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四课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反思

2017-05-27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四课《玩具柜台前的孩子》表现了小男孩对父母的关爱,售货员阿姨及女儿关爱他人的好品质。小编在此整理了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四课《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反思,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四课《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反思1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是人教版二下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读了这篇课文,我被这篇课文中的小主人公深深地感动了,一个多么懂事的孩子呀!内心那么喜欢汽车,因为深知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懂事的他为不让妈妈伤心难过,抢着说:“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与那些以哭闹来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同龄人相比,懂事得让人心疼。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时,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

开门见山地出示题目,让学生读一读,说说读了这个题目有什么问题想问,学生提出了:玩具柜台前的那个小孩是谁?他在玩具柜台前干什么?为什么在玩具柜台前?我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一读课文,学生字,读课文,并解决读题时产生的疑问。在初读课文后让学生学习生字,解决刚才的问题。

紧接着让学生在文中找出能看出来小男孩非常喜欢小汽车的句子,让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关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又专心地看起小汽车来”两句话来感受小兵对小汽车的强烈喜爱。然后以“他既然那么喜欢小汽车,为什么却要说我不要妈妈买呢?”,让学生读一读妈妈说的那句话,想一想读懂了什么,初步感受孩子的懂事后,品读男孩推脱阿姨的两句话“‘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子抢着说”,与“‘不,谢谢,我不要。’男孩拉着妈妈的手,走出了商场”,让学生在读中走进男孩的心灵。

有学生说,男孩子抢着说是怕妈妈会给他买,那样,就没钱给爸爸买药了。也有学生说,不要阿姨送他礼物,是因为觉得不好意思,怕妈妈欠阿姨一个人情。

还有学生说,是因为我们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我们的学生都是外地民工的子女,家里条件也都不好,但也有好一部分学生不能体谅父母的难处,因此我觉得学这篇课文的重要一个目标,是能引发学生反思,能向这个主人公学习,能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四课《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反思2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是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的一篇略读课文。文中用亲切朴实、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售货员阿姨及她的女儿关心小兵,胜似亲人,妈妈用爱挑起生活的重担,主人公小兵,小小年纪却懂得关爱父母,自尊自爱,“非常喜欢小汽车”却“不要妈妈买”,非常渴望拥有小汽车却对着售货员阿姨说:“不要!”故事情节曲折,令人感动,引人深思。现代社会中养尊处优的孩子,是很少有文中小男孩这样的情感体验,而本文用贴切的语言讲述的故事,很容易唤起学生的情感,并自然而然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他人的关心,对父母的关爱,对二年级学生来讲是个很好的思想教育题材。因此,如何使本堂语文课达到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课文后发自内心地爱父母,爱他人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新课程和新教材中均指出: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放在首位。要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这样,学生乐学,便会积极投入其中。于是,我努力创设了愉悦可持续型的氛围,上课伊始,我首先与学生进行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你是如何得到它的?如果你见到一件自己非常喜欢的玩具,你会怎样做呢?"由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读书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观察思维能力。

二、自主学习,发散思维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是探究者、体验者、发现者。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遵于这一目标,我运用直观形象的课件及词语卡片,创设找朋友的形式进行识字教学。先词卡出示“晴”,让学生认读,并请读得准确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带领全班同学读,然后课件出示“晴”,请同学们给“晴”找朋友,学生们很快完成了这一任务,找出了“目不转晴”这文中的关键词,我随机运用课件出示带有“目不转晴”的句子,请孩子们在小组内表演“目不转睛”,在理解的基础上再齐读“目不转睛”,接着尝试用“目不转睛”互说句子,同学们发言热烈,参与性高,我乘胜追击,让大家把“目不转睛”当成最好的伙伴认真书写,同时采用多种方式认读“柜台”“售货员”“富裕”“心疼”等词,巩固了识字教学,为阅读课文打下基础。如此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识字记字方法,对于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有效地促进。这样轻松、宽松的氛围,让学生体验了学习的喜悦,从而达到乐学的目的。

三、利用课件、创设情境、突破重、难点、注重积累

这篇课文情节曲折感人,人物的情感和性格特点是在简短的对话中折射出来的,要让学生充分领悟到人物鲜明的个性。于是我利用课件展示了文中人物对话的内容,让学生联系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质疑。如“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想说的,想问的吗?有的学生说小兵心疼他妈妈,不想让妈妈花钱,因为他家里不富裕。我接着问你从哪读懂的?能读出妈妈无奈的心情吗?有的学生说,小兵很懂事,帮妈妈省钱给爸爸看病,有的学生甚至可以说售货员阿姨要把小汽车送给他,他也不要……此时屏幕上打出“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让学生体会小兵内心巨大的心理反差,进而领会人物内心的情感。通过这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方法,既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也能使学生容易走进人物的情感世界,触摸到人物的心灵,想人物之所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语文要注重感悟、积累和运用。小学阅读教学,不仅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而且必须指导和训练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本课所描绘的情节感人,语言文字也很贴切,所以我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积累语言,如“目不转睛地盯着”“兴奋的光芒”“专心地看”“忍不住”“眼圈红了”等词语,在结尾时,出示习题:如果小兵来到我们当中,你想为他做什么?落实语文课堂听、说、读、写的教学目标。

