慢就能够培养出自己真正有利的阅读品味。

总之,读书的技巧五花八门,每个人的心得都有不同,唯一不变的是,我们需要读,更需要读大书,持续读,强制自己读,长此以往,我们将能够更加顺利的处理我们遇到的困难,解脱成长中的心魔,让人生变得更灿烂。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