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导学案苏教版

2017-05-18

导学案对于那些盲目不知如何学习的学生来说,应该是一条容易通过的学习之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语文导学案答案苏教版,仅供参考。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答案苏教版(一)

为你打开一扇门

【三维目标】

· 知识与能力: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认识阅读文学作品对于人生的意义,找出最优美的词语并了解含义。

· 过程与方法:

启发、引导、合作探究。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自觉、主动地阅读优秀的作品,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受。

【自主梳理】

一、预习导学

亲爱的同学们,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门,大至国门,小至房门,林林总总,也有神奇的门,如阿里巴巴的“芝麻开门”。一扇陌生的大门,带给我们无穷的想象。门后面永远是那么神秘,那么充满诱惑,当穿过那扇门,你会发现一个新的天地。同学们,当你踏入中学大门的时候,有什么感受呢?今天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想把我们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揭开文学这片神秘的面纱,让我们尽情领略文学的无限风光,从而深深地爱上文学,做文学的忠实读者。

(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下列练习

1.请你用圈点勾画法标出生字词,掌握字音字形。

诠释( ) 裨益( )憧憬( ) 广袤( )

qián移默化( ) wēi言耸听( )

(二)结合注释掌握词义,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语境义。

1.为你打开一扇门。( )

2.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的门。( )

3.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 )

(三)朗读大比拼: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读音准确。

2.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朗读比赛。方法如下:

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成员毛遂自荐,在此基础上各推出一名代表参赛。组织学生评委,确立评分标准,评出优胜者并陈述理由。教师对未获优胜的同学予以鼓励,充分肯定他们大胆展示自我的精神。

3.反复诵读文章第四节,体会文章语言的优美。

文学的殿堂处处充满瑰丽的色彩,每一件文学珍品都闪耀着迷人的光环,请大家再一次浏览课文,划出你认为最精彩、最能表达感情的句子。并说明你喜欢的理由。

(学习小组精读课文,为精彩片段或句子做批注,然后在全班交流)

【课堂探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一千零一夜》里有一个关于门的故事,女主人每打开一扇门,总会在门里看见许多珍禽异兽、奇珍异宝,从今天起老师也将为你们打开一扇门,在这扇门里只要你愿意你会发现任何你喜欢的东西,你会看到一个未曾体验过的世界。今天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将引领我们去打开一扇特殊的门。

二、解题:联系全文看,题目的意思是什么。

1、题目中的“你”指的是谁?

明确:青少年读者(你是指将要阅读到这篇文章的人,将要走近文学的人和爱好文学的人。也包括在座的我们自己。)

2、请你们告诉我题目中的“门”指的是什么。

3、题目含义:

4、文章的题目特别吸引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用了恰当的比喻,作者把文学比作一扇门。这样的标题有什么好处?你知道还有人把一本好书比作什么吗?

(学生讨论、交流。)

三、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四、朗读指导

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也是初中语文培养的主要能力之一。朗读的基本要求有:

高低、快慢、轻重、节奏:“她/对于我的/亲近文学/爱好文学/有着/多么深远的影响啊。”在节奏中,段落的停顿时间最长,其次是句号和叹号问号,最次是逗号顿号。但是长句中的节奏划分十分重要。如古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断与连:对于有些地方需要拖一下,绕梁三日,有些则干脆收回,不留余音。(以后再讲语调和语气)

五、朗读训练

训练内容:第一二三自然段。

方法:让每个同学都有朗读的激情。个别演示和小组指导相结合,尽量让朗读水平高的学生领诵。

六、研读课文,思考:

1、“打开这些门”与“不想打开这些门”之间是什么关系吗?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

2、“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世界上没有打不开的门”各是什么意思?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作者要为你打开一扇什么样的门?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

4、1-2两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

5、课文第3自然段是一个什么段落,有什么作用?

七、合作探究,交流感受:

探究1: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一扇文学之门,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说一说什么是文学?(结合课文内容来谈)

你说我说大家说:我心目中的文学

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分组讨论交流,每组推选一名代表演讲,同学评价。

探究2:结合你平时阅读文学作品的感受,自己试着给文学下个定义。

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话,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1)我想叩开文学之门,因为它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想叩开_____之门,因为它可以使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3:在无数关闭着的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就是文学之门,为什么说文学之门是“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试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回答。

探究4:从你以前读过的童话、寓言或看过的影视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角色,并做简要评价。

【自我测评】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诠释( ) 浏览( ) 憧憬( ) 跌宕( )

2.选出下面词语中书写错误的一项,并订正。

①潜移墨化 ②崇山峻岭 ③危言耸听 ④千姿百态

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符合语境的一项上: ( )

①为你打开一扇门。(比喻某一领域的入口)

②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

③而对那些把你当做追名逐利的敲门砖的人,你会把门关得很紧。(比喻借以求得名利的手段,达到目的后就可抛弃)

④你是一个真诚而神奇的大门。(文学)

一、完成下列词语

潜移 化 危言 听 雄奇 纷热烈

深沉肃 喜怒 乐 热泪 襟 无拘无

跌 命运 情不自 追名 利 人生真

二、选词填空。

(1)打开这些门,走进去,__________(看看、观赏、浏览)新鲜的景物,探求未知的世界,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也是一件乐趣无穷的过程。

