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总结会议讲话

2016-12-27

扶贫工作作为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应当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扶贫工作总结会议讲话,仅供参考。

扶贫工作总结会议讲话(一):

同志们:

这次扶贫系统总结表彰大会,是经办党组研究决定并请示市委、市政府领导同意召开的,主要是回顾总结去年的扶贫开发工作,表彰在扶贫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动员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与时俱进,求实创新,全力推动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先对全市扶贫系统20xx年度的工作作一简要回顾,对20xx年的工作提出一些初步意见,稍后请杨市长和人大、政协领导作指示。

一、回顾20xx年,全市扶贫工作捷报频传,成效显著

20xx年我市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几项特别突出的成效:

一是XX扶贫模式得到中、省、市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市委、市府动员各方面力量,在扶贫开发中提出的“一手抓产业培育促进发展,一手抓解决百姓疾苦促进和谐”、“一水二路三产业四人居环境五社会事业六民主法制”、“三村连片培育产业”,以及仪陇试点中创造的“四权”模式、“扶贫互助社”模式等新时期扶贫开发新经验、新机制,被国、省两级扶贫办认定为“XX扶贫模式”,受到国、省扶贫办的充分肯定。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全国政协报、四川日报等中、省各大媒体高度关注,多次进行报道。国务院扶贫办刘坚主任已指示,先期在全国14个省市推广XX经验。

二是市委、市政府领导要求的三件大事得到全面落实。1、争取国务院扶贫办在XX开展扶贫工作试点;2、争取全国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落户XX;3、争取全国扶贫大会在XX召开。三项工作已全部实现,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是国、省两级扶贫办在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了XX极大倾斜。近两年来,除正常安排给XX的项目和资金外,针对试点建设、SS库区扶贫、潆新线建设、扶贫新村建设,以及产业扶贫、村通工程、移民工程,额外支持了扶贫项目资金超过3000万元。

四是国务院扶贫办为支持XX的试点工作,组织协调中央国家机关21个部委成立的协调小组,发挥了积极作用。20xx年有10多个部委领导来XX帮助解决仪陇的实际困难,20xx年仅仪陇就获得中央国家机关的帮扶资金达2450万元。

下面,我对20xx年的主要工作作一些具体的回顾和总结。

(一)扎实推进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试点建设,实践并探索出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模式。

我市从2005年6月开始启动的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试点工作,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非常明显的阶段性成效,最突出的成效是成功地创建了一个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XX扶贫模式和经验。20xx年3月,国务院扶贫办在我市召开了全国扶贫办主任会议和中央国家机关21个部委帮扶XX、仪陇协调小组会议,这两个会议在XX召开,既充分展示了XX扶贫开发新成就,又在全国推广了XX扶贫开发新模式及新经验。大会之后,国务院扶贫办刘坚主任给市委、市政府和省委、省政府发来了感谢信,省政府郭永祥副省长在去年7月的全省扶贫办主任会议上说,国务院扶贫办的领导对我们四川的扶贫工作非常肯定,XX又为全省的扶贫工作争了光,特别是XX以扶贫开发为统揽,以贫困农民为主体,“一手抓产业培育促进发展,一手抓解决百姓疾苦促进和谐”的工作重点“一水二路三产业四人居环境五社会事业六民主法制”的工作思路,以及三村连片培育产业、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的作法,经验值得总结,模式值得推广。7月下旬,中央七台连续两天在聚焦三农节目中,全面报道了XX的扶贫工作。去年3月以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先后有近70多批1000多人次前来我市学习考察扶贫工作。20xx年10月30日,中央和我省、我市有关部门的理论工作者聚集仪陇县召开了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参会专家学者对我市,特别是仪陇县在试点中探索的以贫困农民为主体,整合乡村政治资源,建立村务管理“四权”模式,整合经济资源,建立乡村扶贫互助社,整合文化资源,强化农民自我教育的新模式、新经验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中央党校党建研究部主任王长江同志在去年9月考察了仪陇的试点工作后说,“仪陇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的种种探索至少将我们的研究成果提前了三年以上”。特别是仪陇县探索的组建扶贫互助社促进生产发展的积极尝试,得到了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研究机构的极大关注,引起了温铁军、林万龙等长期研究“三农”问题的学者的浓厚兴趣,被专家誉为中国小额信贷最具“可持续性、可操作性、可推广性”的成功范例,财政部将这一做法推广到全国14个省28个县试点。

