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奋斗励志故事_关于青春奋斗的励志故事
每一个正在为了青春梦想而努力奋斗着的年轻人都应该时常找一些关于青春奋斗的励志故事来看看,那么青春奋斗励志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青春奋斗励志故事:我不是“无名氏”
前段时间,收到一个大一学生的来信,回复时我扫了一眼她的电邮,尾缀是“pooh”,便追问了句:“你喜欢维尼熊(WinniethePooh)?”我很快收到她的回信:“老师,你是第一个从我的邮箱看出来我喜欢维尼而且问我的!而且,是我上大学以来第一个在课堂上叫我发言的!是第一个上大学以来问我叫什么名字的……”
她的喜形于色让我颇为感慨。算起来,这个自述“很单纯、很开心、有点幼稚”的孩子很快就要在大学度过将近一年的时光,但在这一年间,很显然她一直处于无名的状态,在偌大的校园里忙忙碌碌地出入于各个课堂,就像小马驹儿在没有路标的大草原上没头没脑地四处乱撞,却没有一个老师真正在意过她的存在。其中一个说法可谓一语道破天机:大学校园盛产“无名氏”,是因为“如今的大学根本就是一个没有人情味儿的自助性社会。”
大学之所以没有人情味儿,首先是因为这个社会缺少人情味儿。启蒙运动以及工业革命之后,传统的礼俗社会现代的法理社会,冷冰冰的契约关系代替了温情脉脉的亲缘和友爱,社会如此,学校也不例外。
韩愈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不夸张地说,如今的大学教师早已把肩上的责任自动缩减为单纯的授业。于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大学教师在课堂上异乎寻常地守时,来时无影去时无踪。一个大一的孩子告诉我,这一年来只有两位老师在课堂上给他们留了电子邮箱,其余的人都对学生抱着“敬谢不敏”的漠然态度。
自大学扩招以来,原本就处于严重失调的师生比率雪上加霜。以我个人为例,这个学期共有两门课程,其中本科生全校公选课有80名学生,研究生专业必修课则有68名学生,面对数目如此庞大的学生,只能采取“讲座”的方式进行教学,师生间的互动自然无法顺畅地进行。
这个学期我收到大量学生的来信,都在焦虑于为什么周围的同学如此目标明确,为什么自己依旧懵懵懂懂。出于某种补偿心理,他们会一方面忙不迭地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另一方面又强求自己在考试时门门得优。在这种全方位恶性竞争的氛围下,只可能造就彻底的赢家和彻底的输家。都说大学教育正在堕落成为一种“失去灵魂的卓越”,但是在我看来,更可忧虑的是那些赢家并不因此成就“卓越”,反倒可能因为熟谙了各种潜规则而变成蝇营狗苟的现实主义者,与此相对,输家则因为遭遇挫折或不公而成为愤世嫉俗者和犬儒主义者。无论是哪一种结果,都以丧失灵魂为代价。
黑格尔说,每个人都追求“在他者中的自我存在”,这是一种独立性和依存性之间的微妙平衡。对于那些刚入大学的“小土豆们”,他们的个性与身份认同更多地依赖于教师的培育和关怀。事实上,有时学生并不奢求太多,只要教师在和他们交流的那一刻是真心实意地将他们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来对待,学生一定会接收到你的善意与真诚,并可能鼓舞起更多的信心和勇气。
我在校内网挂出那个帖子后不久,一个研一的孩子来找我,说了这样一个故事:某日他因故缺课,一周后,当他进入教室时,老师递给他一页纸,说:“你上周没有来,这是给你留的课程讲义。”这个孩子说,研究生这一年里,这是他第一次感觉自己不是“无名氏”。
青春奋斗励志故事:天生聪明,还是越来越有才
作者:游识猷
德威克在一群小学生身上发现了某种区别。其时她正在做“如何应对失败”的研究,在实验方案中,她先给孩子们一些特别难的字谜,然后观察他们的反应。她事先设想,孩子们有两种可能的反应:一,拒绝面对失败,沮丧地丢开字谜,或者假装对字谜不感兴趣;二,坦然承认失败,冷静接受自己解不出字谜的现实。
但有些孩子竟然有第三种反应——他们兴高采烈地做着这些解不开的难题。一个孩子快活地说:“太棒了,我喜欢挑战!”另一个则满头大汗但不掩愉悦:“猜字谜能让我增长见识!”
德威克随即意识到,这个世界上确实有些人能从失败中汲取动力。他们的特殊之处在于他们持有的信念——“成功和才能,是在挑战中因努力而获得的。”这种心态,就是“成长型心态”。
与之相对,相信“才能是天生具备的一种相对固定的特质”,这种心态,就是“固定型心态”。
两类人同样面对解不开的字谜,固定型心态者会这么想:“我解不开这道题,莫非是因为我不够聪明?我天生的智力达不到解题所需的水平?不,我是聪明的!现在只是有些别的因素影响了我而已。我最好别求助,也不要提问,以免其他人误认为我不聪明。总之,如果我没有真正去努力解题,那么即使我做不出,我也有‘不感兴趣’这个理由,来说服其他人。”
而成长型心态者会这么想:“哎,我解不开这道题,这真挺难的,我努力一下肯定能从中学到不少!我正好练些新的解题方法。还不成?有意思。我还可以试试求助,在老师或者擅长解题的朋友的帮助下,我肯定能变得更聪明!总之,世上最糟糕的事,就是明明有个渴望的目标,却没有尽力尝试就放弃,白白错失了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机会!”
