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摄影作品中的虚空间技巧
在西方绘画体系中,不同形象之间的空余空间被称之为“虚空间”(相对于“实空间”而言),在艺术表现中多数是以实体存在的附属部分而存在的。在西方美术体系中关于绘画造型艺术的论述著作不胜枚举,对于构成“实空间”的光影、透视、解剖、色彩学等学科研究的极具系统性,但对于画面“虚空间”研究的重视程度却远不及实空间。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有关如何处理摄影作品中的虚空间技巧,分享给你们!
摄影创作中虚实空间的处理,是提高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强化视觉中心、增强视觉记忆,使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法之一。欣赏一幅摄影作品,如果“密中有疏、疏中有密、虚实相生”,再加上净空间运用(留白)得当,实虚之间既有秩序性又有艺术性,那么作品就显得通透、明朗、跳跃、清新,给观者在视觉上就会带来轻松、愉悦的艺术享受。
处理摄影作品中的虚空间技巧:虚空间的审美要素
中国绘画构图在疏简繁密中讲究虚实得当,才能使作品灵动深远,意境在虚实间自有妙得。而摄影作品更要讲究虚实相宜,要求作者在创作时,不仅要安排好画面的实空间,同时还要利用虚空间来调节视觉强度。是否会运用虚空间,是决定摄影作品成败的主要因素。
虚空间如同国画中的留白,是作品中一个不可勿视的重要构成元素。要想虚空间处理得当,就必须尊循“主次分明、流畅舒适、层次丰富、虚实相生”的空间原则。虚实关系运用得巧妙,能起到哄托主题、强化形式、营造意境的效果,使画面更具有空间感和层次感,从而给观者带来丰富的幻想力,并刺激大脑搜集记忆影像来填充虚空间,参与且完善了整个赏析过程。
处理摄影作品中的虚空间技巧:虚空间的象征性
往往虚空间都是以一种无形和虚形的情况下出现,但它仍能通过主体物象而诱发出一些实际的象征意义。
处理摄影作品中的虚空间技巧:主要象征意义包括
开阔:遥远、无限、面积、户外的;
平静:宁静、未受干扰、不活动;
干净:漂白、洗过的;
纯洁:无暇的、无杂质、未修建的;
自然:天空、山谷、雪、牛奶、墙壁、河流、大地、黑夜、雾、烟、风等;
意象:虚怀、深邃、缥缈、恬淡、空虚、抛弃、寂寞等等,
处理摄影作品中的虚空间技巧:如何运用虚空间
大量使观者眼力疲劳,不堪卒读的作品其主要原因就是虚空间安排失序。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原因呢,是因为很多影友在摄影创作过程中,过多的关注实空间,而勿视虚空间,为了节约画面资源,把虚空间赶出画外,使作品密不透风,无法呼吸。
处理摄影作品中的虚空间技巧:如何有效的运用虚空间
1、虚空间不对称化
虚空间要富于表现力,需要用不对称的构成来经营。把一个实物安排在中间,会扼杀虚空间的表现力,如果把主体偏离一点,可激活虚空间。如果整个画面被实体占满,没有虚空间,观者的目力没有休息点,眼睛是很容易疲劳的,他们会找一些能让眼睛舒适的作品来补刚才的不悦。
2、虚空间形状化
虚空间有意识、有秩序地安排,使其形成一个明晰的形状,且能连接贯通,这样观者的目力就能通过形状顺畅游动的观赏整个作品,并能心领神会的感知创作者的苦心和智慧。如果虚空间毫无形状和节奏可言的话,那么造成的印象将是偶然、随意的作品。
3、虚空间节奏化
为使虚空间变为积极空间,重复的使用具有相似形状的虚空间,产生节奏而使画面充满动态。这是使虚空间最具有激活意义的手法。
4、虚空间延绵化
很多摄友会遇到这样的景象,前景、中景、远景的很多物象都有特点,都想入画,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注意各景之间要有良好的虚空间贯穿其中,让虚空间形成一个呼吸带,使观者的目光随着虚空间进行流动,而不要分割它。这一原则使用好了,就能减轻观者在欣赏时造成的视觉压力和心理压力,从而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眼球只有停止时才能聚焦,从一处到另一处, 运动时看不见图片,在近距离观看作品时,每次停止时只能看见五公分,眼球跳动次数越多越疲劳。所以画面流畅是一幅优秀作品的必要前提。
5、虚空间的“以白当黑”化
“以白当黑”就是以虚空间为主,主体只占画面很小一部分,而达到“以形写意,以意达神”的目的,这种处理方式为画面注入了活跃生机,大胆使用大面积虚化,能传达拍摄者的审美趣味和品境,同时也是现在意识流的体现。这种形式,使画面通透、开阔、跳跃、清新、达意。
版式中的空白处也称为 虚空间 或者 空白处 ,是视觉传达中构成整体设计的一部分。它是相对于实空间之外的想象空间,是人本身特有的心理需求与视觉补充。在人们的感知经验中虚空间经常被忽视,但它对于实体要素的整体组织与意义表达却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视觉传达设计中虚空间的论述,挖掘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虚空间更深层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