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的策略与技巧

2016-12-22

演讲不是想到什么就讲什么,那样牛头不对马嘴,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演讲的策略与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演讲的策略与技巧一、演讲方法

①在演讲结束时简洁、扼要地对自己已阐述的思想进行总结,帮助听者加深印象。

②利用赞颂的话结束演讲。人一般都喜欢听赞颂成了人们交往的最好手段。通过这些赞颂的话,会场的活跃气氛可达到一个新高潮,讲者和听者的关系就更融洽了,给听者留下一个满意的印象。但要注意,讲者在说赞颂的话时,不能有过分的夸张和庸俗的捧场,否则听者就会有溢美或哗众取宠的感觉。同时,讲者说话的表情要自然,态度要严肃,口气要诚恳。

③利用名人的话或轶事结束演讲。权威崇拜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恰当地运用权威和名人的话或者轶事结束演讲,可以把演讲推向一个新高潮,给讲者的思想提供最有力的证明。讲者可借助象“最后,我想引用×××的话(或者关于×××的一个轶事)来结束我的演讲……”。但要注意,讲者引用名人的话或轶事要有针对性,要能丰富和深化自己演讲的主题。

④利用诗结束演讲。用诗结束演讲可使演讲显得典雅而富有魅力,听者听了也会产生清新和优美的感觉。引用诗句同用名人的话或轶事一样,要有目的,要为演讲的主题服务。同时,讲者引用的诗一定要短,最好四句,最多八句,而且讲者一定要谙熟地背诵所引用的诗句,否则弄巧成拙,反而影响演讲效果。

⑤利用幽默结束演讲。除了某些较为庄重的演讲场合外,利用幽默结束演讲可为演讲添加欢声笑语,使演讲更富有趣味,并给听者留下一个愉快的印象。讲者利用幽默结束演讲时,要做到自然、真实,使幽默的动作或语言符合演讲的内容和自己的个性,绝不要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否则只会引起听者反感。

⑥利用呼吁结束演讲。这方法对一些“使人信”(相信)和“使人动”(行动)的演讲来说,效果尤为显著。讲者通过对与听者有共同思想、共同愿望、共同利益和共同语言的某问题的阐述,使演讲达到一定高潮。然后,讲者利用一些感情激昂、动人心弦的讲演词对听者的理智和情感进行呼吁,并借助象“为实现我们预定的目的而奋斗”等语言,向听者指明行动的具体步骤,这样,讲者实现了激励和感召听者的目的,听者马上就会明了讲者的意图和自己行动的具体方案。

⑦利用动作结束演讲。在演讲中,讲者的动作(无声语言)是与听者交流思想的重要媒介,利用动作结束演讲,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方法。例如,有位演讲者在结束自己的演讲时,他穿上外套,戴好帽子,拿起手套,尔后诙谐地对听者说:“我已结束了自己的演讲,你们呢?”他的出人意料之外的绝技立刻博得了全场听者的掌声。

演讲的策略与技巧二、结尾技巧

1.点题式

1989 年,西班牙的卡米洛·何塞·塞拉·特鲁洛克获诺贝尔文学奖,塞拉在授奖仪式上发表了题为《虚构颂》的演讲,他这样结尾:“通过努力和想象,人最终可以成其为人,在这种很大一部分尚未完成的事业中,虚构在任何时侯、任何情况下都是一个决定性的工具:在通向自由的无尽的征途上,它能够给人们指引方向”。结尾直接回归演讲的主题《虚构颂》,强化了他自己所倡导的“虚构”的重要性,将他的文学主张重重地烙在了人们的心里。

