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工作励志经典文章
有很多关于生活工作励志的经典文章都是很值得我们花时间去看看的,那么生活工作励志经典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生活工作励志经典文章:同为新人,为什么大家对你苛刻
作者:言小海
进入公司快半年了,和身边同事的关系还算和睦,部门领导也和蔼可亲,觉得自己跳入这个公司很值。然而,上个星期公司组织培训,和我一批进来的员工再次聚集在一起,和几个平时关系不错的同事围在一起讨论几个月来的酸甜苦辣,听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一
小A进入公司后被分到偏远县城的分公司,入职后,部门主任从老员工那里划出一块片区交给他。主任安排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把自己片区的客户全部走访一遍,告诉客户片区负责人已经更换,以后办理业务直接找小A。
按照我所在分公司的惯例,新人接到片区后,部门会调派车辆和人员带着新人去片区走一遍,告诉新人需要注意的事项,大客户的分布区域。最主要的原因是新人可能不是本地人,不了解当地的交通,必须要熟悉当地环境的人带着。
可是,小A的主任把花名册丢给他后,什么都没有安排。
小A只能自己想办法,碰到公司配送车顺路,就坐在货厢内一路颠簸。没有顺风车,只得自己一个人坐班车。不熟悉环境,就找当地人问。最无奈的是,他的片区有几个少数民族聚居区,走进去,语言都不通,那个地方会说普通话的人屈指可数。
一次,上司下来走访市场,点名要去小A的片区,小A自然跟着去了。途中,上司拿过花名册随手点了几个客户,要去做市场调研。
小A接过花名册一看,傻眼了,有些客户因为所处位置过于偏僻,没有走到。他硬着头皮告诉领导,那些客户的具体方位自己还没有确定。领导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没说什么。
事后,小A被部门主任狠狠骂了一顿,自己的片区自己都不熟悉,怎么开展工作。
小A很委屈,自己可是个新人啊,而且还是个外地人。从那以后,小A感觉主任对他越发苛刻。部门业绩不达标,都含沙射影地指责新进员工不努力。
现在小A一边想着怎么调出去,一边却又想着干脆破罐子破摔算了,十分纠结。
二
林哥一进入部门,就深感同事人情冷漠,主任把林哥安排在办公室里负责内勤工作,指派了一名老员工带他熟悉业务流程。老员工坐在电脑前操作系统,演示如何报表,林哥站在一边学。
一遍过后,老员工问:“学会了吗?”
林哥摇头道:“没有。”
老员工一身不吭,再次操作了一遍。
“看懂了吗?”
林哥依旧摇了摇头。
老员工很不耐烦,语气也开始不客气:“亏你还是重本大学的毕业生,怎么连这么一个简单的系统操作都不会?我再演示一遍给你看!”
一遍过后,老员工盯着林哥。
“有点懂了。”
“那好,报表工作交给你了。”说完,老员工走了。
后来,林哥被骂了。报表出了问题。
他很不甘心,自己刚从大学毕业,从未接触过报表,主任指派的老员工本身对于内勤工作就不太熟悉,所以教他时态度敷衍,自己出错实在是情有可原。
接着,他向我抱怨,办公室里的老员工们说的好听,每个人轮流打扫卫生,可是每次轮到他们打扫时,却都不动如山。林哥每次只好自己打扫整个办公室的卫生,但是扫到老员工脚下时,他们抬都不会抬一下自己的脚,就那么坐在那玩电脑。几次过后,林哥也不再搞卫生了。可到了最后,主任批评的还是他,说他不勤快。
林哥在公司里面也觉得越来越没有意思了。
三
听到他们在公司里待的如此不如意,我十分诧异。同样是一个公司,只是所在的分部不同,为什么感觉差别如此之大。
其实说起来,我的任务比他们都重。在负责一块片区的同时,我还接手了一部分内勤工作,部门的信息报道虽然没有分配给我,但喜欢写东西的我主动挑起了这项任务,每个星期至少在公司内网上发表一篇信息报道。
我告诉他们,我和身边同事的关系很和谐,部门主任也平易近人,有什么福利也会想到我。在这样的环境里,我感觉工作起来很有动力。
他们都十分好奇,问我怎么做到的。说实话,刚从大学毕业,初入职场,能有多少的职场经验,无非就是凭着本能做事。
不过,我还是从自身经历上给他们提了几个小建议。
1.领导交代的任务,愉快地接受是必须的。但是不能就这么傻傻地接受,有些事情不是你一个人能完成的。这个时候一定要提出来,不要觉得领导一交代任务,你就提困难,给领导印象不好。想想吧,现在提要求和事后没完成,哪个给领导的印象更差?
2.有些部门里,可能存在明争暗斗。作为新人,没必要介入到其中,你是新人,只要做好上面交代的任务就行了,不要管那么多。
3.在工作中不仅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还要让领导看到自己的努力。多争取一些展示自我的机会,公司年会上,需要报告人上台发言,我二话不说就报名参加。平时也可以多写些信息报道或者文章,发在公司内网上,稿费虽不多,但是可以让领导看到你的努力,而且坚持下来,可以提高写作水平。
4.和同事多沟通,多交流。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及时提问,不要害羞。平时的时候,可以买些零食、水果之类的,拿到办公室里,和同事们一起吃,和同事交流感情。同事如果需要你帮忙,尽可能的帮,不要懒。当然,必须在你没有其他事情的时候。
5.利用空闲时间多充实自己,勤看书,多思考。不要想着天生我材必有用,首先你必须是个“材”,别人才会用。不要总想着找关系、拍马屁升迁,仔细想想,哪个领导愿意提拔一个庸人。他提拔了你,如果你以后在岗位上做得不好,别人会说提拔你的领导瞎了眼,做得好,别人才会夸领导有识人之明。你觉得领导喜欢被人夸,还是被人在背后说三道四?