四、读中品味,读中激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尊重独特感受。整个读书过程为弘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我努力将以上思想运用教学实践中。

1、读书方式多样,激趣学文:课文教学中,我力求把读放首位,通过自读,评读,比赛读等方式,使学生喜欢读书,并把课文读准,读流利,到有感情。

2、在读中落实重点词句,感悟课文内容,领悟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如:让学生自主读第一节,启发思考:这个孩子在玩具柜台前想干什么?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说说自己的理由。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深入体会小男孩对玩具汽车的喜欢之情。从小男孩在玩具柜前的表现入手,抓住人物的外在表现,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为理解下文小男孩的异常决定,体会人物的品质打下坚实基础。自主讨论的方式,同有感情地朗读相结合,训练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在深入研读课文后,分组研究讨论:小男孩那样喜欢小汽车,为什么不买一辆呢?结合课文内容,抓住"为什么喜欢却不买"这个核心问题,统摄文章的主体部分。利用对话较多的行文特点,从读中理解。学生在挖掘人物内心世界的过程中,避免了繁琐的分析,提高了教学效益。同时强调自读自悟,引发学生的想象人物的内心世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增强学生的感悟,丰富学生体验,并从中受到人物优秀品质潜移默化的影响。

然而,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后认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感到课堂上仍存在一些不足:

课堂上学生的感受谈得还不够深刻,内容还不够具体。仔细分析,这与我在课堂上巧妙的引导、点拨还不够到位有关;也与我有些紧张,没有仔细地倾听学生的发言,而忙于教学进程,给学生默读的时间还不够充分有关。

因此,尝试上了这节略读课文后,也使我更清楚了今后略读课文教学的方向,既要大胆放手,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自由阅读的时间、空间。同时也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征、认知水平,还是要给予适时的引导、点拨。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四课《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反思3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是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的一篇略读课文。全文以对话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生动故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课文语言亲切朴实,通俗易懂,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引人深思,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良好教材。

现代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学生通过阅读,在被故事情深深吸引的同时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与文听小男孩进行对照,教学中应怎样抓住略读课文的教学规律,积极引导学生认真读文,强调自读自悟,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思考,在读中受到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现在,我将结合课堂教学环节,谈谈我的本课设计中想体现的教学思想:

一、创设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新课程和新教材中均指出:

区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放在首位。要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这样,学生乐学,便会积极投入其中。于是,我努力创设了愉悦可持续型的氛围,上课伊始,我首先与学生进行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你是如何得到它的?如果你见到一件自己非常喜欢的玩具,你会怎样做呢?”由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读书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观察思维能力。

二、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是探究者,体验者,发现者。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我努力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过程,成为共同交流、合作探究的过程。通过我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有所发现和收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运用直观形象的课件,创设交朋友情境进行识字教学。先通过学生自主识字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并全班交流识字方法,识字过程体现循序渐进,先认读带拼音的,再进入“词语连线”的游戏中认读不带拼音的字,最后,由小老师带读有生字词的长句巩固识字教学,为阅读课文打下基础。本课的11个生字只有认读的任务,所以这一环节是本课的一个着力点。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识字记字方法,对于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有效地促进。

让学生在轻松、宽松的氛围中学习探究,体会了主动探究、合作探究的快乐。学生体验了成功带来的喜悦,同时识字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在朗读指导,以读为本中,使学生积累语言,感悟道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尊重独特感受。整个读书过程为弘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我努力将以上思想运用教学实践中。

1、读书方式多样,激趣学文:课文教学中,我力求把读放首位,通过自读,评读,比赛读等方式,使学生喜欢读书,并把课文读准,读流利,到有感情。

2、在读中落实重点词句,感悟课文内容,领悟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如:让学生自主读第一节,启发思考:这个孩子在玩具柜台前想干什么?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说说自己的理由。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深入体会小男孩对玩具汽车的喜欢之情。从小男孩在玩具柜前的表现入手,抓住人物的外在表现,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为理解下文小男孩的异常决定,体会人物的品质打下坚实基础。自主讨论的方式,同有感情地朗读相结合,训练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在深入研读课文后,分组研究讨论:小男孩那样喜欢小汽车,为什么不买一辆呢?结合课文内容,抓住“为什么喜欢却不买”这个核心问题,统摄文章的主体部分。利用对话较多的行文特点,从读中理解。学生在挖掘人物内心世界的过程中,避免了繁琐的分析,提高了教学效益。同时强调自读自悟,引发学生的想象人物的内心世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增强学生的感悟,丰富学生体验,并从中受到人物优秀品质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尽管我非常投入地走进课堂,但是细细回味课堂中的每一环节,许多疏漏和处理不当的地方便呈现出来。再回过头来细细反思课堂:对学生实际估计不足、无法牢牢抓住学生、教学机智仍然欠缺等第。这使我深刻意识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自身素质的高低,对语文课成败关系重大。我应该感谢这次比赛,它使我拥有了一个新的教学生命,今后,我会沿着这条航线,在教改之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猜你感兴趣:

1.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反思

2.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玩具柜台前的孩子说课稿

3.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十四课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

4.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四课玩具柜台前的孩子课文

5.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十四课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