点题式结尾便于突出演讲的中心论点。

2.告诫式

尼日利亚的渥雷·索因卡是第一个接受诺贝尔奖的非洲人,他在198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作了《这一段过去必须诉诸现在》的讲演。他的讲演回溯非洲历史,特别是南非的历史,正是为了纠正过去的记录。这段历史不仅控诉种族歧视政策,也控拆那些心照不宣默许种族歧视在南非继续存在的政府,演讲既表达了这位非洲作家对自己任务强烈的、有时是使人筋疲力尽的献身精神,又间接地回答了别人关于他对艺术家责任的特殊的批评,索因卡在结束他的演讲时告诫他的白人听众说,虽然由于“黑色人种的宽恕能力”(那是“根植于他们的世界观和真正的宗教的道德训诫所熏陶出来的”),迄今为止还能使争端趋向和解,这一事实“并不能用来证明黑人的忍耐是无限的、是毫无批判能力的”。结尾振聋发聩,引人思考。

告诫式结尾便于引起人们对某类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3.赞美式

哥伦比亚作家加布里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在198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用这样一段话结束他的演讲:“相信一个美好的未来还为时不晚,那是一个新的、真正的理想王国,在那里没有人能决定他人的生活或死亡方式,爱情将变为现实,幸福将成为可能;在那里,那些注定要忍受百年孤独的民族,将最终也是永远得到再次在世界上生存的机会。”这是直接赞美进步与世界上人类生命的增长。

美国作家尤金·奥尼尔在193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自豪而自信地承认受惠于斯特林堡之后,他这样结束了演讲:见到他的弟子获得瑞典文学院的承认,斯特林堡的在天之灵也许会满意地笑起来.这种委婉的赞美表达了奥尼尔的感激与满足。

赞美式结尾能给人以心灵的温暖。

4.谦虚式

1981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作家艾利亚斯·卡内蒂在受奖演说中对深深地影响过他创作和思想的四个人表示敬意,最后,卡内蒂以他一贯的谦虚和机智说:“如果那四个人还活着,他们中肯定有一人会是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接受者。”结尾诚挚、谦虚,吃水不忘挖井人,令人敬仰。

1955年,冰岛作家哈尔多尔·拉克斯内斯获诺贝尔文学奖。在受奖演说中,拉克斯内斯强调指出民族文学遗产对他的影响以及他的感恩心情,他用“尽管我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但这一奖励同样是属于我的许多良师益友的,他们就是代表冰岛文学传统的先辈们”结束演讲,拉克斯内斯获得了至高荣誉而将荣誉追根求源地归于民族文学遗产,谦虚里洋溢着神圣。

谦虚式结尾可以突出个人美德。

5.警句式

1971年,智利作家巴勃罗·聂鲁达在题为《通向光辉之城》的诺贝尔文学奖受奖演说中提出,文学公开的推动力量在于提高诗人与公众联系的责任感,并承担社会进步变革的责任。这位智利获奖者用一个警句“诗是不会徒然吟唱的”结束了他的演讲。结尾既充满哲理,又给人鼓舞。

警句式结尾能画龙点睛,成为哲理的名言。

6.引用作品式

1966 年端典的奈丽·萨克斯获诺贝尔文学奖。在十分简短的演说中,萨克斯以自己几年前写出并收入诗集《逃亡与蜕变》(1959)的一首诗结束她的演说,“逃亡/何其盛大的接待/即将来临……我掌握着全世界/而不仅是故国的蜕变。”该诗的开头和结尾就是她自己苦难一生的写照,用自己的作品结束演讲,在众多的诺贝尔文学奖演说中别具一格。

引用作品式结尾可赋予演讲别具的魅力。

7.反思式

1954 年,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以《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由于健康状况,海明威没有出席授奖仪式,便应约写了一篇演说辞,他用一种酸溜溜的语气结束他的受奖辞,“作家应当把自己要说的话写下来,而不是讲出来”。用这句话煞住这篇简短、发人深思的演说甚为恰当,要在早年,他不会说这样反思式的甚至沉思的话,但是阅历丰富之后,说话的分量也就不寻常了。

