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一地理知识

2017-03-18

学好地理这门课程,有利于我们的生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16高一地理知识,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2016高一地理知识(一)

一、认识灾害

1、什么是灾害

气象灾害是指大气运动和演变对人类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以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如暴雨、暴雪、冰雹、大风、雷电、高温、干旱等。

在各类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70%以上。我国每年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约达4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国内生产总价值的1%—3%。

2、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哪些

一般来说,春节以倒春寒、大风等居多,夏季以暴雨、冰雹、雷暴、高温、干旱等居多,秋季以霜冻、低温冷害等居多,冬季与以寒潮、雪灾等居多。其中也有跨季节的,至于干旱一年四季都可发生。

二、灾害对策

3、面对气象灾害,应该做些什么

我国劳动人民在与气象灾害的长期斗争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可概括为“九字原则”。

一是学。要学习各种气象灾害及避险知识。

二是备。做好个人、家庭物资准备。建议家庭准备十项防灾物品:清洁水、食品、常用药物、雨伞、手电筒、御寒用品和生活必需品、收音机、手机、绳索、适量现金。如有婴儿,还需准备奶粉、奶瓶、尿布等婴儿用品;有老人,还要为老人准备拐杖、特需药品等。

三是听。通过正规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12121”电话、手机短信等,及时收听(收看)各级气象部门发布的灾情信息,不可听信谣传。

四是察。密切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某种异常现象,要尽快向有关部门报告,请专业部门判断,提供对策。还有,灾前要选好避灾安全场所。

五是断。在救灾行动中,首先要切断可能导致次生灾害的电、煤气、水等灾源。

六是抗。灾害一旦发生,要有良好的心态,坦然面对,乡村干部要带领大家积极避险抗灾。

七是救。利用自己学过的一些救助知识,组织大家自救和互救,比如在大水、大火中逃生的自救和互救;利用准备的药品,对受伤生病者进行及时抢救;特别要注意卫生防疫工作。

八是保。除了个人保护外,积极参加防灾保险,比如,人身意外保险、农作物保险等,以减少经济损失。

九是演。乡村党支部、村委会根据本地区气象灾害特点,与相关部门配合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避险预案,在气象灾害频发季节到来之前,检查措施落实情况,并组织进行防灾演习。

三、预警和报警

4、气象部门规定了哪些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2007年6月12日中国气象局发布第16号令《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规定发布预警信号的气象灾害分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十四大类。

5、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识别和使用

预警信号按照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分为四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分别表示将有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的气象灾害事件发生,并以中英文加以标识。

Ⅳ级(蓝色)预计将要发生一般(Ⅳ级)以上突发气象灾害事件,事件即将临近,事态可能会扩大。当出现这类预警信号时,开始做防灾准备。示例见右。

Ⅲ级(黄色)预计将要发生较重(Ⅲ级)以上突发气象灾害事件,事件已经临近,事态有扩大趋势。当出现这类预警信号时,积极落实防灾措施。示例见右。

Ⅱ级(橙色)预计将要发生严重(Ⅱ级)以上突发气象灾害时间,事件即将发生,事态正在逐渐扩大。当出现这类预警信号时,认真做好应急抢险预案启动准备。示例见右。

Ⅰ级(红色)预计将要发生特别严重(Ⅰ级)以上突发气象灾害事件,事件会随时发生,事态正在不断蔓延。当出现这类预警信号时,随时准备启动应急抢险预案。示例见右。

6、怎样获得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1)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手段获得预警信号,获主动拨打12121、96121或向当地气象台咨询。

(2)有条件的乡村应设置预警信号预警装置,如警示牌、警示旗、警示灯等,供百姓观看。

(3)在气象灾害多发季节,具有上网条件的农民朋友,特别是乡村干部应随时登陆气象网站,及当地农村经济信息网等专业气象网站。一旦获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马上通过广播喇叭等手段告知村民。

当你获得预警信息后要引起注意,如果看到的是黄色以上预警信号就更要高度警惕,做好各类避险准备,尤其是当听到橙色和红色预警信号时,建议农民朋友们最好待在家中,如果是危房应该迅速离开,转移到安全地带暂避一下,或等待救援,户外农事活动特别是水上。

7、如何拨打报警电话

遇到气象灾害危及生命安全时,或遇到其他紧急情况,可拨打110、119或120求救。

注意:这几个电话,只有遇到紧急情况时可拨打,切记平时不要随意拨打。

8、 在野外怎样发出求救信号

在野外,利用电话或以下方法迅速向有关部门报告遇灾情况并请求救助。

(1)光信号:白天用镜子借助阳光,向求救方向,如向空中的救援飞机反射间断的光信号;夜晚用手电筒向求救方向不断地发射求救信号。

(2)声响求救:采取大声喊叫、吹响哨子或猛击脸盆等方法,向周围发出声响求救信号。

(3)砌成“SOS”字样:在山坡上用石头、树枝或衣服等物品碓砌成“SOS”或其他求救字样,字母越大越好(SOS为国际通用求救符号)。

(4)放烟火:白天,可燃烧潮湿的植物,形成浓烟;夜间,可以燃烧干柴,发出火焰。

(5)颜色求救:穿着颜色鲜艳的衣服,戴一顶鲜艳的帽子;或者摇动色彩鲜艳的物品,如彩旗、用色彩鲜艳的布包裹的棒子等,向周围发出求救信号。

2016高一地理知识(二)

1.陆地资源:人类直接从陆地自然环境中获取的,并用于生产与生活的物质与能量。

分类:矿产资源(非可再生)、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可再生资源)。

特点:⑴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①总量巨大,但可利用部分有限

②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③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和范围是有限的

⑵陆地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

①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②扩大资源的利用的领域和范围。

⑶陆地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①土地、水、生物资源受各地水热条件的影响,有地带性

②矿产资源的分布受地质作用的制约。

⑷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人类对资源利用必须预先就对其环境及资源整体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全面的评估,综合平衡,防止和减少人类开发可能造成的破坏,并促使环境及各种资源正常发展)

2.能源资源:陆地资源中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动力的资源。

分类:按开发利用状况分

常规能源:在现阶段和科学技术条件下,已经被人类大规模广泛应用,而且利用技术比较成熟的能源资源。如:矿物能(煤、石油、天然气),水能和生物能。

新能源:目前由于技术经济水平的限制,还未被广泛应用的能源资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核能。

技巧1:雨林破坏对当地环境的直接影响

(1)大量直接降雨使淋溶作用增加

(2)加速的径流导致土壤侵蚀

技巧2:植被对当地环境的直接影响

(1)树林覆盖使土壤免受暴雨冲刷和烈日曝晒

(2)不断形成的枯枝落叶调节进入土壤的水分和供给养分。

技巧3:我国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1)加强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

①我国国土资源总量大、类型多

②数量、质量以及地区分布不均

③各地资源的结构不一

④选择优势资源和资源的优势地区,给予相应的扶持政策

(2)摸清各类资源的储量。

①加强地质勘探

②加强深部找矿

③加强非金属矿的勘探和开发,特别要重视那些销路好,销量大、产值高的非金属矿的开发

(3)强化资源加工环节,提高资源附加值。

(4)重视资源的综合利用。依靠科学,加强综合勘探和综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