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攻击性行为案例,幼儿攻击行为案例分析
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园,特别是小班幼儿经常发生的一种行为,小班时期是发生孩子打、咬、抓人等攻击性行为的高发期,幼儿攻击性行为不仅给幼儿园的生活及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也给社会造成了很多麻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幼儿攻击性行为案例,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幼儿攻击性行为案例篇1:
甲甲今年3岁,在小班中个子较矮,但他力气很大。他经常突然跑过去把别的小朋友推倒在地,有时有意去拧其他小朋友的脸,有时也会因为争夺玩具而大打出手。甲甲的这种行为使的其他的小朋友都不敢和他玩,因此影响了他的正常人际交往,长期这样会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他的这种行为。让他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的纠正,需要家长和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耐心的帮助,让幼儿慢慢的来改正,家长和幼儿园也要沟通,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之下,让孩子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成长,让我们的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让孩子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幼儿攻击性行为案例篇2:
2009年出生的昊昊是一个攻击系性行为非常典型的孩子。平时一贯自私、任性、我行我素,不注意个人的清洁卫生,样样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如不称他的意,就会大哭大闹,损坏公物或攻击其他的小朋友,有时还会把幼儿园的东西带回家,所以小朋友都很害怕和他交往。
这是发生在大班的一件事。一天早上,奇奇带来了一个新的奥特曼。区域活动时,老师在认真地辅导美工区的孩子。这时康康和昊昊都想玩,康康先拿到了奥特曼,昊昊马上跑过去,一把夺过来。康康追过去抢,就这样你也不肯让,我也不肯让,一直抓着奥特曼不放,突然,听见“嘎吱”一声,奥特曼的一只手断了,接着昊昊就给康康一记耳光。康康“哇”的一声哭了起来,等老师闻声走过去,康康的脸上已留下了红红的手印子。
放学了,康康的奶奶来接孩子时,老师向家长说明这个情况。康康的奶奶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打了,非常的生气,要找昊昊和他的家人算帐。在老师的多次解释和道歉下,总算劝住了家长。
幼儿攻击性行为案例篇3:
这天是家长开放日。晨间活动时,豪豪用自己带来的玩具搭了一把“枪”,小小想借来玩一会儿,豪豪断然拒绝。过了一会儿,豪豪去上厕所了,等他回来时发现小小拿着他的玩具抢,便愤怒地大叫,还抡起双拳使劲打小小。教师见状连忙拉住豪豪,但豪豪还是一个劲儿地往前冲,嘴里喊着:“打死你,打死你……”
这一幕就发生在豪豪爸爸眼前。豪豪爸爸悄悄用摄像机把豪豪的行为记录了下来。经过一上午的细心观察,爸爸发现小朋友都不太愿意跟豪豪玩。活动结束后,爸爸忧心忡忡地找到教师。教师觉得当天的事一定对爸爸有很大的触动,便借机询问爸爸在家是否听豪豪说过“打死你”这样的话。爸爸反映,豪豪在看动画片时偶尔会喊“打死你”。这使教师意识到类似《铠甲勇士》这样充斥着打斗场景的动画片可能是豪豪的不良模仿源。爸爸很认同教师的分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提出以下建议:多陪陪豪豪,以减少他看动画片的时间。还可以选择陪豪豪外出打球等豪豪喜欢的活动来代替看动画片。可以陪豪豪一起阅读“小兔汤姆”系列图画书等,在阅读过程中引导他思考,为豪豪提供良好的模仿对象。
幼儿攻击性行为案例篇4:
佳佳和莎莎正在画画,佳佳缺一支红色的蜡笔,她看见莎莎笔盒里正好有一支,想也没想伸手就去拿,嘴里还宣称:“这是我的!”莎莎也正想用这支红色蜡笔,丝毫不肯让步。这下佳佳可生气了,一下把莎莎画画的东西全扔掉,并把莎莎推倒在地上,还用小脚去踢她。
佳佳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在儿童心理学上称为儿童攻击行为。儿童往往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而采取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被定义为攻击性行为。表现形式 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如玩具等。 表现年龄 一般在3~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期。 表现类型 暴力攻击和语言攻击 性别差异 男孩以暴力攻击居多,女孩以语言攻击居多,男孩的攻击性强于女孩。
看过"幼儿攻击性行为案例"的人还关注了:
1.儿童行为矫正案例
2.幼儿园案例分析范文
3.中班幼儿个案记录
4.多动症临床表现
5.关于幼儿告状行为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