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消化和吸收试卷及答案

2017-06-13

做七年级生物单元测试题如驾车登山,不进就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消化和吸收试卷,希望你们喜欢。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消化和吸收试卷及参考答案

1.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组成。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①消化道包括:口腔、咽、 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器官。

②消化腺有两种:大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小消化腺包括胃腺和肠腺。

(2)功能。

消化系统的功能主要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①消化道能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食物。

②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大部分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这些酶 能促进消化道中食物的消化。

【例1】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 )。

A.口腔、食 道、胃

B.消化道和肠腺

C.消化道和消化腺

D.口腔、胃、小肠

解析:

A ×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是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消化器官组成的。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所以,只有选项C是正确的。

B

C √

D ×

答案:C

2.消化腺

(1)唾液腺。

唾液腺位于口腔周围,能分泌唾液,通过导管将唾液输入口腔内。

(2)胃腺。

胃腺是散布于胃壁上的微小腺体。其功能是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胃液过多,会出现返酸、胃痛等现象;胃液分泌过少,会出现消化不良等现象。

(3)肝脏。

肝脏位于腹腔的上方偏右,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成人肝脏重约1.5千克。

肝脏能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胆汁在胆囊中储存,胆囊收缩时,通过胆管把胆汁送入小肠。

(4)胰腺。

胰腺位于胃的下方,是一条狭长而扁平的腺体。能分泌胰液,胰液中含多种消化酶,经胰管注入小肠腔内。

(5)肠腺。

肠腺是散布于小肠壁上的微小腺体,能分泌肠液。在小肠内,肠液与胰液、胆汁共同完成对食物的消化作用。

唾液中的水和黏液起润滑口腔的作用,有利用食物的吞咽和说话。唾液中还含有溶菌酶,具 有免疫作用。

【例2】下列哪一种消化液 不在小肠中发挥作用?( )

A.胰液 B.胆汁

C.肠液 D.胃液

解析:

A × 胰腺分泌的胰液、肝脏分泌的胆汁都通过导管注入小肠腔内,肠腺分泌的肠液也注入小肠腔内,在小肠中发挥作用。

B ×

C ×

D √ 胃腺分泌的胃液在胃中发挥作用,不注入小肠腔内。

答案:D

3.食物的消化

(1)消化的含义。

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2)消化的器官。

消化主要是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而进行的,除口腔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外,胃、小肠等器官中含有多种消化酶。所以,能消化食物的器官主要是口腔、胃和小肠。

【例3】食物成分中不经过消化就被消化道吸收的是( )。

A.蛋白质、水、无机盐

B.水、无机盐、维生素

C.蛋白质、水、无机盐

D.淀粉、水、脂肪

解析:

A × 食物中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可以不经过消化,在消化道内直接被吸收,而蛋白质、淀粉、脂肪等有机物不溶于水,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简单的能溶于水的营养物质,才能被消化道吸收。

B √

C ×

D ×

答案:B

4.口腔的消化

消化过程是从口腔内开始的。口腔中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导管的开口。

(1)牙齿和舌的作用。

食物入口后,要经过牙齿的切断、撕裂和磨碎,同时舌把食物与唾液搅拌混合,形成食团,这样有利于食物的下咽。

(2)唾液的主要作用。

唾液内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将一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吃馒头等食物时,仔细咀嚼就会有甜味。所以淀粉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口腔。

【例4】下列物质在口腔中就能被分解的是( )。

A.蛋白质 B.脂肪 C.淀粉 D.纤维素

解析:

A × 口腔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而不能分解其他食物。所以,蛋白质、脂肪不能在口腔中被分解。

B ×

C √

D × 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被分解。

答案:C

5.胃内的消化

(1)胃的结构。

胃位于腹腔左上方,呈囊状,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器官,上接食道 ,下连十二指肠。

(2)胃的功能。

①储存功能。

食物进入胃内时,胃壁随之扩展,以适应容纳食物的需要,胃能容纳1~2升食物,食物在此处停留时间为4~5小时。

②分泌和消化功能。

胃壁内的 胃腺分泌的胃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呈强酸性,能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初步消化。

③运输及排空功能。

胃壁的肌肉很发达,使胃收缩有力。食物一旦进入胃内可刺激胃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粥状的食糜。食糜借助胃的蠕动被推入小肠。

