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提裆和松胯

2016-12-02

松胯与提裆是一个要领。配合虚领顶颈将命门以上脊柱上提的同时,命门以下脊柱(含胯部)保持松垂、下沉感,这就是松胯的含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的提裆和松胯。欢迎阅读!

太极拳的提裆和松胯

当身体下沉,两侧手臂松垂于两侧时,两腿随之微屈。此时,身体重量落于身体两腿之间的中垂线上,要做到松胯、提裆。

松胯与提裆是一个要领——“尾闾中正”的两个不同侧面:

配合虚领顶颈将命门以上脊柱上提的同时,命门以下脊柱(含胯部)保持松垂、下沉感,这就是松胯的含义。

两腿微屈,胯的底端被股骨头(大腿根部)顶起,胯的上端承受上体重量后,自然松沉,并使胯部上端与底端受力点错位(侧面看不在一条垂线上),就形成了提裆。因为此时,盆骨上翻,会阴穴位置相对上提。对照“立正”姿势:挺胸、收腹、吸腰,两膝后挺。这时,胯部上端与底端基本保持在同一垂线上,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翘臀”。

两个侧面结合在一起,才能保持尾闾中正。

由此可见,胯不松沉,裆是提不起来的;腿部挺直,裆也是提不起来的。反过来,裆提不起来,说明胯还没有松沉到位;腿蹬直了,裆也挺直了。

提裆似乎还有别的说法,诸如:收臀、落胯、吊裆、裹裆、提肛等等。

延伸阅读:

太极拳的起势

起势是太极拳中的第一势。初学时,我根本不知道这一势能干吗。练习时只是依样画葫芦。后来也曾不断思考怎样加深对起势的理解。但是一筹莫展。那是无法参透的一势!

近来,终于苍天不负有心人,身边出现了一位老师,我有幸受到了老师的点拨,才终于能够重修起势,步入更深的层次来理解太极拳。

起势也是可以发人的。这早就知道,却百思不得其解。第二次见面,老师就让我尝试发人,我不知所措。第三次见面,终于能把老师发出去六七步远,把我自己吓了一跳。老师只说我劲很大,还让我给其他人示范了一下。不过我想那是老师顺势配合的缘故吧。不管怎样,心里欣喜万分——走上正路了。我把这份欣喜与济泊和浅蓝两位博友私下分享了。济泊鼓励我把感受写出来。为此,我把练习起势的初浅体会,写出来与同好初学者分享,而我则借此温故而自新。

照例先声明一下:文中老师点拨与本人体悟共存,几分正确几分错,请读者自辩。表达中或有失误之处,一定是我的理解出了问题,与老师无关。

首先,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加上松腰落胯、气沉丹田的协同作用,将脊柱从颈椎、胸椎到腰椎整体拉直,不使有凹凸——可特别关注命门突出。身形含“开”意。

然后,两腿松沉微屈,自然松垂于身体两侧的双臂,随含胸拔背微微打开,并内旋至手背朝前,随即向上平举。双臂平举之时,身体重心略微前移至脚掌,脊柱与手臂按相向打开之意发动,即,以肩为轴(肩仍须保持松沉)前后弹开。此势,若在瞬间完成,即可发人。

至此,起势才完成一半。

继而,双臂继续上举至与肩平,身体重心略后移,带动双臂下沉、后撤,旋即胸柄骨剑突处鼓起,身形含“合”意,似有绳索牵之而重心前移,同时双臂含“採”意下沉。前半段双臂后撤时可体验手掌略内转外撑——意在黏住对方两臂引进落空;后半段意在下採。突发此劲,对手可被採下跌。

双臂继续下沉,两腿内裹缓缓起身,两掌呈下撑状按于身体两侧,身形含“开”意,百会似有绳索牵引使身体自然站起。

至此完成起势。

期间,拳意由脊柱(木)正直,转为剑突处(火)鼓起,再经由上腹部向小腹部下沉至实腹(土),再至两膝(金)、经小腿肚最终落于脚底(水)。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