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谐社会的毛概论文

2017-06-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以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关于和谐社会的毛概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和谐社会的毛概论文篇一

《浅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摘要】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它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不只是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和谐社会心向往之,那么,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文着重从理论上作一些分析。

【关键词】和谐社会;双赢互利;创造活力;制度体系;良好环境

1.构建和谐社会,要树立双赢互利的理念。为什么要树立双赢互利的理念?因为贯穿和谐社会的理念就是双赢互利的观念。和谐社会,也可以通俗地说,就是双赢互利的社会。具体说来,也就是使构成我们社会的各方、参与我们社会发展的各方,例如,我们的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经济和社会、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参与发展的各方,都能获得双赢互利,而不是通过牺牲一方来使另一方得益获利。双赢互利,这是和谐社会的要旨,同样也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旨;通过牺牲一方来使另一方得益获利,则是与和谐社会背道而驰的,是不可能达到社会和谐的,同样它也是社会发展问题上的“零和游戏”,是片面的、不协调的、不可持续发展的旧式发展观的集中体现。

如果更深入一点,我们还可以发现,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所包含的双赢互利的深层理念,符合现代性从旧式到新型的世界潮流和发展趋势。

2.构建和谐社会,要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物质财富相对宽裕的基础之上,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抓住经济发展,做好发展这篇大文章。而要更好更快地发展,就必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在当代社会,创新实践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实践的主导形式,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和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必备的物质条件和其他社会条件,就必须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而我们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又必须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

要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我们就必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包括各个阶级阶层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两大基本阶级内部出现了分化,社会涌现出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社会出现了阶层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推进技术创新等各项创新的基本力量,从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人员则是推进知识创新的主体,各级党政机构和不同所有制中的领导者、企业家和管理人员则是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主体。我们要激发社会活力,就必须把全体人民包括各个阶级阶层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

正如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的,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始终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最具决定性的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形成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社会环境。

3.构建和谐社会,要大力完善和谐社会的制度体系。就社会管理体系而言,社会管理制度体系构建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是构建完善的社会管理制度体系的前提,要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对社会管理体系进行补充和修改。社会管理体系既包括经济管理体系也包括政治管理体系和文化管理体系。它不仅指政府主导的管理体系,而且包括大量的社会自治性管理体系,如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社团、行业组织,社会救助和慈善组织等等。不同社会管理体系的完善要依靠政策、法律法规的作用,通过合理的政策和法律引导和规范社会管理体系自身的发展,通过法律来确定不同管理组织在整个社会管理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

就维护社会稳定的制度体系而言,这一体系由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体系、社会预警体系、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司法机关和群众性治安管理体系构成。任何社会中都会存在一些矛盾,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解决这些矛盾和将不和谐的声音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之内就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制度体系的职责。维护社会稳定的制度体系是保持社会安定、维护社会和谐的最后一道防线,要根据法律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完善这一体系建设工作。

4.构建和谐社会,要积极营造社会良好环境。从国内环境来讲,这里的环境主要是指与制度环境相区别的“软环境”即整个社会的道德、文化、习俗环境,我们可以统称为人文环境。良好的人文环境不仅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社会向和谐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意识,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敬业奉献、诚信负责、扶贫济困的精神,积极倡导和睦相助、友爱向善的良好风尚,努力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要在全社会营造生动活泼、文明高雅的文化氛围,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最终通过道德意识的积淀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形成全社会、全民族高度认同的积极向上的民风和民俗。人文环境的营造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从国际环境来讲,当今世界,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交往日趋紧密,任何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都不可能不受国际环境的影响。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社会的和谐同样离不开世界社会的和谐,我们要创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努力为自身营造一个和谐的国际环境。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需要。

关于和谐社会的毛概论文篇二

《关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社会公正的维护》

摘要:本文着重阐述了当前维护社会公正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指出了维护好社会公平,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等,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公正;维护

一、社会公正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党中央早就提出建设“社会更加和谐”在内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即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同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实现社会的和谐,其基石就是社会公正。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是一个稳定的社会,实现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而要实现稳定必须消除产生不稳定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不稳定的因素便是由不公正引起的两极分化。不能设想,一个存在着严重的贫富差异的社会会是一个稳定的社会。