反思式结尾能给人以成熟的感受。

8.评价式

英国的T·S·艾略特是194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受奖演说简短而富有个人特征,艾略特以对诺贝尔文学奖象征意义的评价结束他的演说,他形容这次奖励“主发是对诗歌的国际价值的肯定”。有了这样一个相信诗歌具有超越和联系不同民族的作用和前提,就必须要指出,一个诗人站在世界的面前,并不是凭自己的成就,而是“作为一个时期的象征,象征着诗歌的伟大意义”。评价热情洋溢,具有极强的鼓动性。

评价式结尾在令人思索的同时,也能给人力量。

在演讲中,精美的结尾就恰如一串珍珠中最灿烂的那一颗,重要而光芒四射,只要精心构思,反复锤炼,使之别具韵味,就一定会使演讲获得理想的成功(作文亦同此理)。

演讲的策略与技巧三、照应技巧

一、扣题照应 画龙点睛

演讲的标题是其内容的高度概括,演讲中应在适当的时候照应标题,这在演讲中往往能成为画龙点睛之笔。扣题照应可以使演讲的内容向标题聚拢,指向更加明确集中,也可以使演讲的主题思想得以突出和升华。例如,1901年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纽约勃克莱博物馆公共教育协会的演讲《我也是义和团》,标题设置悬念,引起听众的好奇心理。演讲中,马克·吐温猛烈抨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对中国人民的苦难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如果他们都能回到老家去,中国这个国家将是中国人多么美好的地方啊!……外国人不需要中国人,中国人也不需要外国人。在这一点上,我任何时候都是和义和团站在一起的。义和团是爱国者,他们爱他们自己的国家胜过爱别的民族的国家。我祝愿他们成功。义和团主张要把我们赶出他们的国家。我也是义和团,因为我也主张把他们赶出我们的国家。在这里,演讲者照应标题,画龙点睛,使听众解开疑窦,在顿悟后的释然中理解了演讲者的深意。

二、首尾照应 大开大合

在演讲中,开头埋下伏笔,结尾再来照应,可以使演讲的结构曲折跌宕、大开大合,而且能使布局巧妙、眉目清楚、重点突出、主题深化,给听众以深刻的印象,产生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例如,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白岩松的演讲《人格是最高的学位》,开头讲了一个故事:很多很多年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去向本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和大写的音乐人,再然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讲到这里,演讲者荡开一笔,讲自己过去对这个故事蕴含的人生哲理理解甚少,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季羡林、冰心等世纪老人的动人事迹,感受到老前辈人格的高尚,最后再照应开头的故事:于是,我也更加知道了卡萨尔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意。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呢?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再然后是自然地成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我知道,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著地前行。由于演讲者运用了首尾照应的技巧,前呼后应,大开大合,使整个演讲内容高度集中,结构严谨缜密,浑然一体,使听众对演讲主题的认识不断深化,引起了听众心中强烈的共鸣。

三、层层照应 一线贯穿

在演讲中,也可以先提出中心问题,然后紧扣中心问题层层进行照应。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演讲的主旨逐层深化,演讲的结构一线贯穿,演讲的气势在层层排比中逐步推向高潮,还可以使听众在反复照应、多次强调中加深印象,对演讲主题认识更明确、更深入,从而使演讲更具有鼓动性和艺术感染力。例如,在王海滨的演讲《中国人来养活中国》中,为了驳斥外国人的“21世纪中国将丧失自己养活自己的能力”的观点和回答“谁来养活中国”这一问题,演讲者推出以下排比段:“谁来养活中国”,听着这轰鸣的钟声,我把目光投向了东方升起的太阳,我想站在长城上高声呼唤:中国自己能养活中国……“谁来养活中国”,听着这轰鸣的钟声,我想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山巅,面对黄河长江传出我心中的呼唤:中国农民能养活中国……

“谁来养活中国”,听着这轰鸣的钟声,我想在大水法的残骸前跪倒,抓把泥土,写下我们共同的宣言——我们就能养活中国……由于以上排比段的层层照应,演讲才得以主题更突出、内容更集中、脉络更清晰、气势更强烈,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四、随机照应 前后勾连