(二)SS库区扶贫开发稳步推进,解决库区百姓“六难”问题成效明显,初步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库区扶贫开发新路子。

SS库区扶贫围绕“一年启动、初见成效,三年攻坚、改变面貌”的总体要求,按照“一水二路三产业”的工作思路,突出“一低保两救助、解六难、一迁建”工作重点,创新机制,抓住关键,精心实施,扎实推进。初步探索出“群众参与与专业指导相结合”的项目运行程序;“推进五个整合,实现五个统筹(整合领导力量,实现决策指挥统筹;整合技术力量,实现项目规划统筹;整合政策资源,实现部门投入统筹;整合管理力量,实现监督管理统筹;整合验收标准,实现考核验收统筹)”的项目管理模式;“激发群众主体主动”的“五自”(自建、自管、自营、自治、自强)管理机制。去年争取省上新增库区13个扶贫新村建设,安排新村扶贫资金650万元。南部落实产业扶贫资金50万元,劳务扶贫资金150万元;阆中落实产业扶贫资金50万元,科技扶贫资金75万元,劳务扶贫资金120万元。省扶贫办、省财政厅为贯彻省委、省政府扶持SS库区的政策,单独倾斜的资金已经超过1000万元。南部县已到位各类资金9584万元,阆中市到位1337.6万元。解决库区百姓“六难”、“一低保两救助”、移民迁建等几项工作都取得明显成效。

(三)按照“一点一片三线”实施产业扶贫,特别是潆(溪)新(政)线产业扶贫示范村建设,争取到浙江的大力支持,拓宽了产业帮扶的新路子,全市重点贫困村三村连片培育产业已初见成效。

20xx年,我们按照“三村连片”重点规划和建设仪陇县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SS库区贫困片和阆(中)南(充)线、潆(溪)新(政)线、嘉(陵)营(山)线产业带。我们通过对潆新公路沿线的调研和考察,及时规划沿线的顺庆、南部、蓬安确定一个村进行产业扶贫示范。为了加大投入,我们多次向浙江省政府“双对口”办请示汇报,浙江省政府“双对口”办的领导考察后,同意将未纳入帮扶范围的顺庆和蓬安各确定一个村实施产业帮扶,并单独解决了帮扶资金200万元。蓬安县十分珍惜难得的机遇,高度重视浙川新村的建设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同时派一名业务骨干蹲点浙川新村进行实地规划和业务指导。目前,浙川新村正按规划方案启动各种项目建设,人居环境建设已基本完成,村道公路、产业化建设等项目也相继启动并有序进行,成效非常明显,浙江省帮扶办的领导视察后感到非常满意。

