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烧药剂型有哪些

2017-02-18

退烧药的剂型不少,了解每种剂型的特点,对于用好退烧药也是必要的。 退烧药剂型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一些相关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退烧药剂型

⒈滴剂。药物浓度低的刺激性小,比较温和,药物浓度较高的需要父母遵医嘱或按说明书严格遵守用药量给宝宝服用。

⒉口服液。由药物和适量糖浆配成,最适合2岁以上的宝宝。稳定性较好,易于储存和使用,但要注意开瓶后的保质期限。

⒊混悬液。由不溶性药物加适当的辅型剂制成的“上液下固制剂”,便于分量服用。服用时要先摇匀再倒出,否则只喝到上液,浓度较低,起不到很好的治疗作用;而只喝到下液,浓度会很高,容易导致药物过量。

⒋糖浆剂。其中的糖和芳香剂能掩盖一些药物的苦味,使宝宝更乐于接受。注意开瓶后不宜存放太久,避免变质,使用前要将液体摇匀。

⒌颗粒剂。又叫干糖浆,味甜、粒小、易溶解,存放方便,不容易变质。服用时用少量温水溶解即可,随后需多饮水。

⒍咀嚼片。其中加入了糖和果味香料,嚼服口感好,适合2岁以上的宝宝。服药时宝宝应保持安静,以免呛咳。平时要注意妥善保管,以免被宝宝当成糖豆误食。

⒎锭剂。退烧效果好,但不良反应大,不推荐宝宝使用。

⒏栓剂。形状像子弹,内含退烧成分,推进肛门内由直肠黏膜吸收,起效快。对于不能配合服药的宝宝或者胃肠道反应较重的宝宝,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⒐针剂。退烧快,但风险也大,安全性最小。首先,宝宝发烧的病因未弄清,一味地快速退烧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体温还可能再升高,而且反复打退烧针可使宝宝的体液消耗过多,引起脱水、虚脱甚至休克等严重后果。其次,快速退烧扰乱了宝宝的体温曲线,给医生的诊断增加了困难。再次,可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以氨基比林为例,可引起白细胞抗原结构的改变,导致血中白细胞减少,还可能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如果宝宝是过敏体质,可能还会患皮疹、荨麻疹甚至剥脱性皮炎。此外,打针除局部刺激较大外,还可引起臀部肌肉损伤、感染,严重者甚至臀部肌肉萎缩或麻痹。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