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幅现代山水画作品欣赏

2017-05-13

中国山水画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通过笔墨在有限的空间表现咫尺千里的壮阔景观,给人一种充满生机的和谐之美。今天小编带给大家的是横幅现代山水画作品,仅供参考。

横幅现代山水画作品图片欣赏

横幅现代山水画作品图片1

横幅现代山水画作品图片2

横幅现代山水画作品图片3

横幅现代山水画作品图片4

横幅现代山水画作品图片5

看了“横幅现代山水画作品图片”后,小编分享“点线结构与块面组合的对峙”文章!

"点线结构"与"块面组合"的对峙

(一)、平面与立体

1、线条与块面的艺术

线是中国绘画的灵魂,最基础的语言构成形式。正如潘天寿所说:"吾国绘画以线为基础"。线的出现是画家的主观创造,是通过对客观物象简练地概括抽取出来的符号化语言。中国山水画中的线,不仅是物象"形体"的表现,而且还是物象"质量"的表现,通过运用不同性质的线条皴法去表现自然山川的不同质感、气度、神态,并且将画家对物象的不同情感恰如其分地融入其中。

西方绘画中线条的作用在于表现形状、轮廓等造型功能,附着于形体和曲面。画家在符合光学原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的作用,运用模糊技巧,灵活地表现瞬时万变的大自然及自身的情感,说明了光影、体面是主要的造型方法,将高起的地方塑造出来,强化形体、空间的三维虚拟纵深感,加强边缘线的清晰度,突出形体和空间的立体感。

2、心师造化与摹仿自然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重在感悟,画家以主观、经验的观点看待客观事物,采取散点透视,"身所盘桓,自所绸缪",以游动的视点为基础所形成的二维空间,重在写意传神,并不着意于具体物象的"形似",而是以情造景,因心造境,创造出一个"移生动质,变态不穷"的艺术空间。如宋代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卷》作者将千山万壑、重峦叠嶂、江湖水泽、烟波浩渺的美丽景色缩小收入一幅长长的画面中,当观者的视线随着画卷向两边移动时,会很自然地从一个景色过渡到另一个景象,是形式内容高度完美和谐统一的体现。

西方画家往往是用几何学、物理学的眼光观察客观事物,采取定点透视、明暗重彩的画法,在二维平面上再现三维空间,追求一种如实、乱真的艺术效果。面对实景,画家通过最理性的把握按比例,讲究透视,做到秩序井然,物我分明,将自己对画面的处理一步步地表现出来,以求最佳视觉效果。如荷兰画家霍贝玛的《林荫大道》直观地说明了焦点透视的原理,一条与视线平行的马路在地平线上消失成一个点,形成典型的视觉效果。通过某时刻、某个地点的静态时空去理解自然和画中的景象,达到感染观众的视觉效果。

(二)类相与质感

1、随类赋彩与色彩经验

谢赫的"随类赋彩",是关于中国画色彩法的最早概述。山水画中笔墨和色彩是一幅作品的生命力所在,只有将墨与色高度统一,才能在绘画作品中体现画家自身的个性特征。所以只有墨与色在画面中以互为依附的关系出现,才能使画面做到"以色助墨光,以墨显色彩"。墨与色在使用比例上也会影响画面的色彩效果,墨、色的浓淡虚实对比所产生的相互关系是影响画面墨、色视觉比例的重要因素,如何处理色、墨之间的虚实关系,水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通过水的调合,色、墨交织,才能使画面呈现出丰富多变的内容,也增添了山水画的韵味。

西方绘画强调光谱色,在光的作用下,讲究明暗,运用光线与色彩的写实表现能力,刻画形象的真实性,创造出逼真的质感、体积感。从造型、透视以及光学原理的研究要求绘画色彩和自然一样,通过视觉感受遵循物体原有的色彩去画,注重造型感、触觉感,强调色彩的视觉真实,追求科学的色彩规律。同时,油画颜料的优势在于调出的颜色在干燥后变化不大,能表现出丰富的色调和层次。总之,西方风景画的色彩感说到底是对光色的一种明暗感受力,画家只有通过不断的分析、比较,才能更好地把握画面整体的色调与局部色块之间的关系。

2、"黑白"与光影

中国绘画以黑白体会阴阳之道。老子云"知白守黑",山水画中的江河飞瀑、山光云雾、通幽的小径都是用留白显示的。宗白华说:"中国画的空白在画的整个的意境上并不是真空,乃正是宇宙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所以,一幅山水画中的空白,是"计白当黑"的,以空为有,是留给观者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生动之气韵笼罩万物,而空灵无迹,故在画中为空虚与流动"。

西方绘画使用明暗光影造型法,当光源照射到物体上后物体表面就会出现明暗不同的变化,受光面叫做亮部,背光面为暗部,光线被物体折断时形成暗部和投影,物体受光面向暗面的转折处,为明暗交界线,物体暗部受到周围物体亮部映射的面,是反光面,物体亮部反射出光源的亮点称亮光。通过对明暗不同变化的刻画表现,就可以使物体具有立体感和真实感。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