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学论文
金融投资学就是研究金融领域中金融资产投资运动的特殊规律性的一门学科。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金融投资学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金融投资学论文篇1
试析我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前景
摘要:伴随经济进展,金融凸显了日渐重要的位置。从现状看,金融学构建起来的科目体系更完备,但仍存有多样的弊病,亟待着手去改进。例如:没能明晰科目本体的内涵、学科建设依循的理论缺失。面对现有的挑战,要侧重本源的科目机理、创设科目的新布局。完善培育模式,供应未来进展依托的动力。解析现有挑战、解析学科进展表现出来的优良前景,构建金融学调研的新框架。
关键词:我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发展前景
经济进展历程之中,不可忽视金融特有的学科。建设这一科目,面对着如下凸显的挑战:界定出来的内涵仍倾向于含糊,科目进展较为落后。应被改进的侧重点含有:重设科目的架构、调配更高水准的师资、重设学术类的期刊及授课教材。唯有如此,才能供应金融决策必备的指引。金融学可被分成三重的细化分支:宏观及对应着的微观金融、交叉形态之下的渗透科目。未来发展的路径内,要依循资本成本特有的根本机理,辨析制度暗藏的若干缺陷。设定资产定价,推进了财务学长久的进展。与此同时,金融学应被融汇于法学,依循经济学特有的视角来重设趋向。探析投资行为,金融学更应贴近平日的生活,贴近金融市场。
一、解析现有的挑战
从发展态势来看,金融日渐被提升了位置,显示自身价值。金融业进到了现有的攻坚之中,亟待去变更它的深层构架。改造历程之内的这一学科面对着凸显的多样疑难,例如监管转型、查验并防控潜藏的风险、健全现有的机制、筛选最适宜的调控工具[1]。此外,还应审慎去处理坏账,调控企业拥有着的权能,妥善发行股票。处理可得的结论密切关联着总体行业显现的走向,金融学归结可得的新理论被用作调配资源、筹措金融类的现有资源。由此可以明晰:提快现今的变革速率,要依循科目调研的惯例,也应考量真实情形的现有国情。构建新式理论,完善金融类的学科。详细而言,金融学面对着如下的疑难:
(一)滞后的科目理论
金融学设定了含糊的本体内涵,带来理论滞后、科目建设凸显的落后倾向。布局太过粗略,还应添加详细的内涵。国际金融及关联的银行学被涵盖在经济架构之内,它们归属宏观调研的范畴;但与此同时,管理学及商学侧重去辨析微观架构下的投资、关联的金融等。从国内视角来看,金融科目并没能脱离经济类的旧式体制,没能明晰彼此的分工,这就阻碍着深化的探析。现有理论显现了滞后的弊病,这是由于,资本市场提快了原有的进展速率,它伴随着全方位架构下的深化调研。创设出来的金融科目侧重间接去融资,还没能延展至工程学、关联的行为学科。
日常教学之中缺失了可调配的师资,师资水准不够优良。例如:投资学缺失了微观调研依托的人才。没能明晰总的布局,缺失了侧重点,构建起来的培育模式也有着密闭的弊病。金融学范畴内的学生多接纳了单一导师的授课指引,综合水准不佳,现有机制又缩减了可用的竞争空间。从学术期刊看,缺失质量优良这样的科目期刊,脱离了真实态势下的金融需要。现有这一科目的教材多被划归为英文原版,编写者并没能辨识内在的国情,缺失本源的指引[2]。
(二)没能紧密衔接着现实
现有调研并没能供应长久态势下的变革指引,缺失应有的指引价值。构建了滞后的科目,脱离变革的真实。例如:证券市场之内,若要着手去变更国有股现有的减持、设定平日内的监管理念、设定立法依循的新指引,都不可脱离学科调研供应的支持。然而,金融学没能供应精准的指引及建议,可供参照的见解仍旧缺失。单纯侧重了调研可获取的成效,发表出来的实证类文章也缺失了支持。这样的情形下,经济学家创设出来的决定凸显了误导,增添了视听之中的垃圾,这也伤害到了科目应有的完美形象。
(三)设定的内涵仍不明晰
金融学被设定成术语,它并不单纯涵盖着这样的定义,它还表征着未来科目拓展的走向。例如:罗斯认为金融学更应侧重微观,表述出微观内涵,资本市场由此凸显了它的特性。归结现有的词典内涵,可得多样的词条内涵,例如财政、金融以及融资。从概要来看,经济变更的态势下,金融有着本体的典型特性,它吻合了转轨历程内的宏观背景。现有金融学可被分成双重的主线,含有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特有的调研线索[3]。政府指引之下,金融实践吻合了间接路径下的融资。与之相应,金融学也接纳了货币这一主体范畴,面对银行体系。
