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为了能更快的提高学生们的生物成绩,教师们要如何准备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
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需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合作和探究过程中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使学生养成热爱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的态度和情感;提高观察、收集资料、分析、评价、综合概括的能力;树立生活与科学是紧密相连的观点。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内容包括: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五章内容,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三章内容。教材的编写注重从生活实践出发,广泛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握基础性,体现先进性;内容编排图文并茂,加强了启发性,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栏目设置丰富多样,注重创设问题情景,突出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内容编写具有弹性,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本册书的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与七年级的《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同为《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圈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离不开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人、动物、细菌和真菌等有机组成部分的和谐共存,前后内容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要注意类别知识的横向对比,又要注意结构知识的纵向梳理,还要注意基本知识的多向迁移,搭建过渡桥梁、构建知识网络,力求做到形散神聚、融会贯通。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八年级上册)教材的学习,应逐步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了解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4、通过活动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
5、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价值。
6、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如:进行“饲养和观察蚯蚓”、“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
7、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丰富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如:进行生物学相关信息资料的查询和收集。
(二)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方面:
1、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2、了解生物科学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实践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投身生物科技的热情以及促进社会进步的使命感。
3、了解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往往带来人们预想不到的负面影响,认识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善用可以为人类造福,滥用则会贻害无穷,确立全面的、辩证的技术观和价值观。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八年级6个班的生物教学。6班和拆分的一个班级学生的七年级生物是我带的,所以学生非常了解,其他班级学生七年级生物课程虽不是我带,但去年的我带的生物栽培实践和校本课上都有很多接触和了解下面是我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
一方面,经过七年级生物课程的学习,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生物学习的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基本知识、生物实验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不少同学还对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为八年级的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不少学生的生物学基础较差,在学习过程中仍然存在目标不明确、自制力不强、主动性不足等问题,具体表现是学习习惯懒散、注意力不集中、不按时完成作业,好奇心有余而自觉性不足,学习成绩存在两极分化的趋势。
因此,从本学期开始,在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加强课堂管理和调控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学习思想引导、学习方法指导,特别是学习过程和效果的监控,不仅要让端正学生态度、学习得法,还要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巩固、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明显的进步,学习成绩有大面积的提高
四、教学进度
五、方法措施
1. 坚持“五环三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鼓励学生叫讨论交流,促进学生之间密切合作性;同时,也规范自己的教学模式,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可持续发展!
2. 每周积极参加集体备课,研讨新教材,利用集体备课小组的力量对教材进行充分讨论分析,把握其深度和广度,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备课组内相互学习、帮助,精诚团结。
3. 充分利用电教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 积极开展生物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
5. 坚持业务学习:深入钻研课改理论,更新教学观念,并结合教学实际交流学习心得,写好学习笔记。
6. 在教学中注意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7. 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
(1)问题导向法。指导学生按照“生物有哪些形态结构特征?如何适应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如何?”等基本问题自主学习、自主解答、自主测试、自主反馈,辅以同伴互助和教师点评,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2)实验探究法。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实验操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和反思”的科学探究的方法流程。
(3)理论联系实际法。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所遇到的生物学现象,提升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做到知识源于生活,学以致用。
(4)识图学习法。新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可读性强。引导学生学会看图、读图,可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直观把握和理解记忆。
(5)比较法和归纳法。引导学生通过对知识的比较和归纳,找出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理顺知识脉络,学会归纳概括和总结,形成知识结构,加深理解记忆。
(6)注重实验教学,努力培养学生创新实验的理解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用图表表述实验和对实验方案评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