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识题库

2017-01-13

急救的目的是保存生命,使其恢复呼吸、心跳、止血、救治休克。那么你对急救知识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急救知识题库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急救知识题库

单选题

男,36岁。身高164cm,体重75kg,近6个月多饮、多尿伴乏力就诊。体检:血压20/13kPa(150/98mmHg),空腹血糖6.9mmol/L。

1.为明确诊断,需进一步做的检查是(D)

A.重复一次空腹血糖 B.检查测定24小时尿糖 C.查糖化血浆白蛋白

D.葡萄糖耐量试验 E.血浆胰岛素测定

2.确诊为糖尿病后,最佳的治疗方案是(C)

A.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口服磺袅类药

B.控制饮食,减少运动,口服二甲双胍

C.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监测血糖

D.监测血糖,胰岛素强化治疗

E.口服降糖药联合应用

男,57岁。2个月来清晨常出现头痛,癫痫发作4次,经检查诊断为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压增高,行开颅手术。

3.压增高的典型表现为(D)

A.头痛、呕吐、食欲缺乏 B.头痛、呕吐、抽搐

C.头痛、抽搐、呕吐、意识障碍 D、头痛、呕吐、视盘水肿

E.头痛、抽搐、血压增高

4.人开颅术后24小时内最危险的并发症是(A)

A.出血 B切口感染 C、中枢性高热 D、胃出血 E、顽固性呃逆

女,35岁。因外伤致脾破裂,就诊时血压72/51mmHg,脉率123次/分,病人烦躁不安,皮肤苍白,四肢湿冷。

5.补充血容量应首选的液体是(C)

A、3%氯化钠溶液 B、10%葡萄糖盐水 C、平衡溶液

D、林格液 E、11.2%乳酸钠溶液

名词解释

心肺复苏术:用人工的方法,使病人迅速建立有效的循环和呼吸,恢复全身血氧供应,防止加重缺氧、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心源性哮喘(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常发生夜间,于睡眠中突然憋醒,并被迫坐起,轻者坐起后数分钟可缓解;重者出现阵咳、咯泡沫痰、伴肺部哮鸣音,常为左心衰竭。

阿斯综合征:缺血综合征,是指突然发作的严重的、致命性的缓慢性和快速性心律失常,引起心排出量在短时间内锐减,产生严重脑缺血至晕厥等症状。该综合征与体位变化无关。阿斯综合征最突出的表现为突然晕厥,其轻者只有眩晕,重者意识完全丧失。

论述题

1.试述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答:1.检查患者呼吸道是否阻塞。口腔内如有异物应及时清除(包括假牙),为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打下基础。因为维持循环与呼吸功能同等重要,两者缺—不可。最好同时进行。2.准确、及时判断心跳停上,果断有效地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是保障抢救成功的关键。在胸外按压的同时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以保障复苏药物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 3.操作者准确、熟练、动作要到位。对于抢救床过高者将患者放低,抢救床过软可于患者背部垫硬木板。如在现场则可于地上抢救。按压的正确部位应是胸骨下1/3处,或将食、中两指横放在剑突上方,手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位为按压区。婴幼儿应按压胸骨中部,即两乳头连线与胸骨高界处下移患者的—横指,用力不可过大,深度为1.5~2.5cm,100次/分,术者将手掌根部放在按压区而不是整个手掌,手掌要与病人胸骨长轴方向平行,—手掌重叠放在前—手背上,并保持平行,手指应上翘,速率约80~100次/分。按压应平稳、均匀、有规律。按压时手掌不得离开胸壁,并配合人工呼吸,以15:2比例进行,按压和放松时间大致相等。4.掌握有效按压指征,为复苏打下良好的基础:①能到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②收缩压在60毫米汞柱以上③口唇发绀逐渐转为红润④散大的瞳孔开始缩小⑤自主呼吸恢复。

2.试述青霉素过敏发生的原因以及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和抢救措施。

答:原因:青霉素溶解后分解成青霉素烯酸和青霉素噻唑,二者为半抗原,进入人体与体内的蛋白质结合成全抗原,易使人致敏。

临床表现:呼吸道阻塞症状,循环衰竭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抢救措施:A.立即停药,病人平卧、保暖、吸氧。

B.立即皮下注射1:1000的盐酸肾上腺素。

C.对症给予抗组织胺、升压、呼吸兴奋剂药物。

D.根据情况采取心肺复苏护理措施。

E.密切观察病情,并记录。

3. 试述急性肺水肿的主要临床表现及抢救措施。

答:临床表现:重度呼吸困难,极度烦躁,大汗淋漓,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皮肤湿冷,面色灰白、紫绀。两肺满布湿罗音和哮鸣音。

抢救措施:

(一)坐位,双腿下垂。

(二)吸氧:高流量鼻管给氧,抗泡沫。

(三)吗啡:5~10mg缓慢静注,必要时可重复1~3次。老年患者剂量酌减或肌注。

(四)速尿:20~40mg,2min内静注,必要时可重复。

(五)硝普钠:12.5~25mg/min静滴,调整剂量使收缩压维持在100 mmHg左右

(六)西地兰:0.4~0.8mg,静注。急性心肌梗塞前24h内和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不宜,但合并快速心室率者例外。

(七)其他:氨茶碱等。

(八)密切观察病情,并记录。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