(2)只要你对门里面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这些门一定会在你面前_____(开启、洞开、打开),为你展现新奇美妙的风景。

(3)你用彩色的文字,__________(描绘、描写、描述)出世界上可能存在的一切美妙景色。(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词)

三、品味并摘抄积累优美的文学语言。

四、学习题目的比喻说法,为“书”、“想”、“爱”等拟一个明白生动形象的标题。

如:书——口、眼睛、阶梯、面包、朋友 理想——灯、生命、风帆 爱——阳光、春雨、星光

五、课外收集用比喻的文章标题,可以从初一语文课本中选,如第六单元的第二十三课“蔚蓝的王国”,也可以从其他材料中选。关键是既要明了题目中比喻的含义,又能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巩固训练】

一、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列问题。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中知识的积累,一中智慧的积累,一中感情的积累。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象的。有人说,一个从不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着并不是危言耸听。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增长知识、提高修养、反复感情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共识。

1、本段文字选自《为你打开一扇门》,作者是__ ___ 。(1分)

2、“形象的诠释”是什么意思? (关键词是“诠释”)(2分)

3、“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是因为

(2分)

4、“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这里的“憧憬”和“理想”的前后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从语意角度入手)(3分)

5、.什么是“高智商的野蛮人”?(2分)

6、“很多人的共识”是什么?(2分)

7、.这段文字是分几个层次进行阐述的?主要阐述了几个方面的问题? (掌握层次结构及内容)(3分)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答案苏教版(二)

繁 星

【三维目标】

1、学会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星星的情景以及不同的感受,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理解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感情。

3、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学法指导】:

1. 掌握阅读技巧,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时应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2. 学会收集、整理信息,并判断其有效信息。

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感知课文内容,培养自主意识。

【自主梳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晴朗的夜空,往往星光灿烂,当我们仰望星空时,会产生哪些遐想呢?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一颗颗璀璨的星星,一个个美丽的传说,几许快乐、几多忧愁……五四运动之后,有一位中国作家,经常独自仰望星空,他不仅用眼睛眺望繁星,更用心灵感受星星,让心灵与宇宙直接对话。

让我们随著名作家巴金一起去看星星,听听他看星星的感受。

二、自查资料或网上搜索作者和写作背景的资料,整理归纳后写在预习本上。

巴金(1904~),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建国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联主席,《收获》主编。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立志做社会活动家的他,却成为小说家、散文家,可谓德高望重的文学泰斗。其作品感情丰沛,故三部曲式大部头之作甚多,后期作品用笔趋于沉实,其长篇小说《寒夜》堪称杰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篇小说《憩园》,《寒夜》;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友谊集》,《随想录》;散文、小说、特写集《新声集》,《赞歌集》,还有不少短篇小说、童话、杂文等。

补充《繁星》的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选自巴金的《海行杂记》。1923年,19岁的巴金和三哥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到了上海、南京,考入东南大学附中补习班。在学习期间,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著名的“五卅”运动对他的影响较大,他的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1927年1月15日,他乘法国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卫惠林同行,先后同船的中国学生计9人。他去法国是为了学习经济学,“向西方找真理”,进一步研究无政府主义理论,考察欧洲的社会活动。法国既是无政府主义的发源地,也是当时欧洲的政治流放者的庇护所。2月18日,“昂热号”邮轮抵达马赛。19日巴金抵达巴黎。在邮船航行期间,巴金撰写了《海行杂记》38则。《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记,写于1927年1月。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下列“冲关”练习

1.用圈点勾画法标出生字词,掌握字音字形。

霎眼( ) 半明半昧( ) 摇摇欲zhuì( ) yíng火虫( )

2.填空。

①《繁星》选自《 》,作者是巴金,他原名李尧棠。

②课文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 “” “” ”

“ ”四个片段,表达了作者酷爱繁星的深切感受。

③第三段是全文重点,请你用三个词概括它的思路,并归纳出此段的中心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反复诵读文章的第三节。

【课堂探究】

(一)导入

(二)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成果

(三)合作探究,欣赏课文

1、比较一下,你看繁星的感受与巴金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文中找出最能表现作者望星空感受的句子,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3、从文中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加以赏析。

【自我测评】

一、基础知识

1.字词

昧(mèi)昏暗

霎(shà)眼

摇摇欲坠(zhuì),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 萤:萤火虫 ┏ mò 模型、楷模、模糊

┣ 荧:荧光屏 模┫

┗ 莹:晶莹 ┗ mú 模样、模具、铅模

二、如果你看过大海、长江、田野等,面对它们,你会产生哪些联想和想象呢?请你以“ ,你像……”为题,写一段抒情性文字,字数150字左右。

(写好后,先小组交流,然后小组推荐代表朗读作品。)

三、请分别以“乡村的夜”和“城市的夜”为话题,依照例句的格式各造一句。

例句: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寂静的,是梦幻的。

乡村的夜是 。

城市的夜是 。

四、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列问题。

(1)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2)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3)深蓝色的天空里悬挂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4)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5)渐渐的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象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6)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寂静的,是梦幻的。(7)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在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8)这时我忘记了一切。(9)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10)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1、第一段文字是按照“仰望---欲睡---沉睡”的过程来构思的,下列对该段层次分析正确一项是:

A.(1)(2) / (3)(4)(5)(6)(7) / (8)(9)(10)

B.(1)(2)(3)(4) / (5)(6)(7)(8) / (9)(10)

C.(1)(2) / (3)(4)(5)(6)(7)(8) / (9)(10)

D.(1)(2)(3)(4) / (5)(6)(7) / (8)(9)(10)

2、文中加点的“模糊”一词换上“闭上”,好不好?为什么?