公平、正义和自由、真理一样,对人是颇具神圣意蕴的字眼。人们追求公正,就是追求崇高,追求人性的完善,这就是公正真正的主题。公正既是人类现实的存在状态,更是人类一种理想的存在,它是人类在生存发展过程中完善自身的一种永恒需求。当一个社会中,人们都为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调解均属公正或大体公正的时候,或者贫困的人在这个政策中得益时,人们就会对社会、国家抱有自然而然的向心力,就会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团结合作、共同奋斗的良好秩序。一个社会最高的任务是追求公正,建立民主、平等、自由的社会生活关系,以保证所有的社会成员能够得到安全的生存和生活,使所有有能力的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我国人口多,资源少,农民多,耕地少,产业结构调整难,就业问题解决难。这一时期社会矛盾更为突出,以本世纪初为例,具体表现在:一是收入出现两极分化。一般说来,社会阶层结构以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为佳。我国中国现阶段中间阶层的规模大约只占就业人口的15%,呈现“哑铃型”。“哑铃型”的社会难以和谐、稳定。这说明贫富差距悬殊的现象已存在。二是弱势群体庞大。有关资料显示,如果将我国城乡贫困人口与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失业和下岗职工、残疾人、灾难中的救助者、农民工等各类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口合计,再扣除彼此重叠的部分,中国的弱势群体大约有1.4-1.8亿人。三是当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很健全,原来城市人口享有退休金、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中的绝大多数后来才开始享受这些,当然在农村中文化低、年龄大、体弱多病的妇女,她们的生活最困难。四是在教育领域,市场话语越来越成为强势话语。教育产业化、市场化思想的提出,加上现代的高中、大学教育都是非义务教育,老百姓供孩子读书要花许多钱,而他们本身并不富裕,或者说还很贫穷,虽说大学有助学贷款,但覆盖面不大。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问题,比如政府官员腐败、医生乱收红包、学校乱收费、假冒伪劣商品、考试违纪作弊等问题都是社会不公正现象。所以,解决好贫穷、失业和社会排斥这些在当代带有全球性的问题,处理好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保护个人的正当权益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急切任务。因此,维护社会公正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古今中外大量事例表明,严重的社会不公、明显的两极分化,势必导致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之间的冲突,社会和谐就随之失去了制度的保障。因此,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二、为了维护社会公平,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这需要我们长期的奋斗

(一)必须科学地认识公平

因为如果这个社会严重的失去了公平,人们就没有生产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劳动效率就可能低下,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才能发挥出来。公平是理想性的要求,体现为渴望社会尊重与弘扬人的价值,保证所有公民都享有法律和政治上的平等权利,合理的分配物质与文化生活资料。社会要想发展得快就得追求效率,效率要高就必须有分工,而有了分工就有了差别。这个差别如果过大就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甚至动乱。悬殊的分配差距并不是因为公平竞争造成的公正结果。分配差距在任何国家都是无法避免的现象,然而差距的合理性、公平性却是许多发达国家极力要解决的问题。任何社会的公平都不是抽象的、绝对的,而是现实的、具体的。要解决社会不公平问题,不能仅依赖于道德和法律,不能离开生产来空谈分配的公平。离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把分配公平问题上升到第一位的位置,甚至抽象地谈论公平问题,其结果会把问题复杂化,导致危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一方面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要真正做到兼顾公平而不是不顾公平,并把公平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来。另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切实可行的公平方案。应该把实现社会公正、平等和共同富裕这个人类社会的最基本价值与现阶段的主要任务结合起来,体现价值目标与实现过程的有机统一。

(二)培养和造就大批能正确运用公正规则的公民

人是社会的主体,创造着社会的历史,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只有人与人之间形成共同认可的秩序、原则,才能整合出强大而持久的社会推动力。公民如何对待公正,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关键在于培养和造就懂得如何运用规则的公正之人,而不单是制定一系列行为规范去约束公民的活动。法律和道德规范是在社会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而运用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能力,则需要自主的时间和普遍的教育。伟大的民族无不是自主的实践和教育的结果,每个公民都负有自我教育和帮助他人的义务。法律是最基本的关于人的行为规范的准则,成为先进人物还需要高尚道德的引导。同时也要求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具有良好的个体美德和精神心理,以确保社会能够长期稳定,并从良好的社会秩序中分享和谐与安定。所以要加强对公民的思想道德教育,把他们培养成遵纪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全面发展的有用之人。

(三)依靠法律的公正性,又要以公平做保障,要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构建和谐社会,并不否认社会的分化,而是要在此基础上逐步追求社会公正。市场经济讲究的是效率优先,由于不同阶层掌握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差异,必然会出现社会的分化。但社会总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必须考虑社会的公平。市场配置虽然可以提高效率、增加社会财富,但无法自然解决社会不公。社会不公一旦超出社会的承受能力,就会酿成社会动荡,也背离我党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我们不能以为只要经济发展了,危机就必然化解,社会就必然和谐。如果社会发展不协调,社会危机就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才能平息。公众需要法律,政府要维护法律的公正性,因此,政府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要关注弱势群体。在现代社会里,济贫首先是政府的责任,无论农村还是城市,民间救助与社会救助只能起辅助作用。政府对弱势群体负有重大的责任。税收调节是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措施之一,但根本措施在于教育的发达。从个人来讲,因接受教育而提高素质给就业创造更多机会。从社会来讲,确认个人的创造价值与收入相适应,从而扩大了中等、高等收入阶层。○2必须对垄断行业加以限制,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和完善竞争性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件作用,以提供高效率的制度性保障。现在全国正在对社保、医保争取全覆盖工作就是在向全面实现公平、和谐方向努力。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