生活工作励志经典文章:三种能力让你独善其身
作者:采铜
这个世界让我困惑不解。
铺天盖地的自媒体袭来,似乎人人都在写作,都在长篇大论,都在对时事热点发表见解;又或者,人人都在争做网红,开网店,接广告,吆喝买卖;又或者,人人都在创业或者准备创业,参加各种创业聚会,秀PPT,秀情怀。
慷慨激昂、摩拳擦掌、试比天高。
我不知道他们都在忙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忙。形形色色、来来往往的人,眼花缭乱、千变万化的说辞,也就是为了求一个结果:博眼球。
越炫目的东西越能博眼球。
所以开到最高音量的信息噪音翻着倍地制造出来,淹没了互联网的各个角落。我们的过滤器失灵了,没有谁的推送是可信任的,我们不过是被争抢的信息猎物,除非遁入没有基站的深山老林,否则便无处躲藏。
更尴尬的一件事是:我们已经习惯了这一切。
我们已经须臾离不开手机,我们会在任何时间不由自主地滚动屏幕,我们会为每天冒出来的各种撕X而亢奋,我们已经沉不下心好好看完一本书,我们已经不去想上个礼拜自己曾经做过什么,我们和其他人众口一词一遍遍重复着网络新词汇,我们对广告长度和软度的忍耐力越来越强,我们不知道除了被别人投喂信息之外我们还能怎样学习、怎样思考……
这真的是你想要的生存状态吗?
这一年,我的创作减少了。我有意放慢了速度。我反思我以前的创作出了什么问题。
举个例子,我曾在知乎上写过一个《后会无期》的影评,其实不是影评,我没有能力写影评,它只是观后感。这个答案现在有一万三千票,它增加了我的曝光度。但我现在看,这个答案是没有意义的。它只是一个粗浅和取巧的应景之作。
今天的我已经无法容忍自己再写这样的东西了。
所以我一遍遍地想,我到底应该写什么样的东西,阅读什么样的东西,在这个绚烂而盲动的世界里。
我一遍遍地想,我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能变成那个理想中的自己,才能变得足够独特而优秀。
首先我需要一种沉浸的能力。
就是起码能专注两个小时不碰手机或任何分心的东西,去专注看一本书或者写一篇文章的能力。这个可能在十年以前还是稀松平常的能力,在今天变得很稀缺了。
我需要遏制内心向四处抓的冲动,我需要屏蔽其他人对我的各种联络问候,我需要专心致志,只是很简单地,去做一件事,开启心流。
如果谁打扰我,我就杀了他。
(并不会
其次,我需要一种放空的能力。
在这里放空有两个意思,一是清空,二是放出。
首先是清空。我的头脑是一个垃圾箱,每天从微博、微信、知乎上塞入了很多垃圾,我要把它们倒掉、忘掉。我的屋子也是一个垃圾箱,从淘宝、京东、亚马逊上买了太多实际上并不需要的东西,我得舍得把它们扔掉。我的内心也是一个垃圾箱,太多的焦虑、戾气必须被清扫干净,不能过夜!
我不要藏着掖着,我得把坏东西倒出来,好东西才放得下。
其次是输出。我要把想法写出来。而不是不停地输入输入输入!如果我们不及时和充分地去记录和表达自己头脑中原生的想法,或者低估这些想法的价值,我们就永远都会觉得自己接受的信息不够多,我们就永远会觉得饥渴,我们就永远会有信息焦虑!
最后,我需要一种精深的能力。
我不要多,我要深。多必定浅,深才能精。
这一年我认真看完一遍的书大概有四五十本书,但我觉得看得太多了!正做自我批评。这个多意味着,我并没有反反复复扎扎实实地读一本好书。好书如果不多看几遍,如果不拿着放大镜、显微镜看,便是浪费了它的好,对不住它。
写作也是一样,这一年我完成了第一本实体书的写作,总的来说还算满意。但还是有些遗憾,我总觉得还应该写得深入一些,再深入一些。而每深下去一级,所下的功夫恐怕就要几何级数地往上长,我是有些吃不消。可如果不这么写,就对不起读者,对不起历史,也对不起自己的光阴。
可我每每看到网络上传来传去的文章,读不下三行就直摇头,太浅了太浅了,隔靴搔痒,读它作甚!而对于这些自鸣得意的作者,我也是心中暗骂,写这么浅的文章,有何出息!
我知道,做一件事,做到足够的深处,你便是天下第一,没人和你比了。要多有何用?贪多是最大的陷阱,坑人!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每天刷几小时知乎微博朋友圈,所以个个见多识广,隔着屏幕能说会道,可是独缺这三项能力:沉浸的能力、放空的能力、精深的能力。
今天我点出来,希望对你们有用,更希望对我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