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毛遂自荐的成语故事

2017-05-12

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毛遂自荐,相信自己的能力,善于表现在自己的有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关于毛遂自荐的成语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毛遂自荐的主人公是谁

毛遂自荐的主人公是毛遂

毛遂自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毛遂的简介:

毛遂,战国时期赵国(今河北鸡泽)人,身为赵公子平原君赵胜的门客,居平原君处三年未得展露锋芒。然而,公元前257年,也就是赵孝成王九年,他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声威大振,并获得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

毛遂自荐的典故:

中国古代战国时候,赵国都城邯郸被强大的秦国军队重重包围,危在旦夕。

为解救邯郸,赵王想联合另一个区域大国楚国共同抗秦。为此,他派亲王平原君到楚国游说。

平原君打算从自己数千名家臣中挑选出有勇有谋的20人随同前往,可挑来选去,只挑选出19名。就在这时,有一位宾客不请自到,自荐补缺。他就是毛遂。

平原君上下打量了一番毛遂,问道:“你是什么人?找我何事?”

毛遂说:“我叫毛遂。听说为了救邯郸你将到楚国去游说,我愿随你前往。”

平原君又问:“你到我这里,有多长时间了?”

毛遂道:“三年了。”

平原君说:“三年时间不算短了。一个人如果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就好像锥子装在囊中会立刻把它的尖刺显露出来那样,他的才能也会很快地显露出来。可你在我府上已住了三年,我还没听说你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这次去楚国,肩负着求援兵救社稷的重任,没有什么才能的人是不能同去的。你就留下来好了。”

平原君的话,说得很坦诚。但毛遂却充满自信地回答道:“你说得不对,不是我没有特殊才能,而是你没把我装在囊中。若早把我装在囊中,我的特殊才能就像锥子那样脱颖而出了。”

从谈话中,平原君似乎觉得毛遂确有才能,于是接受了毛遂的自荐,凑足20名随从,前往楚国。到了楚国,平原君与楚王谈判。平原君详尽地讲了联合抗秦的必要性之后,要求楚王尽快地派出援兵去解救邯郸,可楚王不出声。他俩的谈判,是从清晨谈到了中午,还没有谈判出个结果来。等在外面的20名随员,焦急起来了。

毛遂此来,因是自荐,所以那19名随员内心里看不起他,总觉得他有些自吹自擂。这时候,他们想看看毛遂到底有什么才能,于是怂恿他道:

“毛先生,谈判久久没有结果。你进去问问究竟怎么样?”

毛遂立即答应了。他紧紧地按着腰中的剑,来到楚王的跟前说:

“大王,楚赵联合抗秦,事在必行。这只是两句话便可以议定的事情。可是,从早晨到现在总也商议不出个结果来,这是为什么呢?”

毛遂的出现与责问使楚王很不高兴。他不理睬毛遂,转身气愤地问平原君:

“他是什么人?”

平原君说:“他是我的随员。”

楚王气愤了,转身斥责毛遂道:

“寡人正与你的主君议事,你算是什么人,竟也上来插言!”

楚王的话,激起了毛遂的满腔愤怒。他抽剑出鞘,然后向楚王逼近两步,大声道: “尊贵的楚王,你所以敢斥责我,不就是仗着你们楚国是个大国吗?不就是仗着这时候围在你身边的侍卫人多吗?不过,我现在告诉你,眼下在这十步之内,你国大没有用,你人多也没有用。你的性命就在我的手里,你叫嚷什么?”

经毛遂这么一说,楚王吓得满头是汗,不作声了。

毛遂又道:“楚国是大国,应该称霸于天下。然而,你骨子里怕秦国怕得要死。秦国多次侵略楚国,占领了你们许多地盘,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呀!想起这些来,连我们赵国人都感到害羞。现在,我们来联合你们抗秦,说是为着解救邯郸,同时也是为你们楚国报仇雪恨。可是,你却这般怯懦。你这叫什么大王!难道你就不感到惭愧吗?”

在毛遂激昂的一席话面前,楚王惭愧得不知说什么是好了。

毛遂于是又说道:

“尊贵的楚王,怎么样?愿不愿意与我们赵国一齐抗秦呀?”

“愿意!愿意!”

楚王满口应充。

楚赵两国签订了联合抗秦的盟约之后,平原君一行人很快地回到了邯郸。见了赵王,平原君说:

“我这一回出使楚国,多亏了毛遂先生。他那三寸不兰之舌,致使得咱们赵国重过九鼎大吕。他真比百万雄兵还要强啊!”

没过三天,毛遂的名字在赵都邯郸便家喻户晓了。

毛遂自荐的启示:

一个人想要成功,除了自身的刻苦学习之外,还要有信心,善于表现自己的优点,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现给别人看。命运决定在自己的手中,有出众的才华,就要展示自己的才华。如果没有机会展示,就要积极地创造条件,为自己的脱颖而出做好充分的准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