当胃内容量增加到1.5升时,胃腔内的压力和胃壁的张力有轻度的增高,这时就感到“吃饱”了。

【例5】某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里服用,以避免对胃的刺激。从消化道内的特点看,原因是( )。

A.胃能够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以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解析:

A × 胃具有暂时贮存食物的功能,药物通过食道进入胃,在胃中要停留一段时间,如果此药物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就会使人有不适感。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人们把这样的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里,胃液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药物不和胃黏膜接触,避免了对胃的刺激。

B √

C ×

D ×

答案:B

6.小肠的消化

(1)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器官。

肠腺分泌的肠液进入肠腔内,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肝脏分泌的胆汁也通过导管送入肠腔内。所以,小肠是含有消化液种类最多的部位。

(2)三大类物质的消化。

①淀粉的消化。

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一部分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主要的消化部位在小肠,在胰液和肠液中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可吸收的葡萄糖。

②蛋白质的消化。

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初步分解后,和其他食物一起送入小肠。在肠液和胰液中有关消化酶的作 用下分解为可吸收的氨基酸。

③脂肪的消化。

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先被胆汁乳化成脂肪微粒,再被胰液和肠液中分解脂肪的消化酶分解成可吸收的甘油和脂肪酸。

(3)大肠的作用。

食物残渣、部分水和无机盐等借助小肠的蠕动被推入大肠。在大肠中,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如纤维素等)与水等混合成粪便,经由肛门排出体外。

哦,能不能说所有的食物都是在小肠内消化的呢?

不能这样说!口腔中能初步消化淀粉,胃中能初步消化蛋白质。但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器官,绝大多数食物都是在小肠中被消化的。

【例6】下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请你根据下图判断:脂肪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 )。

A.小肠 B.胃 C.口腔 D.大肠

解析:

A √ 从图中可以看出淀粉在口腔中就开始减少,说明淀粉的开始消化部位在口腔;蛋白质在胃内开始减少,说明蛋白质的开始消化部位在胃;而脂肪在小肠中才开始减少,说明脂肪的开始消化部位在小肠。

B ×

C ×

D × 大肠不具有消化食物的功能。

答案:A

7.营养物质的吸收

(1)营养物质吸收的概念。

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 酸、甘油、脂肪酸等,经过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就是吸收。

(2)营养物质的吸收部位。

消化道中的口腔、咽、食道没有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胃吸收少量的酒精和水分,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剩余的绝大部分营养物质由小肠吸收。

(3)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①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约5~6米。

②其内表面有许多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增加了小肠的吸收面积。

③小肠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其管壁薄,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

【例7-1】早餐后,食物经过消化分解成能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

A.口腔 B.咽 C.食道 D.小肠

解析:

A × 口腔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不具有吸收功能。

B × 咽、食道对营养物质几乎没有吸收的功能。

C ×

D √ 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大部分营养物质都由小肠吸收。

答案:D

【例7-2】(四川自贡)在人体的小肠绒毛结构中,有利于营养物质吸收的结构是( )。

A.小肠绒毛襞

B.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

C.小肠绒毛内的毛细淋巴管

D.A、B、C三项

解析:

A × 小肠皱襞和小肠绒毛可以增加小肠内表面的表面积,从而有效提高消化和吸收的效率;小肠绒毛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从而有利于小肠完成吸收功能;绒毛壁很薄,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使营养物质容易通过,从而提高了吸收效率。所以,正确选项应该是D。

B ×

C ×

D √

答案:D

8.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

背景资料:将一小块馒头放在口中细细咀嚼,能够尝出一些甜味来,这是为什么?

提出问题: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

作 出假设: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有关。

制订并实施计划:

试管 实验材料 处理方法 现象

1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 加热,滴碘液 不变蓝

2 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充分搅拌 变蓝

3 馒头块+2毫升唾液+不搅拌 变蓝

注意事项:

(1)馒头块不宜过大,否则收集的唾液不能将其中的淀粉完全消化,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

(2)可以提前吃一些比较酸的水果(山楂),然后再漱 口取唾液。

(3)在温水中恒温的时间不能太短(10分钟左右)。

分析现象:

因为淀粉遇碘变蓝, 而淀粉分解后的麦芽糖遇碘不变蓝。所以 1号试管中液体不变蓝的原因是淀粉已经消失,说明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2号试管中还有淀粉,说明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3号试管变蓝,说明馒头没有与唾液充分接触,就不能完全被唾液淀粉酶分解。

得出结论:馒头的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分泌有关。

9.探究“胆汁对脂肪的消化作用”实验

实验过程:

(1)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各注入1毫升的花生油。

(2)一支试管内滴入5滴新鲜的胆汁(鸡的胆汁)并摇匀,另一支试管内滴入5滴清水并摇匀(起对照作用)。

(3)30秒钟后,观察两支试管内的花生油发生的变化。

实验现象:

第一支试管内花生油形成许多的小油滴稳定分布,第二支试管中的花生油油滴比较大。

实验结论:

胆汁中不含起消化作用的酶,但是胆汁具有乳化作用,可以增大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例8】(湖南怀化)下面是张小华同学设计并完成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在4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馒头碎屑及2毫升清水或唾液。

试管 物质 温度

碘液 现象

A 馒头碎屑+清水 37 ℃ 3 加 变蓝

B 馒头碎屑+唾液 1 加 部分

C 馒头碎屑+唾液 2 加 变蓝

D 馒头碎屑+唾液 3 加 不变蓝

(1)A试管将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和D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C和D三支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第(3)小题,你认为吃饭时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A.狼吞虎咽 B.细嚼慢咽

解析:馒头能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再利用淀粉遇碘变蓝,而麦芽糖遇碘不变蓝的特性就可以进行探究实验了。本题中要注意一组探究实验要探究的只能有一个变量,解答(2)(3)小题时要注意找出两支试管的不同之处。吃饭时仔细咀嚼能增加食物与消化液的接触时间,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答案:(1)变蓝

(2)唾液对淀粉是否具有消化作用

(3)加热时间长短对淀粉的分解是否有影响

(4)B

【例9】在一个小烧杯中倒入10毫升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震荡,并放置在37 ℃的温水中。一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请你分析所配制的消化液中,最合理的一组是( )。

A.胰液、唾液、肠液 B.胆汁、唾液、胃液

C.唾液、胃液、肠液 D.胆汁、肠液、胰液

解析:

A × 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胆汁不含消化酶,但能把脂肪微粒化,利于脂肪的进一步消化,胰液和肠液中的脂肪酶,能消化脂肪。所以,脂肪的消化需要的消化液是胰液、肠液和胆汁。唾液中只含消化淀粉的酶,胃液中只含消化蛋白质的酶。

B ×

C ×

D √

答案:D

10.观察小肠的结构

(1)方法步骤:

①将猪的小肠用清水洗净,用肉眼观察小肠横切的内侧面的结构。

②区分小肠的内外表面,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

③将小肠纵向剪开,放在清水中,内表面向上,用放大镜仔细观察。

(2)观察结果: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指状突起——小肠绒毛,可以增大小肠内表面的表面积,从而扩大消化和吸收面积,提高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效率。

【例10】(江苏苏州)某兴趣小组欲“观察猪的小肠绒毛”,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A.将4厘米长的小肠段横剖开,放在生理盐水中观察

B.将4厘米长的小肠段纵剖开,放在清水中观察

C.将4厘米长的小肠段横剖开,放在清水中观察

D.将4厘米长的小肠段纵剖开,放在浓盐水中观察

解析:

A × 观察动物小肠的绒毛时,要将小肠纵剖后,放在清水中,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这样才能观察清楚小肠内表面的绒毛。

B √

C ×

D ×

答案:B

11.食物的消化

小肠适于消化的特点包括: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端;其内的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消化液的种类多而集中。即“淀粉 消化始口腔,唾液肠胰葡萄糖;蛋白消化从胃始,胃胰肠液变氨基;脂肪消化在小肠,胆汁乳化先帮忙,颗粒混进胰和肠,化成甘油脂肪酸”。

【例11】食物在消化道中经过消化,最终被分解成哪些物质才能被吸收?( )

A.葡萄糖、多肽、甘油和脂肪酸

B.麦芽糖、多肽、甘油和脂肪酸

C.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D.麦芽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解析:

A × 淀粉在口腔中部分被分解成麦芽糖,在小肠中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彻底分解的产物是氨基酸。脂肪彻底分解的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所以,正确的选项是C。

B ×

C √

D ×

答案:C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