3、请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的修辞手法和它在句中的作用。

修辞手法是 作用是

4、下面是对文中画浪线的句子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把“星的怀抱”比作“母亲的怀抱里”,形象地写出了星天的美妙亲切,甜美温馨。

B、“我”完全陶醉于星天的美景中,以至“忘记了一切”。

C、“我”长年漂泊在海上,每当看到像朋友一样的繁星,就会思念远方的母亲。

D、星天童话一般的天地,把“我”净化成一个纯真的孩童。

5、问答题。

(1)“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在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是如何写“爱星天”的?“爱星天”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答案苏教版(三)

冰心诗四首

【三维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背诵本文。

2、能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及深刻的哲理。

3、学习这四首诗丰富的想像、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并仿写一两首现代诗。

【学法指导】

1、现代诗歌具有音乐美的特点。正确朗读是理解诗歌的基础,而正确地划分诗歌的节奏和把握重音是正确朗读诗歌的关键。因此在学习本课时,要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练习正确地朗读。

2、现代诗歌是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的统一体。要在正确理解诗歌的基础深入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

【自主梳理】

一、导入:

“慈 母 手 中 线, 游 子 身 上 衣。 临 行 密 密 缝, 意 恐 迟 迟 归。 谁 言 寸 草 心, 报 得 三 春 晖。”母爱就像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 母爱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 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有了母爱,人类才从洪荒苍凉走向文明繁盛。母爱是诗人抒写的永恒主题。想看一看冰心奶奶是如何抒写母爱的吗?

同学们,你想获得成功吗?你知道成功是怎么得来的吗?一个成功的人站在你面前,你羡慕他因成功而得到的名誉吗?就让冰心奶奶来告诉你有关成功的人生道理吧!

二、通过查阅书籍或网络搜索等方法了解作者冰心及其作品,整理后归纳后写在下面。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下列的练习。

1、用圈点勾画法标出生字词,掌握字音字形。

惊羡( ) 浸透( ) 嫩绿( ) 叠着( ) 巢( )

2、常识填空。

冰心,原名 ,现代著名作家, 文学家。课文中的四首诗分别出自她的诗集《 》、《 》。

3、意象指诗中渗透着作者情感的“物”,请你预习课文,找出四首诗各自的意象。

4、请同学们用“/”为《纸船》一诗划分节奏,用“· ”标出需重读的字。

5、阅读《母亲》一诗,思考:两个“躲”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第二个“躲”前为什么要加一个“只”字?

6、《成功的花》一诗中“成功的花”的特点是什么?成功的花是怎么得来的?

7、《嫩绿的芽儿》中用“嫩绿””淡白””深红”来分别描写“芽””花””果”的色彩,这样的色彩分别体现了芽、花、果什么样的特征?

【课堂探究】

(一)导入。

(二)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自主梳理”1~7。

(三)合作探究,品味鉴赏。

1、品读《嫩绿的芽儿》,回答下列问题:

(1)“芽””花””果”这三个意象次序能否调换?

(2)芽儿、花儿、果儿各自的愿望是什么?从中你能否领悟出这首诗的寓意?

(3)诗中“芽儿”、“花儿”和“果儿”的话能颠倒一下吗?为什么?

(4)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2、赏析《纸船》一诗,回答以下问题来检测一下你的能力吧。

(1)下边句子中的“/”和“.”分别表示朗读的节奏和重音,哪一句不恰当?

A.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B.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C.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D.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2)下面对《纸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篇入题,诗人从自己充满天真童心的行为——折纸船写起,为抒发对母亲的深情作铺垫。

B、第二节四句,诗人直接点明了纸船应去的方向,表达了诗人强烈的诚挚的心愿。

C、结尾“卒章显志”,点明了她祈求想象中进入母亲的梦中的纸船能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了的悲哀情怀到母亲的身边。

D、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运用托物寓情的方法,使得感情的抒发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

(3)“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诗人要“纸船”到什么地方去?

(4)“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诗人为什么“含着泪”?

(5)全诗的抒情线索是

(6)揭示全诗主题的诗句是

(7)作者用叠纸船、漂纸船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假如诗人的母亲在梦中见到了这只小船,她会想些什么?试以“母亲”的口吻把它写出来。

(8)诗人常常用写梦境的方式来抒写自己的感情,如冰心明知纸船无法漂到母亲的身边,却希望它能进入母亲的梦中。回忆你读过的古诗,写出一句类似这种写法的诗句。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