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国庆节黑板报图片

2017-06-08

知道农村的国庆节是怎么样度过的吗?下面就随小编看看庆祝国庆节黑板报内容,希望喜欢哦。

庆祝国庆节黑板报图片欣赏

庆祝国庆节黑板报图片1

庆祝国庆节黑板报图片2

庆祝国庆节黑板报图片3

庆祝国庆节黑板报内容:农村的国庆节

1989年9月30日下午,我上完第二节课便放学了。因为明天是星期天,恰又是十月一日—国庆节。“明天是国庆节,特殊情况。”老师说,“我们毕业班,按说每五周过一个星期天,这才第三周,但巧了,赶上了节日,明天就不上课了。同学们都可以回家。天冷了,该带的衣服都带来,别冷时再去拿,耽误上课。另外还要七元的油印费,别忘了带来。回来照常五周过一次。好了,放学了,可以走了。”

高中生,特别是高三的学生,到了跳“龙门“的关键时刻,那真是往死里学。“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幸福要靠自己创造嘛!我和许多同学的感受一样,整天走着三步曲:吃饭、学习、睡觉,实在无聊!

我心想:“今天可放松一下了。”

在社会上,黄色书刊是禁书,在班里课外书是禁书。各种报刊一律不准看。当然《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人民文学》、《小说选刊》也没长俩脑袋,例外不得。我刚进此校时,也真不习惯,我原来的学校并不这样。我素有爱看报刊的“恶习”,来这个学校复读算是“和尚庙里借梳子—走错了门”。但我来此校也是慕名而来,并且比其他学校多拿了复读费。我原来的班有七八十人,只考上了五人。而这里每班六七十人,却考上了二十多人。天,差哪里去了。

看来还是老师说得对:“看课外书,弊大于利。杂志、小说对我们升学没多大帮助,甚至还有害处。大家要现实一点,注重实效。同学们大都来自农村,知道挣钱多么不容易,父母一把泥一把汗地劳动,供孩子上学,图个啥?你们也都明白。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的大道理咱不说,你们不好好学习对得起自己的父母吗?你们心里能过得去吗?想看小说、杂志,可以,但现在不是时候,拚上一年,考上了大学,看去呗!那时啥书都有,书才多呢!”权衡利弊,昭然若揭。

但看书如抽烟,久之成瘾。好吸烟的人,没烟抽难受,好读书的人没书读更难熬。总觉得心里空虚,学习没兴趣,闲玩更感觉没意思,以致坐卧不安。

我看放学后时间还早,心想,何不看会书再走。校北不远就是县图书馆。里面有报纸,也有杂志。于是便径直去了。

太阳满意地照着,我觉得身上暧融融的。一阵微风吹来,带来几丝凉爽,浑身上下感到十二分的舒服。

走到了。嗬,人还真不少。虽然职业、年龄、穿着不一,却都很文明,各看各的书,从不喧哗。倒是那两个女图书管理员特别有股豪气,谈家常话声音却大的惊人。笑声朗朗,此起彼伏。也许是闲来无事,太寂寞了吧。看书的人只有敢怒不敢言的份,有气还是留在自己肚里慢慢消化吧。否则,激怒了她们,够你喝一壶的。“县官不如现管”嘛!

我拿了一本《青年文学》。篇幅长的是不敢看的了,一是下午还要回家,还有三十里的路要走;二是时间一到就要关门,这可没有商量的余地。于是挑了几篇短的看。

看的正酣,忽听管理员发话了:“下班了,下班了。明天国庆,今天早下会儿班。收书了,收书了。”

看书的人怅然望了一会儿,没高招,只得交上书。故事看了一半,后半部分自己想去吧。

刚出门,就听见有人说:“真是的,离规定的时间还有半个小时呢。家里有吃奶的孩子咋的,就差半页!”

众人带着被哄出来的感觉走了。

太阳还没有落,但已失去了明亮。风过处,让人感到丝丝凉意。

我也骑车回家了。

县城大街两旁,张贴了许多红纸。上写着“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那纸大,字也写的阔气。哪像农村过年贴的对联,窄窄的。买几张红纸还算计,怕余下瞎了。“一张红纸,三四毛钱呢!”

出来县城,景象大变。

眼下正是收获季节。柏油马路上,谷秸连豆秸,豆秸连谷秸,把路面几乎盖严了。要想过去,就必须轧谷子、豆子。在上面走,软软的,比驮个人还沉。这还不算,有的村民还在路边扬谷子、豆子,弄得尘土满天飞,连眼也难睁。想走快,没门!我看那坐小汽车的人怪自在,坐车里面不粘尘土,“嘟嘟嘟”从身边擦过,带起满天尘土,弄得对面看不见人,刚消散些,又来一辆,速度不减,一点也不顾及他人,真是讨厌!

看他们忙忙碌碌的身影,难说他们知道明天是国庆节。农民就是这样,忙时无节日,节日在闲时。我们最热闹、最开心的传统节日——春节安排在冬季,一定也是考虑了农闲的因素。设想如果在三夏大忙时过节,能过好吗?谁有心情过节!

临近家乡时,天已傍黑。村子上空升起袅袅炊烟,象棵棵白杨树。玉米秸已被拉回了家,大街小巷满摆着,街道和胡同变小了,变窄了,但也愈见“富有”了。空气中充满着熟悉的玉米秸的香味。一家抽个做饭的先回家,其他人还在地里忙活。忙时饭无早晚,晚饭有时拖到十点多吃的也不稀罕。

我进家时,奶奶正做饭。低矮的厨房里,烟气从晾窗里窜出来,传来奶奶一阵阵咳嗽。

奶奶八十多了,却还不得空闲。和城里的人真是没法比。舀水、拿干粮、和猪料、抱柴火,奶奶要挪着小脚往返多次。奶奶的的头发已成银丝,腰也早弯了。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