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成本管理在物流中的应用探讨论文

2017-03-19

战略成本管理是指从战略角度来研究成本形成与控制的战略成本管理思想,是上世纪80年代在英美等国管理会计学者的倡导下逐步形成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这一思想与相关方法的讨论日趋深入,日本和欧美的企业管理实践也证明了这是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有效方法。 企业战略管理是运用战略对整个企业进行管理,是将企业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业务。企业必须强化战略意识,进行战略思维和战略管理。以下是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战略成本管理在物流中的应用探讨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战略成本管理在物流中的应用探讨全文如下:

继节约原材料是企业的“第一利润源泉”,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是企业的“第二利润源泉”之后,降低物流成本被誉之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物流术语》中对物流成本(Logistics cost)的定义是:指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是指在企业物流活动中,物品在空间位移(包括静止)过程中和时间上所耗费的各种资源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总和,即在企业经营活动的需求预测、选址、采购、配送、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流通加工、订单处理、客户服务、返还品处理、废弃物处理以及其他辅助活动等环节中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包括:企业向外部企业支付的物流费用、企业内部消耗的物流费用、企业材料物流费用、销售物流费用等。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年鉴(2005)》报道,我国自1992年以来,物流成本均占到整个GDP的20%以上,相比而言,目前我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大大超出其他国家和地区,因此具有巨大的降低成本和提高国民经济效益的空间。要想降低物流成本,就首先要树立物流战略成本的意识,掌握战略成本管理的方法,严格实施战略成本控制措施,以真正实现物流成本的节约,提高物流综合效率。

一、物流战略成本意识的培育

战略成本的整体性、综合性、前瞻性特点表明它突破了传统成本控制仅仅局限于“节约性生产成本”的狭隘范围,明确了企业的成本降低在全员降低的指导思想下、在科学技术的配合使用下可至“无穷”的一种管理理念。把物流过程中运输、装卸、搬运、包装、储存、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各个功能要素合理协调,使得物流总成本最低而非功能要素个体最优的特征决定了企业必须:

(1)加强员工树立从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各生命周期的成本管理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员工降低成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降低成本的各项具体措施、方法、原则和要求顺利地得到贯彻执行和应用;

(2)优化物流系统。通过优化物流系统,协调物流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或进行必要的机构重组,实现部门间的协调;

(3)建立物流成本信息数据库。信息数据库以计算机网络系统控制为核心,通过设计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理想运作模式,提供满足成本预测和决策、计划和控制、考核和分析等各方面的信息,不断优化结果,实现物流成本综合控制的最大效应。

二、物流战略成本方法的应用

1.价值链成本管理。

价值链分析为企业成本分析提供了一种基本工具,其战略定位为:成本领先战略、差异领先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成本领先战略促使企业取得成本优势,获取优于平均水平的经营业绩;差异领先战略要求企业提供的服务在产业内独树一帜,通过价格溢价或增加销量来获取竞争优势;倘若两者能够完美地结合即目标集聚战略,企业将取得巨额的回报。具体应用价值链成本管理时可采用作业成本法从界定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各个作业、确认物流系统涉及的资源、确认资源动因,将资源分配到作业、确认成本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等四个步骤来具体核算并提供企业的物流成本信息以及改善作业的非财务信息。

2.供应链成本管理。

供应链管理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的活动。供应链管理是现代物流管理的核心,它不仅要求追求本企业物流的效率化,而且也应该考虑从产品开发到最终用户整个供应链过程的物流成本效率化,因此企业内部物流的效率仍然难以使企业在不断激化的竞争中取得成本上的竞争优势时,企业必须与其他交易企业之间形成一种效率化的交易关系,分享优化、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总成本所带来的利益。具体应用供应链成本管理时可采用生命周期成本法,确定产品开发、生产、使用、周期结束所产生的所有成本,并据此识别生命周期和供应链中成本驱动因素和其悖反关系,以开发和生产最小总成本的产品。

