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6课开国大典教学建议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6课《开国大典》课文通过几个场面的描写,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对领袖毛泽东的无比热爱之情。小编在此整理了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6课《开国大典》教学建议,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6课《开国大典》课文教学建议
1、本课可采用“初读课文,了解内容──想象场景,体会感情──感情朗读,积累拓展”的基本过程组织教学。有条件的地方应尽可能收集与“开国大典”有关的材料,如《开国大典》等电影,中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奴役的事例,供学生阅读或观看,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透过一个个场面,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怎样帮助学生去体会这种思想感情呢?一是要提供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材料,如上述中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奴役的事例,让学生对新中国成立意义有所感受。二是要尽力引导学生去想象场面情景,把心放到课文中去,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引导学生想象时,要注意抓住一些关键词、句,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句的揣摸来感悟人们的思想感情。如“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可扣住“直奔”一词,“直奔”是什么情形?人们为什么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从中感受到什么?又如“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可扣住“两股红流”、“流去”,“两股红流”指的是什么?把游行队伍比成“两股红流”,并说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三是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领会情感。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要注意和想象场面情景有机结合,读读、想想、读读,在读好一些感情色彩强烈的句子的基础上,进而朗读全段、全篇。还要注意把握好感情基调。从全课来讲,感情的基调是兴奋、激动、自豪,但各个部分的侧重点不同,语调也略有变化,如第一自然段适宜用庄重而平直的语调朗读。
3、感受毛泽东伟人的风采,是本课教学的重要目标:
教学时,主要从二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感受。一是从人民群众的表现中来感受。可以在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感情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从中还可以感受到什么”。如“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三十万人民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这些句子反映了人民群众对领袖毛泽东的拥戴,同时也衬托出了人民领袖的高大形象。二是抓住文中那些直接描写毛泽东言行的句子引导学生感受。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在电视(影)、图书中看到的毛泽东的形象,边读文中的句子边想象,读、想后讨论: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4、本课的生字较多,“擎”应读“qíng”, 不要读成“jìng”;“钮”、“聂”的声母是“n”,不要读成“l”;“诞”,应读“dàn”,不要误读为“yān”。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时,应重点指导学生书写“擎”、“瞻”。这两个字笔画数较多,可以从字意入手帮助学生加深记忆。这两个字在田字格的摆法,教师也要指导,让学生不仅能写这两个字,而且能写好这两个字。本课的生词,可以分类解决。一类是专用名词,如“典礼”、“电钮”、“观礼台”,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这些词语的意思,或者布置学生预习时查字(词)典解决。另一类词语,如“庄严”、“欢呼”、“四面八方”,可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联系上下文加以解决。
5、课后安排了三道练习题:
第一道题提出了读的要求,并要求学生想想课文的记叙顺序,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于本课的主要内容,以下的归纳供参考: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天安门广场举行典礼。下午三点整,典礼开始,首先奏国歌,接着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然后,升国旗。升旗以后,毛泽东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受检阅的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骑兵,还有人民空军的飞机。阅兵式之后,开始游行。直到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天安门广场。
第二题要求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们的心情,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第三题是背诵、抄写,可在学生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完成背诵、抄写任务。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6课《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19个词语的意思,能仿照课文写排比句。
2、初读课文,掌握课文大意,按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语。
〖教具准备〗
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再过几天就是祖国母亲的生日,在这一天,我们都会做些什么呢?(引导学生简单说出在国庆节到处张灯结彩,天安门阅兵仪式、各地的文艺庆祝等活动)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回到1949年的10月1日,看看第一个国庆日,天安门广场上的场景。
(教师板书。)
2、读题、理解题意: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二、自学课文,完成任务
1、师:下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⑴、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⑵、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⑶、解决疑难,发现疑难,不懂的地方打上“?”
