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基本功蹬腿

2017-02-08

陈式太极拳是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九代陈王廷所创,陈式太极拳将阴阳、动静、正反、有无、形神等对立统一的哲理和宗教、哲学、伦理、医学、武学、艺术等精神资源融入武术之中,集技击、强体、健身、益智和修性为一体,是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优秀拳种,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陈式太极拳基本功蹬腿。欢迎阅读!

陈式太极拳基本功蹬腿辅助练习

辅助练习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用力由轻到重,动作振幅由小到大,练习次数从少到多,循序渐进。

①前踢腿,可以左右交替进行,踢得越高越好。

②前后劈腿下压,左右交替,压得越低越好,最好能做到胯下触地。

③单脚站立,一腿磕在前方矮墙或横木上,腿绷直,做身体前后晃动的压腿动作,两腿交互练习。

④左右弓步压腿,压腿时,上身保持正直。

⑤一腿独立,双手抱住另一腿,尽量将它抱起贴近胸部。

陈式太极拳基本功蹬腿练习注意事项

①上体中正,松肩垂肘,含胸拔背,松腰坐胯。

②支撑腿微屈,以保持身体重心稳定,上体不可前俯后仰,两手分开后,腕部与肩齐平,蹬腿与同侧臂要上下、相对,蹬脚时,脚尖回勾,力达脚跟。

③蹬脚与分掌侧举协调一致,蹬脚时要意念到手,落脚时要呼气下沉,起腿时松身沉气,以助稳定。

④进步是以脚跟先落地,退步则以前脚掌先落地,需注意的是左右脚之间的横向间隔距离,身体重心在转换中的稳定。

⑤腿法有蹬脚、分脚、拍脚、踹脚、震脚、摆莲脚等,各种腿法均要求支撑腿稳定,身体正直,不可以前挺后弓,膝关节不要僵硬。练习拍腿时不可低头弯腰,做摆莲腿时,注意身体不左右歪斜摇摆。

⑥练习中务必注意安全,谨防肌肉和筋骨扭伤。

⑦当练到腰腿有力了,蹬出的腿相对高了,站立的腿稳固了,腰板正直了,右蹬腿(或左右踢腿)的动作就会改善多了。

修炼陈式太极拳基本功加强腿部力量

1、准备姿势

身体直立.中正.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叉腰,两眼平视正前方。

陈式太极拳基本功是一种缓和的有氧运动,有的人练拳半个小时也不觉得累,但是修炼中我们要适当的休息,陈式太极拳基本功会消耗掉身体里很多能量。

2、旋脚运动

重心移至左腿,向前提起右膝.大腿与地平行,小腿自然下垂,以踝关节为轴,脚尖稍用力,先顺时针向外画圆圈,旋转l6圈,再由外向内逆时针旋转l6圈。

然后换左脚按照同样方法旋转。这样做的好处是既有利于在动中控制平衡,又有利于踝关节柔韧度和小腿肌肉群力量的练习。

3、转膝运动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上体前屈两手扶膝.两膝弯曲稍下蹲,以膝盖不过脚尖为宜。先两膝同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6圈,再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6圈。

我们观察陈式太极拳基本功运动,我们可以发现,在练习中,身体多处于半蹲状态,关节承受整个身体重量,因此,腿部扎实有力才能支撑身体重量。

然后两膝分别同时由外向内旋转16圈,再由内向外旋转16圈。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关节磨合升温,减少关节和肌肉群的惰性。

4、踢脚运动

两手叉腰.先重心在左脚.右脚稍向后抬脚尖点地.再向前踢出,踢16次,再换左脚踢出l6次。踢出的同时脚尖一定要下扣,这能加强大小腿的肌肉力量特别是小腿肌肉的收缩力量。

5、蹬脚运动

姿势和方法同第4动,只是向前向上蹬脚时.脚尖尽力向膝盖方向勾起.脚跟用力蹬出而且要蹬直。左右脚各蹬l6次。这对大腿和小腿的力量练习极为重要。

6、踢腿运动

姿势和方法同上。两腿分别向前向上勾脚尖尽量高踢16次。膝盖不可弯曲。

7、下蹲运动

姿势和方法同第1动。两脚跟离地,身体向上和向下压蹲颤动8次。这对脚趾、脚掌、踝关节、膝关节和腿部也是一种极好的锻炼。

8、蹲跳运动

两脚跟离地,两前脚掌支撑,身体向上跃起和向下压蹲弹跳,次数可以根据自己体能和当时的具体情况.跳跃16次.或32次,或48次都行。这一运动对整个腿部和腰臀胯等部位.都是极其重要的强化训练。

9、后踢运动

预备方法同第1动,两脚跟分别向后稍用力踢臀部各l6次。踢腿时保持身体不晃动。这对加强腿部力量和控制身体平衡都很有帮助。

太极拳踢腿训练

“打拳不遛腿,必定是个冒失鬼。”要先抻筋,再遛腿,在太极拳种被称为“踢腿”。

“踢腿”也是武术基本功的内容之一。无论是初练武术者,还是有较 长习武年限者,都必须坚持练习。

“遛腿”的内容包括正踢腿、斜踢腿(十字腿)、侧踢腿、里合腿、外摆腿、后撩腿(倒踢紫金冠),以及其他多种腿部的活动方法。

学习太极拳应该有很好的心态,这样更有助于太极拳的学习。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