然而,国内学者创设出来的金融学内涵并没能契合西方拟定的这一内涵。西方解析获取的这一概念融汇了双重的金融内涵:公司特有的内在金融、投资学关联的范畴。在这之中,公司金融依循了本源的治理路径,它含有日常的融资;投资学则不可脱离定价。国内学者常常把它翻译成了公司理财,这也添加了误解,把金融混同于会计类的范畴。应当明晰的是:国内金融学表征着货币经济科目、宏观经济科目、更广的国际经济;西方借助这一概念来表征微观领域。
二、未来进展的前景
(一)侧重于资本成本
金融学调研不可脱离资本,资本成本应被看作中心。金融学假定为:企业接纳了某一融资,希求获取后续的回报,回报金额应被涵盖在融资以内。资本可被折现,它表征着现金流,生产流程关乎这样的现金流。由此可得,金融学并不含有这一现金流,但资本成本关乎主体可获取的总价值。创设最大范畴的股东价值,金融学侧重辨析了这样的内涵。金融学要含有:设定投资决策、互通必备的金额、供应最适宜的后续回报。项目拥有了价值,可获取应得的股利。
投资学涵盖着估算成本,它被看成重点,估算流程融汇了宏观金融、投资及更广架构内的市场,三重要素融汇了彼此,构建了交叉点。有效市场框架内,投资主体常常会希求更优的回报,它表征着机会成本。估测可得投入进来的证券价值,创设了初始调研的模型,它等同估算获取的金额。宏观调研也依托于这样的成本,有序去调配运行[4]。这样一来,优化调配了投入进来的一切资源,资本成本应被变更为最小。我们仍没能创设完备的估算理论,可用的模型也有待改进。 (二)定价理论及投资学
探析投资学、完善定价理论,要依托于随机情形下的折现因子,采纳这样的起点。侧重去填补制度附带的多样缺陷,还应完善投资学。投资学依赖着定价理论这样的根基,基准方法选取了折现因子,它有着随机布设的表征。市场形态之下,套利是不被准许的,套利也暗藏着多样的风险。在这时,随机折现即可慎重去定价,搭设了均衡模型。特殊状态之下,线性模型可描画这样的因子,增添了多因子。
估算随机折现,协助我们归整了定价可用的多样模型,它们将被融汇于同一的架构内。化解理论之中的疑难,互通并分享信息。这样做,也缩减了真实及假定彼此的距离,影响着金融学延展的新方向。除此以外,若能发觉制度特有的缺陷,也将提升调研的真实水准。证券理论日渐变得成熟,新型市场摒除了无缺陷这样的假定,准许市场之中的缺陷。正视制度缺陷,才能摸索更为适宜的化解对策,着手去修补它们[5]。
(三)拓展公司金融学
从国内状态来看,公司金融学被划归为微观范畴的必备内涵,它指引着未来探究的走向。这是由于,制度仍存有弊病,没能量化假定之中的精准模型。缺失了理论类的模型,阻碍着接续的推广采纳。公司金融学侧重去辨析管理层,市场添加了特色。公司金融学必备的假定模型也较为简易,可创设单期形态下的模型,侧重选出来的某一事项[6]。不必增添抽象的根本机理,模型也不必维持着连续。公司金融学亟待增设这样的简洁模型,它推进了延展的经典理论,促进了整体态势下的学科进步。
三、结语
市场处在变更及转型的态势下,金融进展至新阶段。变更了旧式监管,创设了更为完备的市场架构。金融学调研可得的成果紧密关联着防控风险、选取金融工具、保护投资主体应有的权益。处理这样的疑难,维持着长久态势下的未来进展。金融学要吻合新的市场,妥善去调配金融类的一切资源。考虑真实情形,为金融学添加独有的新特色。
参考文献:
[1]张新.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J].金融研究,2013 (08):36-44.
[2]艾洪德,徐明圣.新形势下金融学专业本科教学面临的挑战与改革[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04):89-93.
[3]蔡庆丰,张亦春.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改革思路与培养目标设计[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2(02):60-64.
[4]武思哲.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J].商,2013(23):221.
[5]张元鹏.投资者真的是理性的吗――行为金融学对法玛的“市场有效假说”的质疑与挑战[J].学术界,2015(01):116-125.
[6]李德.新时期我国金融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J].西部金融,2015(05):4-10.