在演讲过程中还可以随机照应,即前面谈到的问题,后面随时给以照应,使前后勾连,结构缜密,这有利于唤起听众的回味和联想,使演讲显得更自然随意,更容易贴近听众,打动人心。例如,许晓蕾的演讲《最后一片叶子》开头讲道:读过美国著名作家欧·亨利小说《最后一片叶子》的人,想必还记得这句话:“当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时,生命就都结束了,我也得离开这个世界而去了。”接下来,演讲者谈到人类破坏“绿色”造成的严重后果,大声疾呼要紧急行动起来,保护“绿色”,并以“那时,我们都会明白,最后一片落叶将带走人类的命运,也决不是危言耸听”“你可能问我,这一切还保不住你那最后一片叶子吗”“聪明的作家欧·亨利……那最后一片不凋的叶子,带来的是一个危亡病人的新生”随机照应“最后一片叶子”发表议论,这就使演讲前后勾连,浑然一体,也使演讲所揭示的生态环境危机问题更尖锐突出。那寓意深刻的箴言,如警钟长鸣,时时敲击着听众的心灵。于是,整个演讲就因有了一股内在的灵动血脉,而显得新鲜活泼。

五、细节照应 以小见大

细节往往可以以小见大反映生活某些方面的本质。在演讲中也可以抓住某些典型性的生活细节,在演讲中反复照应,多处强调,从而揭示生活的真谛,给听众以有益的启迪。例如,黄显达的演讲《难忘的深圳快餐》,开头讲自己初到深圳打工,吃的是廉价的盒饭。后来,条件好了,仍吃盒饭。他讲道:打工者们吃得最多的是盒饭,深圳因此又是一个高效率的快餐城。一批又一批……路漫漫其修远兮,今后的日子我还愿长期地吃盒饭,因为我自己的经历已明白无误地告诉我成材的路上需要这种吃快餐的劲头和精神!朋友们,让我们在成材的路上共同拥有这种勤俭节约、分秒必争的劲头和精神。

在这里,演讲者抓住了日常生活中“吃盒饭”的细节,在演讲中反复照应,最后提炼为“盒饭精神”,以小见大,以平见奇,于细微处见精神,从一个新颖独特的视角,突出地表现了演讲的主题思想。

六、对比照应 比中见旨

在演讲中还有一种对比照应的手法,即列出两类既有关联又有本质区别的人或事物,在演讲过程中用对比的方式不断进行前后照应,使各自的特点在对比照应中更加鲜明,也使演讲的主题更突出,演讲者得出的结论也更让人信服。例如,阳光的演讲《丰碑与粪土》讲道:95年神州大地,有两个名字传播最广,一个是孔繁森,一个是王宝森。他俩同为领导干部,却以不同的胸怀震撼着千千万万个心灵:孔繁森为了党的事业两度进藏历时十载,他淡泊名利,求真务实,踏险履艰,恪尽职守。他爱民胜父,心系藏胞,扶危济困,情暖高原。孔繁森以他的党性修养和人格力量在人们心目中构筑起一座丰碑。而王宝森呢?他身为京官,却为私利和享乐滥用职权,大肆侵吞、挥霍、挪用巨额公款。他道德败坏,不知廉耻,声色犬马,生活糜烂。他那腐朽的思想,堕落的行为,只能被人们视如粪土,并添上一口绿痰。整个演讲中演讲者对二者的思想、行为、影响进行了对比照应,使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最后揭示演讲的主旨,水到渠成地得出“我们即使竖不起一座丰碑,但也决不能成为一堆粪土”的结论。

总之,运用照应技巧,能体现出演讲的结构布局之妙,使演讲灵活,全篇浑然,大开大合,时起时伏,前呼后应,形散神聚,能极大地增强演讲的艺术表现力。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