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成本管理论文范文
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协调环境成本与环保效果、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以最少的环境成本投入获得最好的环境保护效果和经济效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环境成本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环境成本管理论文范文篇一
浅析中小企业环境成本管理
摘 要:北京市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面对企业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加强环境成本管理对实现全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北京市为例,调查了当前北京市中小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中小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 环境成本 管理对策
一、环境成本管理的提出
1.环境会计的产生。自18世纪60年代产业革命发生,到20世纪30年代进入新技术革命时期,再到21世纪70年代的高新技术时期,人类文明创造了奇迹,同时也产生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的日益恶化,犹如一个双面镜,一面反映了现代经济社会的繁荣,一面暴露了发展的种种问题。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会议,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西方经济学家、环境学家都着手讨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他们在分析传统会计的局限性基础上将环境问题纳入会计研究的范畴,认为企业应当计量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环境污染的外在成本,并应将这些外在成本内在化,并由此提出环境会计概念。
2.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必要性。(1)环境成本管理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消费者越来越要求企业提供更多的绿色产品,尤其是有进出口产品,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要求企业提高商品环保标准。同时,我国央行将贷款作为约束企业环境成本的措施,要求各银行放贷应与环保部门的审批进行统一。所以企业只有更好地管理产品环保质量,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
(2)环境成本管理可以全面反映企业业绩。传统会计无法为企业管理者和社会提供环境因素影响下的成本、产品价格的正确信息,而环境会计可以促使企业挖掘内部潜力,正确核算企业经营成果,准确分析企业财务风险、全面考核经营管理者业绩。
(3)环境成本管理可以防范违规惩罚。国际环境保护标准、各国法律、法规相继出台,我国也已颁布了包括《环境保护法》在内的一系列环保法规,为更好的依法经营,降低违规成本和避免违规带来的商誉损失,企业就需要进行环境成本管理。
二、北京市中小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现状
以北京市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对北京市部分能源技术园、经济开发区实地考察,对企业环境意识、环境管理和环境观念、经常性环境支出、环境收入、环境信息披露等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中小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1.调查设计及调查结果。我们设计了一份有关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分5个部分: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基本情况;对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识;环境支出项目;环境收入项目;环境信息需求及披露问题。本次问卷调查采取信函方式,发出问卷100份,有效问卷收回26份,有效回函率应在26%。
2.调查问卷的结果及分析情况。(1)企业的基本情况。在调查的26家企业中,按行业划分,化工企业5家,制造业5家,制药1家,造纸企业2家,电器电子8家,其他行业企业5家。
(2)对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识。调查问卷显示,已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占50%,关于ISO14001认证的问题,45%的人士表示知道一些,55%的人士表示听说过,但具体内容不清楚。上述结果表明:人们对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还不够了解。ISO14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在衢州市中小企业环境管理中的运用仍处于初级阶段。
(3)环境支出。企业环境支出项目中多是排污费、设备改造费、新环保设施投资和突发性环保支出。大部分企业对排污费单独立账,而对其他环境支出项目单独立账的比例都没有过半。从环境成本发生的原因看,企业环境支出项目受环境法规因素的影响较大,大部分企业主要在遵循环境法规和资本支出方面发生环境支出。
(4)环境收入。企业环境收入项目中多是“三废”回收利用收入、国家鼓励环保企业的补助和国家环境治理专项资金,但企业对环境收入项目单独立账的比例偏低。
(5)环境信息披露问题。政府管理机构的强制要求与迫于市场的压力稍稍高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这说明,中小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存在强制型和自愿型并存的局面,且以强制型居多。政府仍是企业环境报告最主要的使用者,其次是投资者、顾客、金融机构、社会公众等。这说明,北京市中小企业环境报告主要服务于国家环境管理。
三、北京市中小企业环境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中小企业环境成本管理存在以下问题:企业对环境问题不够重视,企业环境社会责任观念尚未真正形成;环境成本核算由于缺少统一规范,单独立账比例较低,企业不考虑环境预计负债问题;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没有得到有效实施;环保法律法规执行力度有待加强,企业存在与环境法规博弈的现象;环境成本核算的范围较小,没有真正从对环境负责的角度出发,很多企业仍以短期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环境成本信息披露自愿性不高且披露内容的可比性和清晰性不够。北京市目前面临协调增加GDP与环境污染问题的矛盾局面,中小企业环境成本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
四、改善中小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对策措施
环境成本管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如何能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是企业和政府的共同责任。政府规章制度的颁布与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实施将是平衡这一矛盾的答案。
1.政府应采取的对策措施。(1)制定和完善环境会计相应的法律和准则。目前我国环境法规尚不健全,环境会计法规几乎是空白,就环境会计法律制度而言,目前具体可以先考虑修改会计法,将绿色会计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会计假设和会计计量方法,成为必须披露的内容,将会计制度依据会计准则设计环境会计内容,环境会计具有可操作性。
(2)建立环境审计制度。目前,我国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少有设立绿色审计组织,一要搞好绿色审计法规,二要建立绿色审计组织,配备环境审计人员,以发挥政府的监督职能。 (3)加强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我国“绿色GDP”核算试点的搁浅和环境会计实务操作存在的问题,折射出环境会计理论的不成熟。环境会计理论及应用专题课题组认真研究得出的相应成功,将会促使环境会计理论和实务更好的结合。
(4)加强国际环境会计的协调与合作。发达国家对环境会计的研究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实践上已取得较大的进展。虽然由于国情不同,国外很多做法是不能完全适用的,但也只有在借鉴和创新相结合的基础上,我国才建立环境会计并逐步完善。加强与国际环境会计组织机构的交流,是我国应对国际绿色壁垒的突破口。
(5)推行上市公司环境会计试点。在2004年的中国环境学会上,日本环境会计专家阐述了“先做后说”的经验。我国也可以先拟定上市公司披露准则及中国环境会计准则和应用指南,以上市公司为试点,在试点实施过程中总结经验,逐步扩大环境成本实施的范围。
(6)加强环境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环境会计涉及环境、经济等多种学科的相互交叉,但在实际工作中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并不多,人才的缺口制约了环境会计的有效进行。我们一方面要向会计人员强调相关交叉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为其创造学习交流的平台。
2.企业应采取的对策措施。(1)树立环境成本管理意识。基于长期市场判断,环境不友好型的产品终将成为历史,废弃物排放过大的生产企业终将被淘汰,及早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而不是鼠目寸光,有益于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同时,企业扩大规模后往往需要国际贸易,国际绿色壁垒标准的不断提高,要求企业从产品的源头环境更加重视产品的环保质量。
(2)尝试建立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由于国家还没有具体的统一的环境成本核算体系,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环境成本的核算,在全面反映企业资产及损益信息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考核经营管理者的业绩,才能更好的保护投资的权益。
(3)实施全过程的环境成本管理。企业的成本除了产品的成本外,往往还有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成本。比如各部门直接的信息传达是采用纸张还是电子邮件的方式,阶段总结考核是采用会议规模式还是用视频会议的方式,这些都将会影响企业的总成本和总损益。环境友好型企业的构建要从点滴开始,这样的管理理念在降低企业经营管理成本的前提下,还培养了员工的节约意识。当然,产品采购时的选材、生产过程中的工艺、销售时的方式都将影响企业的环境成本,将这一系列的经营管理活动全过程进行环境成本管理将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爱巧莉.加强我国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19).
[2]张勇.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0(16).
[3]胡颖森.刍议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与控制.[J]财会月刊,2010(8).
[4]朱文静.我国环境会计浅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