20xx年我市投入产业扶贫资金310万元,扶贫新村和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试点及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资金3400万元,按照“三村连片整村推进”规模培植主导产业,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布局合理的优势产业和产品。仪陇县共发展养兔农户达2万户,年出栏优质商品兔200万只,獭兔总产值达1亿元,人均饲养獭兔收入达300元以上;顺庆区在7个重点贫困村实施了大面积产业扶贫,建标准化食用菌生产大棚近30万平方米,栽培大田双孢蘑菇200亩,形成了以杨家桥村为中心的“十里食用菌长廊”,食用菌产量达1200多吨,产值400多万元;阆中市坚持“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理念,依托张飞牛肉公司、保宁醋公司等龙头企业,狠抓产业培育,新增肉牛养殖4500头,栽果树10万株,种植生姜4500亩,带动了3.7万户贫困农户人均增收210元;嘉陵区新培育林果业0.4万亩,种植业1万亩,养殖业1.4万头,培育龙头企业3个,建立协会2个,扶持业主大户30个,项目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400元;营山县在清水乡三村连片发展蚕桑200亩,在东升镇三村连片开发葡萄1000亩;高坪区在重点贫困村建各类果园3000亩,种蔬菜2500亩,建桑园2000亩,建成了1000亩良种柑桔示范园,1000亩蚕桑示范基地和1000亩优质蔬菜基地;蓬安县在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新栽桑树3.9万株,改良桑树21万株,建规模化标准蚕房500平方米,规模化栽植菊花300亩;西充县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协调县级相关部门整合资源,狠抓扶贫产业带及配套设施建设,成功打造了多扶万亩扶贫产业示范带五村连片,整体推进工程,实现了“抓点示范、聚点成线、点线面推进,扩大扶贫规模效益;土地流转、双重保险;东西协作、龙头带动;资源整合、立体扶贫”的新机制,高质量地迎接了今年3月28日至29日全国扶贫办主任会议的参观现场,受到了国、省扶贫办领导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同时,迎接了上海、浙江、海南等18个省内外学习考察团队到西充考察达400人次以上;南部县以SS库区为重点,注重产业培育,奠定长效脱贫基础。坚持“一青二白”(栽桑、养蚕、地膜覆盖以早治旱)的产业发展思路不动摇,按照“一水二路三产业”的工作思路和“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优先、基础配套”的发展要求,一是专合组织建设与产业发展配套。依托蚕桑产业建立“支部+专业合作社”模式,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减少农产品的流通环节,最大限度地增加农民收益和抗风险能力。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配套。产业发展到哪里,基础设施就配套到哪里。三是蚕业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配套。以村为单位,实现蚕业设施建设“五个一”:一村有一个发展蚕业的培训学习文化室、一社有一个小蚕共育室、一社有一个与小蚕配套的专用桑园、一社有3-5户养10张纸左右的业主和大户、一户建一个省力化蚕台,基本形成购买蚕种、蚕药不出村,出售蚕茧不出村,学习养蚕技术不出村,既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缺乏的问题,又大大提高了养蚕收入,调动了农民养蚕积极性。四是改善人居环境与产业发展配套。对所有养殖大户实施改厕、改圈、改水和沼气项目配套,既改善了人居环境,又提供了清洁能源,为逐步实现养殖业上的“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五是阵地建设与产业发展配套。整合利用村上的学校、全家外迁户的房屋等闲置资产,既可作为村级组织活动室和宣传文化活动阵地,又可作为支撑产业发展的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和农民技术学校,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培训实用技术的场所。六是建立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产业发展的服务体系,重点做好“带动、承包、组织、保障”的八字文章。七是龙头带动。依托县绿神丝绸公司,建立了“绿神公司+先锋蚕业合作社+农户”的蚕业科技扶贫发展机制;引进了XX金福源花生加工公司、绿宝菌业公司与库区农户签订科技服务及保护价收购协议,由市农科所提供天府牌系列优质花生品种,形成了“金福源公司+市农科所+协会+大户”和“绿宝菌业公司+协会+大户”的花生、菌业科技扶贫发展机制。以上三大公司的科技服务覆盖了60%的淹没村农户。八是业主承包。引进业主、大户56户,承包了近千户农民的技术指导,既给库区群众带来了全新的观念,又为库区群众自身增强造血功能提供了示范。九是协会组织。“先锋蚕业合作社”与库区23个蚕茧发展重点村签订技术承包合同,并分村组建“先锋蚕业合作社分社”,形成“县有总社、乡(镇)有联社、村有分社”的格局,负责育苗、栽桑、嫁接、发种、共育、治虫、消毒、售茧各个环节的组织工作。十是技术保障。8个项目承包单位和罗先锋、崔富华、吴中兴等60多名科技服务人员深入乡镇、村社、农户,与他们签订科学服务合同,明确各自的责、权、利关系。同时,针对一家一户干不好、干不了的问题,组织25个专业技术队伍到农户田间地块,实行栽植规格统一、种苗质量统一、覆膜标准统一、种苗价格统一、专业指导统一的“五统一”模式,改变了一家一户生产单产低、效益低的状况,极大地提高了农户收入。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