2、学生自学课文,完成教师所给任务。
3、检查反馈:
⑴生字、词语的检查:
“协”,查什么部?(十部。)
“瞻”,点拔第11笔:长点。落实“瞻仰”的意思。(恭敬地看)
“擎”,共几笔?(16笔)
“诞”,注意读音(dàn,不要误读为“yán”)
飘拂 (招展、飘扬) 、迎风招展、排山倒海、徐徐上升。
⑵提出不理解的词语讨论。
⑶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
(从此句看出“新中国成立了”,“成立”换个词,也可以说新中国诞生了)
⑷解决部分学生的疑难问题。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
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试着给课文分段。
2、分段练习:
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4个)这几个场面是怎么连接的?(时间)
给课文分段。试说根据什么分的。综合板书:
123456789101112131415
会场典礼阅兵游行
四、完成练习,抄写字词
1、区别形近字,并组词:
泽()设()渠()瞻()
译()投()距()檐()
2、抄写并确定带点字的部首和笔划数,填在括号里:
协商()典礼()诞生()融成( )
瞻仰()胸膛()爆发()率领()
3、抄写课文生字、词语各四遍。
4、课后认真阅读课文,将文章读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一、二两段的内容。
2、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高兴、激动的心情。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高兴、激动的心情。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排比、比喻仿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协商、迎风招展、四面八方、排山倒海、爆发、瞻仰、诞生、肃静、飘拂。
2、用文中的一句话解释开国大典的意思。
二、学习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读后思考: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
时间:1949年10月1日。
地点: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
参加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市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共30万人。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要点:参加典礼有各方代表,总人数30万;会场广阔;主席台布置庄严、隆重;入场的群众队伍涌动如潮。)
3、投影或小黑板揭示句子:
比较: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队伍已经挤得满满的,成了一个人海。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队伍已经挤得满满的,到处是举着红旗的人。
⑴两句句子哪一句好,为什么?
(体会课文原句运用比喻,不仅写出人多的气势,而且表达出人们喜悦激动的心情。)
⑵朗读这句句子,读出喜悦、兴奋。
4、第4节中还有哪些句子反映了人民群众参加典礼的喜悦心情?找到句子后试着练习,然后朗读一句给大家听。
评价重点:
⑴句子有没有找对?
⑵有没有读出喜悦心情?鼓励学生竞读。
齐读第4小节。
三、学习第二段
1、理清典礼仪程:
⑴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⑵用上“先……再……接着……”等关联词语,简要述说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2、找出典礼过程中反映人民群众心情的句子。(共6处。)
引读:老师略读连接内容,学生齐读描写群众心情的句子,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3、理解句子,训练说话、朗读:
⑴这是怎样一种心情?(激动、兴奋、喜悦。)人们为什么那么激动?请联系课文用上“人民群众为……而欢呼或激动”说一兵句话。
(如人民群众为升起第一面五星虹旗而内心激动;为新中国成立而欢呼;为有了自己的领袖而欢跃……)
⑵随机点拨句子:“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五星红旗升起来”表示什么?“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是什么意思?
(新中国成立了,人民翻身作了主人,不再受压迫,从此过上幸福生活。句子指出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朗读这句话,读出自豪、扬眉吐气。
⑶课文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传到”。)
随机比较句子:“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插传遍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与课文原句比哪句好?为什么?(体会排比气势,突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喜汛传遍祖国山山水水、四面八方,激动着全中国人民的心。)朗读排比句,读出自豪、扬眉吐气的气势。
4、熟读6~8节,试背诵。(背不出的允许看书)
四、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4题。
2、总结学习方法:
(理清写什么,反映了怎样的心情?)
3、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并能仿写一两句:
联系课文内容写排比句:全场30万人,为_____而_____;为_____而_____;为_____而_____。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三、四两段的内容。
2、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3、能有感情地朗读重要句子,读出其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三四段内容,感受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重要句子,读出其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用上“先……再……接着……”等关联词语,简要述说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2、找出典礼过程中反映人民群众心情的句子,挑选一句,读出其中的韵味。
二、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
用一二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找出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
2、四人组议论,课堂交流:
⑴特点:
威武雄壮,军容整齐。(概括时让学生简要说出理解根据。)
⑵点拨:
为什么人们把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解放军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巨大贡献,人们热爱解放军,感激解放军。)
3、选读12、13小节。
4、简单了解聂荣臻、朱德。
三、学习第四段
1、默读:
划出文章中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句子。
(天上是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是万万千千的灯火一片红。)
2、理解:
“火花结成彩”是什么意思?“灯火一片红”指什么?
