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大学军事理论参考论文

2017-06-01

军事理论课作为高校国防教育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2017大学军事理论参考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2017大学军事理论参考论文篇一

《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加强高校国防教育》

摘要:当代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与未来。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塑造他们的民族认同感,事关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伟大复兴事业。高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国防教育的核心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这与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本质上是一致的。深化高校国防教育对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培育;民族精神;国防教育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鼓舞斗志……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报告将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到日益重要的地位,这对普通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民族精神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内涵的与时俱进的概念,具有传统性和现代性。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而又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而中华民族精神则是渗透于其血脉、贯穿于其历史、熔铸于其文化的性格特征、意志品质、社会心理及其所蕴含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它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历经五千年的发展,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国防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必不可缺的基本教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对全体公民进行的一种具有特定目的和内容的教育活动。《国防教育法》明确指出:“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高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高校国防教育的核心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这与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本质上是一致的。

一、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当代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新世纪中国革命建设的主力军,更是我们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继承人。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塑造他们的民族认同感,事关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伟大复兴事业。所以,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1.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需要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绵延不绝,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缘于民族精神的支撑。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尽坎坷和磨难的民族,特别是近代以来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但都能够转危为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作为精神支撑。这种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发展的精神血脉,也是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更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是青年中的精英群体,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因此,只有努力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不断增强他们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他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不息的理想抱负,坚定他们面对各种挑战迎难而上的信心。才能够保证中华民族事业不断走向辉煌。

2.培育民族精神,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

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地表现为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这是21世纪全球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特点。其中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这种文化力量的核心就是民族精神,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没有民族凝聚力,就谈不上丝毫的国际竞争力。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民族精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近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二万五千里长征、两弹一星成功、九八抗洪、载人航天以及2008年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精神,无不是中华民族精神凝聚力的写照。高校是人力资源的聚集区,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力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是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重要方面。

3.培育民族精神,是高等教育的使命

我国高等教育的宗旨,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是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在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高等院校是信息、知识、人才的聚集地,承担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传递任务。在科技发展、经济繁荣和文化传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等院校不仅要培育大学生良好的专业素质,而且要培育他们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只有把中华民族精神灌输给他们,树立起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起他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才能使大学生真正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4.培育民族精神,是树立高校良好学风的需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高等院校受到了很大冲击,不良风气对学生成长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例如高校的产业化趋势明显、高校的学术不良行为泛滥,使大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功利思想在发展。要迅速扭转这些风气,必须依靠切实可行的制度进行规范,而要彻底消除这些影响,就必须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教育。实质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用这些精神教育和激励大学生奋发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有利于大学生抵御一切消极思想和外来文化的侵蚀,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利于大学生自觉捍卫民族尊严和民族利益。

二、国防教育在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作用

国防教育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加强新时期高校国防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来看,深化高校国防教育对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国防教育是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现实需要

高校国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属于精神价值范畴。国防教育中所表现出来的国防精神实质是公民对祖国安危、对民族富强的一种道德情感和责任意识。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迫切需要弘扬和培育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爱国主义。尤其要在大学生中形成稳定的富有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

通过国防教育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具有便利条件。战争总是围绕着国家和民族的切身利益进行的,中华民族

长期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统一、抵御外敌的斗争史。本身就是一部教科书。特别是人民军队中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人物,更成为激励人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强大力量。而这些内容,正是高校国防教育的基本内容。大学生是高知识群体,易于接受,容易感染,能迅速将许多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的国防教育,更能激发大学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责任心。高校国防教育努力培育大学生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品质,尤其是国防教育中的集中军事训练环节,离不开严格的纪律约束、友好的合作精神和积极的奉献精神。这些精神一旦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对民族精神的培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国防教育是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最佳途径

高校国防教育的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环境的特性,决定了国防教育是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的最佳途径。

高校国防教育是集思想性、知识性和技术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其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大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将学习马克斯主义的国防观、战争观,学习中国军事思想、学习信息化战争、学习军事高技术等内容,同时接受军事技能训练。这些内容从政治到经济、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门类齐全。丰富多彩。通过这样的教育。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这样的知识,也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

高校国防教育的目的与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日的是一致的。国防教育是为了适应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需要,增强国防观念,在教育过程中,既能让大学生学习到理论知识,又能认识到国防与国家安危、民族荣辱兴衰的密切关系;既能加深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精神的认识,又能接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3.国防教育是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主阵地

首先,这是世界形势发展的需要。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使大学生树立全面的国家安全观,当今世界。国家安全的含义是多方位的,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等都对国家安全造成重大影响。文化力量贯穿于其中,其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而文化力量实质就是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高等学校,是文化的集中地,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是增强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途径。

其次,这是大学生成长的特殊阶段所决定的。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特殊时期,当代大学生处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的思想日趋活跃,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社会生活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败现象,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不良信息的传播,给大学生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面对这些新情况,必须加强高校国防教育,通过国防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之心、强国之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民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2017大学军事理论参考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