对固定型心态者来说,“遇到挫折需要努力”等同于“缺乏才能”,又等同于“我真失败”。对成长型心态者来说,“遇到挫折需要努力”则等同于“我正在努力中变得更好”。
不难想象,不论是在事业、运动还是艺术上,两种人在逆境中会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固定型心态甚至会影响人的感情生活。当你坚信“我基本不变”“伴侣也基本不变”时,“寻找正确的人”就变得无比重要。固定型心态者会在和伴侣关系变差时,很快得出“遇到挫折说明我们不合适”的结论,然后迅速逃离。
成长型心态者相信自己和伴侣的性格特质都有改变的潜力。改变需要一个人渴望改变、承诺改变,并将改变付诸行动。但很多时候,相信“有潜力改变”已决定了后续抉择。感情陷入低谷时,成长型心态者下的结论是“遇到挫折说明我们需要调整和成长”,对他们来说,矛盾是学习沟通的机遇,冲突是了解彼此的时机。
青春奋斗励志故事:没有梦想也没关系
作者:金贤珍
我正在和一位相熟的姐姐谈论着公司职员的苦衷和不确定的未来,突然那位姐姐说:“你至少比我好一点,你有自己想做的事情,有自己的梦想,我却什么都没有,只是为了钱而工作。”
在那一刻,我感觉一下子无话可说了。事后,我思考了很久。事实上,我也没有什么伟大的梦想。我的梦想是什么时候可以写点儿搞笑的电影剧本,或者写点儿可以打动人心的文章之类(不切实际的)的东西,但是这样的东西通常并不被世人看作是梦想。梦想应该是具体的、现实的目标,几岁升到什么职位、几岁结婚、几岁生孩子……诸如此类的东西。但是在这只有出身好的人才能有梦想的世界上,我们该怎么办?
我在艺术大学读了6年才完成学业。其间让我吃惊的事情之一是,随着一年年地过去,对艺术怀有梦想的穷学生越来越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大学的学生越来越多地来自那些比较富裕的中产家庭,人们对“艺术生”的反应也越来越冷淡。“艺术?电影?你的运气还真不错。不过先解决一下明天的吃饭问题吧!”这是我2000年毕业时听到的最多的话语。
虽然很多人说“人穷志不穷”,但事实是“人穷志也穷”。不,贫穷的人怀有的梦想只有一个,那就是成为有钱的父亲或者母亲。除此之外的梦想,全都被归类为“妄想”。
作为二十几岁中的一员,我觉得现在的世界比任何时候都要冷漠。拜金女,即使国家灭亡也毫不相干的人,无脑的一代……大人们的这种轻蔑已经变成了习惯。我们之间也很少帮助对方,只是冷眼旁观。“她到现在都还没找到工作,天天在家玩。我可千万别像她一样。”“她虽然已经工作了,但是那个破公司没什么前途。我再等等,一定能进个更好的公司。”“听说她的男朋友进了国有企业,平时成绩那么烂,算她撞大运了。”“啊?朋友的朋友谁谁谁被我想去的公司录取了?”
这种不仅不互相团结,反而相互打探、相互蔑视的行为,在网上群聊的时候达到了顶点。
我们不去构筑梦想,而是相互蔑视,都源于对“梦想”缺乏一个标准。不知开玩笑时说的“妈妈的好儿子”或者“妈妈的好女儿”算不算是标准。总而言之,我们对“梦想”有憧憬,却不知道“梦想”到底是什么。
我虽然对此思考了很久,但是也仅限于“比现在好的东西”、“某种好的东西”、“反正不是这个”、“我无法得到的东西”之类模糊的标准。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不由自主地喜欢揭别人的短处。看着比自己更差的人,才能使自己感到安心。
当然,高高站在顶上的、百分之三的妈妈的好女儿们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有问题的,就是我们这些不高也不低,正好处在中间,迷迷糊糊的孩子们。虽然成绩不至于差得考不上大学,但是没有实力上名牌大学;虽然家里不至于饿死,却没有能力给孩子提供百分之百的保障;重要的是,本人也没有什么优秀的成绩或过人的才能……当然,如果能有做事情的热情的话,也能燃烧一下我们热血的青春。但是也没有什么特别想做的事情,甚至不知道自己想做些什么。因此我们无所事事,看上去让人觉得心寒。
梦也是要有余力才能做的。首先要有自己可以做的事情,才会有想做事的想法。我们希望有一段彷徨的时间,让我们去寻找自己的梦想,寻找自己真正想做的、让自己心跳的事情。但是我们已经不再是懵懂少年,知道在享受蹉跎岁月的同时,不能再给父母增加负担。
因为必须马上为糊口而奋斗,就像之前和我说话的那位姐姐一样,所有做梦的时间都转化成赚钱的时间,于是就变成了没有欲望的胆小之辈。
但这仅仅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吗?如果我们没有梦想的话,这个国家岂不是也成了没有梦想的国家了?
舆论总是说我们已经成长为经济强国,股价又突破了哪条线,但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不是仍旧还在为吃饭操心吗?如果这样下去的话,我们就只能在无法游戏人生的挫败感和不安感中做公务员的“梦”了,但那也不是真正的梦想,只不过是因为羡慕人家而造成的内心骚动,恐怕只有三分钟热度而已。由于不安,我们选择“安定”而非“热情”,更不用说什么使命感了,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于是我们就说,我们没有去寻找梦想的时间,害怕吃不饱饭,害怕不安定,害怕被淘汰,害怕陷入贫困……
但是吃不饱饭的人真的有那么多吗?事实上,吃饭是最基本的需求。当然也有身陷困境的贫民,但是我们中间没有一天吃不了两顿饭的人,不是吗?更多的人不是因为吃饭问题,而是因为得不到想得到的东西而痛苦,不是吗?我们所有的担心,其实是害怕比不上别人,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