金融投资学论文篇2
金融市场投资行为分析
摘要:金融市场中的投资活动是个体或群体以有限理性为前提并在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下产生满意决策并时常伴随非理性行为的投资行为。本文首先阐述了投资活动中的有限理性及非理性因素,最后重点分析了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现象即羊群行为。以期为投资者行为决策提供借鉴。
关键词:有限理性 非理性因素 羊群行为
一、投资行为有限理性
(一)对经济人假设的批判
经济人即理性经济人或实利人是由西方经济学者出于经济学分析、解释、推导的需要对个体经济行为的本质进行抽象以避免陷入人性争论从而分析其决策行为的基本假设。经济人假设是指以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最大化为基本动机的个体行为。
现代金融学基于经济人假设认为理性投资者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是建立在理性预期、风险回避、效用最大化及相机抉择基础之上。这也就意味着经济人假设得以成立的相关条件包括金融市场供给不受限制、市场信息对称、市场机制完善有效、投资者投资能力足够需得到满足。在此情况下投资者通过所有可以得到的市场信息缜密权衡将来出现的所有可能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并作出最优的、前瞻性的决策。而实际中经济人假设赖以存在的相关条件并不存在。所以现代金融学的相关投资理论及模型存在严重缺陷。
(二)投资行为有限理性
投资者基于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并按照价值判断在先事实判断在后的次序进行考量而后从事相关投资行为。对投资活动的价值判断解决的是投资活动本身对投资者的价值意义即是否值得投资,对投资活动的事实判断解决的自身是否有能力从事此项投资。而进行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基础前提即投资者的有限理性。有限理性是介于完全理性和非完全理性之间的一定程度下的理性。
一方面金融市场是一个复杂、多变、不确定的世界,投资者只能获得关于市场的一部分信息而不可能获得所有市场信息,另一方面由于投资者对信息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有限,对可获得的部分信息无法完全有效的加以利用。所以基于有限理性制定的投资决策无法实现效用最大化而只能符合有限理性标准或满意标准。
虽然投资者追求理性并希望最大限度的追求理性,但结果只能达到有限理性并只能符合满意标准。投资者的价值判断并非一成不变,同时价值判断是多元而非一元,而基于事实判断也无法将所有投资备选方案列出。作为投资者的个体,其有限理性限制其作出完全理性的决策,只能在能力范围内达到有限理性。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制定最基本的投资目标并考量现有可供选择的投资方案,如果其中有方案能够满足最基本的投资目标,投资者就实现了满意标准。
需要强调的是,投资者基于有限理性作出的满意决策同时是在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实现的。非理性因素同时影响着投资者的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
二、非理性因素
(一)非理性因素及作用
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及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
非理性因素对投资者的认知、情绪、行为活动的发挥和抑制具有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
动力作用。投资决策的产生及付诸实施是在一定的情感、意志的影响下进行的认知与实践活动。积极的情绪情感和坚定的意志将为投资者的认知与实践产生推动与支撑,而消极的情绪情感和脆弱的意志将不利于投资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诱导作用。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可以弥补逻辑思维不足,激发创造人,是一种重要的认知能力。
投资者个体心理特征
投资者在不确定条件下会受到各种信念的影响而出现系统性偏差。
自信情结。个体往往高估自己的判断出现过度自信的倾向。投资者倾向于认为他人的投资决策是有偏差的,而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回避损失。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本能,在金融市场中,投资者对趋利与避害的选择首先是考虑如何避免损失,其次才是获取收益。投资者对避害因素赋予的权重要远大于赋予对趋利因素的权重。
避免后悔。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由于害怕后悔情绪体验而倾向于尽力避免后悔的发生,从而有可能导致非理性行为。
启发性偏差。投资者在认知过程中会运用启发性的认知捷径进行决策。
第一:代表性启发法。投资者在市场不确定的条件下会关注与当时情境相似的过往情境,并根据与过往情境的相似性作出判断。但当投资者过分强调过往情境时往往会忽略当时即将出现的信息或潜在可能性,毕竟情境不在完全以同样的形式并以同样的结果出现。所以此时投资者容易产生代表性偏差。
第二:可得性启发法。投资者倾向于根据面对的投资活动在记忆中的可得性程度来评估其出现的概率。以较快回忆起的投资事件作为参考进行判断,从而出现可得性偏差。
(二)投资者群体心理特征
由个体投资者结合形成较大规模的群体投资者通过一系列相互影响的投资决策及行为对金融市场整体产生较大影响,并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左右市场走向。由此可以推论研究群体投资者的心理特征的意义远比研究个体投资者的心理特征的意义大的多。虽然研究个体投资者心理特征可能有助于更好理解群体投资者心理特征,但群体投资者与个体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与行为中的表现是存在差异的。