(一万支礼花陆续射人天空,将夜空映照得五彩缤纷;地面人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口号,游行庆祝。句子写出厂节日夜晚的首都绚丽多姿的欢庆气氛。)
3、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气氛。(自由读体会,分组读竞赛。)
4、读结尾句,领会句子意思:
⑴“两股红流”指什么?(两支游行队伍。)
⑵为什么能用“红流”作比?
(人们擎着灯笼、舞着火把游行。红流,写出游行队伍声势浩大。)
⑶“光明”指什么?(天上的礼花,地上的灯火。)象征什么?(新中国前途光明。)
⑷说说这句话字面的意思和内含的意思。(第一层,两支游行队伍分东西两头走去,几十万灯笼火把和礼花照亮了北京城;第二层,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从此有了灿烂辉煌的光明前景。)朗读此句。
四、总结全文,领悟中心
1、自学单元“学习提示”。如何领会中心思想?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领悟中心:
⑴课文记叙了哪几个场面?是怎样的场面?
(会场庄严、隆重、气氛热烈;典礼隆重,人民群众心情激动,瞻仰第一面五星红旗,聆听毛主席宣读公告;阅兵式军容整齐,威武雄壮,人们热烈欢呼;游行队伍声势浩大。)
⑵调整语言,综合归纳:
(补充时间、地点、人。)
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加开国大典,瞻仰第一面五星红旗,聆听毛主席宣读公告,观看威武雄壮的阅兵式,会后举行声势浩大的庆祝游行。(语言不强求统一,但要点要说齐。)
⑶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旗”、“红灯”,群众的“掌声”、“欢呼声”?写这些内容要反映人民群众怎样的思想感情?
(强调欢庆气氛和人民群众喜悦、激动的心情。反映群众爱党、爱领袖、爱解放军、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3、重学单元“学习指导”:
联系这一课的学习,说说怎样凭借主要内容领悟中心思想。(读懂课文一概括出主要内容一想想为什么写这些内容一想想这些内容反映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完成课后、作业本练习。
5、自选作业:
⑴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
⑵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畅所欲言”)
⑶如果你是一名参加开国大典的摄影记者,你会选拍哪个做难忘的镜头?并给你拍摄的每张照片上配上文字说明。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6课《开国大典》课文解析
本课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
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本课重在表现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成立感到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而要体会到这一点,对今天的学生来说,又是一个难点。
在记叙大会开会前这一部分,课文先交代了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典礼的人员和人数,然后描述了会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的场面。虽然典礼还没开始,但我们从参加会议的人员、人数,主席台的布置,会场上群众队伍的场面,分明感受到了这个典礼的盛大和隆重,也感受到了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那些从“老远”的长辛店等地坐火车清早到了北京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的铁路工人,那些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赶”来的郊区农民,显然就是参加典礼的三十万人的缩影。就是会场上“挺立”的电动旗杆,似乎也是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屹立在世界东方的象征。
从记叙大会开始,这种激动、兴奋、自豪的感情表达得更加强烈。
当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时,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这显然表达了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当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之后,课文用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壮的声音……”这样两个长句子,表达了全场三十万人以及全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的心情。
当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时候,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五星红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激动、自豪的感情溢于言表。
如果说,叙述典礼的部分主要表达的是热爱新中国,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兴奋的心情的话,那么,记叙阅兵式的部分,除表达这种激动、兴奋的心情外,更侧重于表达为人民军队的出色表演而感到自豪的感情。你看,“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战士们挺着胸膛”“像钢铁巨人一样”,“‘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这些描述,无不渗透着对人民军队的赞美,和为人民军队感到自豪的感情。
猜你感兴趣:
1.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6课开国大典
2.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6课梅花魂教学建议
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
4.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十六课开国大典同步解析
5.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5课七律长征
6.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0课学会看病教学建议
7.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开国大典》读后感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