3.物流成本管理的模式。

所谓物流成本管理,就是通过成本去管理物流(日通综合研究所,《物流手册》,中国物资出版社),即其管理对象是物流,是以成本为手段的物流管理方法。在新的成本理念、管理方式的推动下,出现在物流成本管理方面的新模式,如:物流目标成本管理、物流全面成本管理、物流作业成本管理等模式。

三、物流战略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

美国将物流成本划分为库存成本、运输成本和物流管理费用。如果把物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考虑在内的话,物流成本又包括物流环境成本,因此我们从四个角度分别谈谈物流战略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

1.库存成本。

库存成本主要表现为:因资金用于存货而产生的机会成本;为保证存货的安全性所缴纳的保险费而产生服务成本;根据库存水平而计算的公共仓库费;因库存过多、必须削价处理的过期成本、和装卸、搬运过程中发生的非合理性损耗或移库等而产生的风险成本。因库存成本与库存水平息息相关,因此降低库存水平,加速库存周转可降低库存成本。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通过提高仓库的利用率、通过ABC库存分类法、定量、定期定货法合理控制库存水平、借鉴日本模式采用JIT的管理模式等方法来控制库存成本。

2.运输成本。

运输成本是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费用。运输成本的降低可通过效率化的配送、利用一贯制运输和物流的外委等方法来实现。效率化的配送必须重视:

(1)配车计划管理。通过构筑有效的配送计划信息系统将生产商的配车计划与其生产计划相联系,批发商的配车计划与其商品进货计划相联系,建立生产与配送、进货与配送之间的衔接;

(2)提高装载率。当车辆有限时,将商品名称、容积、重量等数据输入到信息系统中,根据用户的定货要求计算出最佳装载率,同时事先设计好行车路线以及不同路线的行车数量,配车时优先倾向于输送量较多的领域;

(3)追求车辆运行的效率化:通过建立货车的跟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一方面对货物的在途情况进行控制,另一方面有效地利用空车信息,合理配车。

一贯制运输是利用各种运输工具的有机衔接来实现,从制造商到最终消费者之间的商品搬运,运用运输工具的标准化以及运输管理的统一化来减少商品周转、转载过程中的费用和损失,大大缩短商品在途时间和在途成本。

物流外委即第三方物流。判断物流业务是否外委的原则是成本与效益原则。一般情况下,物流外委可以使企业从规模经济、更多的“门对门”运输等方面实现运输费用的节约,并体现出利用这些专业人员与技术优势,同时,一些突发事件、额外费用如空运和租车等问题的减少,增加了工作的有序性和供应链的可预测性。

第三方物流企业属于服务行业,其成本具有间接成本大于直接成本的特点,采用传统的成本计算与管理方法已不相适应,因此,如何应用作业成本管理(ABCM)法,也有其特殊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限于篇幅,作业成本管理法在此不再展开)

3.管理费用。

物流管理费用一般是根据物流费用的一定比例来计算的。但我国由于管理

水平、信息技术落后而造成管理费用居高不下,因此,我们一方面应尽快完善教育体系,建立我国物流专业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造就一批具有现代知识的专业人才和综合性物流管理人才或通过培训提高现有物流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实现企业运营的网络化,形成人力、设备、技术、信息共享的规模化格局,将生产商和客户联系起来,做到双向服务,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国际、国内任何区域的物流业务,从而大大优化物流企业的运营过程,减少物流管理费用。

4.物流环境成本。

控制物流环境成本是“绿色物流”的目标。物流环境问题对企业财务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污染物对固定资产的影响:折旧的增加或价值的减损;(2)对周围环境的损害而产生的费用如罚款、责令停业损失、赔偿款以及环境管理费用、监测费用等。物流环境成本的控制一般根据产生环境问题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和物资回收等环节入手,一方面物流企业应通过对现有设备的更新改造来达到清洁、节能,另一方面企业大力发展轻轨和城市地铁、铁路运输等措施来节约能量的消耗,降低对环境污染等;同时可适当增加环保投资、环境管理支出、员工培训费用来减少污染清理费用、恢复支出、停工损失、罚款等多项外部性损失,间接减少环境费用。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