1.从众行为。从众行为,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改变个人意见而与多数人取得一致认识的行为倾向,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从众行为在金融市场中往往指羊群行为。投资者从众的影响因素:
(1)群体因素:一般地说,投资者所在群体规模越大、凝聚力越强、群体意见较一致性等,都易于使个人产生从众行为。
(2)情境因素:这主要有市场的极度不确定性与权威影响力两方面,其中权威包括权威人士及权威机构如官方或机构投资者。即一个人处在这两种情况下,易于产生从众心理。
(3)个人因素:这主要反映在人格特征、性别差异与文化差异等三个方面。由于缺乏自主性和判断力,在复杂的投资活动中犹豫不定、无所适从,因而,从众便成为投资者最为便捷、安全的选择;女性比男性更易于从众;集体主义文化氛围下比个人主义文化氛围下更易于产生从众。
总之,个体投资者在受到群体投资者精神感染式的暗示时,就会产生与他人行为相类似的模仿行为。与此同时,各个个体之间又会相互刺激、相互作用,形成循环反应,从而使个体行为与大多数人的行为趋向一致。上述暗示-模仿-循环反应的过程,构成了从众行为的心理基础。
2.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指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是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无意识,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存在人脑中的遗传痕迹。在金融市场中“集体无意识”作为一种典型的群体心理现象无处不在,并一直潜在地、深刻地影响着投资者行为。
投资作为一项典型的人类社会活动,集体无意识伴随其中。进入金融市场的投资者具有某些共同的性格特征,市场的收益性、风险性尤其是投机性质的投资行为往往使个体行为陷入集体无意识之中。投资者无法以辽阔的视野和宽广的胸怀进行思考与处理交易。在投资者追求风险收益过程中面对市场的波动、流动将难以规避集体无意识的干扰从而可以导致市场的进一步波动、流动,而这又将反过来强化由集体无意识驱动的投资行为。
个体投资行为寓于群体投资行为之中并在市场环境变化之下通过群体心理解析并形成较鲜明观点后再作用于市场,产生的市场行为结果将进一步通过向群体投资者反馈从而强化群体心理。群体心理的迷茫对应于市场的震荡,而群体心理的趋同将形成明显的市场趋势。而在市场趋势形成开始与即将结束之时往往是集体无意识最具强烈之时。
三、羊群行为
羊群行为是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现象,研究羊群行为有利于更好的理解市场行为。
(一)羊群行为
羊群行为指动物(牛、羊等畜类)成群移动、觅食。金融市场中投资者倾向于忽略有价值的个人信息而跟从市场中大多数人的决策方式,表现在某个时期大量投资者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或者对于特定的资产产生相同的偏好。投资者往往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其思维与行为受到其他多数投资者的影响,跟从多数人思维与决策,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包括市场中具有压倒性的观念或权威性观念,而不考虑个人信息。由于羊群行为涉及多个投资主体的相关性行为,将对市场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二)羊群行为的本质及成因
从本质上讲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是在投资者有限理性的思维局限下、非理性因素作用下使投资者跟从并对市场造成巨大波动的群体行为。其中有限理性为羊群行为的存在提供了客观前提和基础,从众心理和集体无意识对羊群行为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主观推动作用。
获取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可以减少不确定性,但受限于有限理性个体投资者无法获得准确、及时、有效的全部信息而只能获得部分信息。需要指出的是这部分信息未必能够保证对投资者作出正确决策产生价值,而且无论这部分信息是否存在价值个体投资者都需要为此部分信息支付成本,包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当投资者通过权衡投入与产生比时往往得到结论:既然不能保证所获得信息能够带来相应的收益,那么跟从机构投资者进行决策往往成为明智之举。
但是由于机构投资者行为也是基于有限理性所以机构投资者所获得的信息也是不充分的。另外,机构投资者具有高度的同质性,使用相同或相似的理论模型、信息处理方式和交易策略,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市场行为。因此个体投资者跟从机构投资者的结果往往导致个体与机构投资者组成的投资群体的集体非理性成为。
四、羊群行为的影响
“羊群行为”影响市场价格走势。由于“羊群行为”者放弃个人信息并采取跟从多数人的策略必将导致市场信息传递链的中断。“羊群行为”由于具有一定的趋同性,使得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的部分方法将在羊群行为明显的市场中变得无效。而市场未来价格将向单一极端方向发展,从而削弱了市场基本面因素对未来价格走势的作用,破坏了市场的稳定运行。
“羊群行为”的脆弱性。“羊群行为”的发生是基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因此,当市场充分吸收、消化此前导致羊群行为的信息,政府发布新的信息,投资者从众心理或集体无意识作用减弱,此时羊群行为将会减弱、停止甚至向相反的方向回归。所以“羊群行为”具有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同时进一步导致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
参考文献:
[1]谢明.政策分析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 章融,金雪军.现代金融理论与行为金融比较研究[J],财经论丛:2002(11).
[4] 宋军,吴冲锋.从有效市场假设到行为金融理论[J],世界经济:2001(10).
[5] 陆剑清.关于我国投资者从众行为的实证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