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肉猪的饲养技术_养肉猪的饲养方法要点
实行规模化科学养猪,提高养猪的生产水平,必须根据猪的生物学特性和不同生产阶段的生理特点,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饲养管理措施,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养肉猪的饲养技术,一起来看看。
养肉猪的饲养技术
(一)合理安排去势、防疫和驱虫 1.去势目前我国农村多在仔猪35日龄左右、体重5—7kg时进行去势,此时体重小,手术较易施行。近年来提倡仔猪生后早期(7日龄左右)去势,以利手术恢复。 2.防疫主要预防肉猪的五号病,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等传染病。目前普遍采用20-55-70日龄免疫程序,具体做法:仔猪出生后20日龄,接种猪瘟疫苗;55日龄重复接种猪瘟疫苗、猪丹毒、猪肺疫和仔猪副伤寒菌苗;70日龄重复接种仔猪副伤寒疫苗。 3.驱虫生猪的寄生虫主要有蛔虫、姜片虫、疥螨和虱子等内外寄生虫。通常在60日龄时进行第一次驱虫,120日龄左右第二次驱虫。常见的驱虫药有左旋咪唑,阿维菌素及中药复方制剂等。
(二)养好断奶仔猪刚断奶后的第一个月,幼猪生理上正处于骨骼、肌肉生长发育旺盛时期,但胃和大肠的消化机能还不完善。此时因断奶仔猪生活环境发生突然改变,所以应从营养和管理方面采取一些措施,以防止掉乳膘,或形成僵猪。一是饲粮营养水平应采用肉猪早期阶段的标准,但要注意饲料变换的过渡。二是进行合理的分群。三是进行采食、排泄、卧睡“三角定位”调教,使其建立条件反射,有助于保持猪圈清洁、干燥,有利于猪生长。四是每日上下午各一次检查猪群健康状况,主要观察猪的采食、行为动态和粪尿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三)适宜的猪群规模和饲养密度在每头猪占地面积相同的情况下,肥育期以10-16头为宜,最多不超过20头。饲养密度大小因肉猪的体重和猪舍地面结构而不同,通常随猪体重增大,每栏饲养猪头数相应减少。
(四)合理调制饲料饲喂肉猪的配(混)合饲料,一般宜生喂,如大麦、玉米、米糠等,生喂营养价值高。猪的配(混)合料调制成的物理状态,影响猪的肥育效果。颗粒料喂猪,效果很好。喂干粉料,日增重比喂稀料好。饲喂湿拌料,日增重一般均优于干粉料。浓粥状饲料的肥育效果优于稀料。(浓粥状料料水比1:4、稀料 料水比1:8)在肉猪的饲养实践中,饲喂哪一种物理形态的饲料,要根据饲料种类、设备及饲喂方法而定。若搭配青饲料饲喂,应洗净后生喂,以青料与配(混)和料分开饲喂效果好。
(五)适宜的饲喂次数我国饲养肉猪普遍日喂3次,现有不少的猪场和农户已实行日喂2次,这是比较适宜的。每日喂2次的时间安排在清晨和傍晚。
(六)饲喂方式和喂量肉猪的饲喂方式,一般分为自由采食和限量饲喂2种。如果既追求日增重高,又要求胴体瘦肉多,可采用前期自由采食与后期限制(能量)饲喂相结合的饲喂方法。并供给充足而清洁的饮水。
(七)采用“一条龙”肥育方法 “一条龙”肥育方法又叫一贯肥育法或直线肥育法。此法通常将肉猪整个肥育期按体重分为三个阶段,前期20-35kg,中期35-60kg,后期60-90kg或以上。根据不同阶段生长发育对营养物质需要的特点,采用不同营养水平和饲喂技术。此育肥方法,猪的日增重快,肥育期短,出栏率高和经济效益好。
养肉猪的饲养方法要点
选址
规模化猪场建设用地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与区域内土地使用规划,场址选择不得位于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禁养区域。
应选择地形整齐、开阔,地势高燥、平坦、向阳,土质坚实、未被污染,水质良好、水源充足,供电和交通方便的地块建设猪场;应距铁路、公路、城镇、居民区或其他公共场所1千米以上,并应位于居民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距屠宰厂、畜产品加工厂、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旅游区2千米以上。
饲养管理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应保证仔猪吃足初乳,仔猪初次哺乳前应挤掉几滴乳汁。应采用人工辅助的方法,在仔猪生后2天~3天内固定乳头吸乳。固定乳头的原则是将弱小的仔猪固定在前边的几对乳头,将初生重较大的仔猪固定在后面的几对乳头。通过设置保温箱等措施为仔猪提供适宜的温度。仔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0日龄~3日龄,30℃~32℃;3日龄~7日龄,28℃~30℃。以后每周约降1℃,直至25℃。应通过设置母猪限位栏、仔猪防压架等措施,避免母猪踩死、压死仔猪,并及时进行寄养或并窝。实行寄养或并窝时,仔猪的出生日期应尽量接近,间隔不要超过3天,被寄养的仔猪一定要吃到初乳,否则不易成活;养母猪必须是泌乳量高、哺育能力强、性情温顺的母猪;并应在仔猪生后3天~4天、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补铁150毫克~200毫克。在缺硒地区,应在仔猪生后3天~5天肌肉注射0.1%亚硒酸钠维生素E溶液0.5毫升,14天~21天时再注射1毫升。从生后3天起,为仔猪提供清洁的饮水。补水的方式是设置自动饮水碗,且应注意水压适宜;也可用水槽补水,但应保持水槽卫生,冬季应供给温水。应在仔猪生后7天左右开始训练仔猪吃料,以刺激仔猪消化道的发育。教槽料(开食料)应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容易消化。要保证仔猪在28日龄断奶前至少吃到500克教槽料。
保育仔猪的饲养管理应在仔猪转入前对保育猪舍及饲养用具等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干燥。仔猪断乳后,应继续饲喂教槽料1周~2周,以避免换料应激,并设法提高仔猪的采食量。断乳1周~2周后,逐渐过渡到饲喂保育仔猪料,并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保证保育仔猪舍适宜温度和湿度,控制刚转入仔猪的保育舍温度为25℃~27℃,以后每周降低1℃,同时要使保育舍清洁、空气清新。
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应在猪只转入前对生长育肥猪舍及饲养用具等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干燥。应按体重、性别进行合理组群,要求同一性别、体重差异在5公斤以内的个体编入同一群。每群以10头~20头为宜,且组群后要相对固定。应做好调教工作,使猪只养成在固定地点排泄、趴卧、采食的习惯;应保持猪舍温暖(18℃~22℃)、干燥、空气清新、光照适宜;应根据生长育肥阶段饲喂相应的饲粮。饲粮可以调制成干粉料、潮拌料或颗粒料饲喂。生长育肥猪可全期采用自由采食的饲喂方法,也可采用前敞后限的饲喂方法。应根据猪只的增重速度、饲料利用率、屠宰率、胴体品质和猪肉市场的供求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适宜的出栏体重。大型肉用型猪种的适宜出栏体重一般应为110公斤~13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