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主题黑板报图画
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与核心无疑是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根基,是每个炎黄子孙血肉相连、心灵相依的精神纽带。传统的黄河文化中拥有广博庞大、精深缜密的传统道德资源,这些道德资源足以使今天的国人振奋和感恩。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传统文化知识的黑板报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你们:
传统文化主题黑板报资料:郧西上津的民间戏曲
如斯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虽是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鬼神。这是上津杨泗庙过去演大戏时常挂的一幅对联,它充分地体现了上津人对戏曲文化的理解,也反映了上津戏曲文化的繁荣。
上津因为位于秦岭南麓 、汉水上游的金钱河畔,这里千百年来一直是南方北上古都西安的重要水上码头,素有“朝秦暮楚”之称,加上有二次置州、六次设郡 、十四次建县的历史,以及过去多次移民迁徙来此,也带来了丰富的文化,这些原因使得上津的戏曲文化十分繁荣,异彩纷呈,这里简直就是戏曲的汇集地,过去不仅有庙戏等正规戏,而且演戏也是人们的一种重要的谋生手段,各地的人到这里来演戏,有各种称为“杂耍”的民间戏在这里上演。戏曲的种类齐全,剧目繁多,达到2000多个,而且表演自成一家,表演技艺十分丰富。 上津有名的男演家魏文汉以扮演青旦闻名,赵方迪以扮演生角而闻名,文武场都能上;周德贵擅长演武生。有的演员技能全面,各种角色都会演,在戏台上经常救场,称为“满台摸”,他们经常外出演戏,最多的是与漫川戏班子联袂演出,秦腔汉调相映成趣。据传当时上津的黄州庙演戏最为有名,当时有人送了一幅对联赞曰:“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是我非我,我是我我亦非我。”从中可以想见当时演技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上津流行的剧种很多,据统计达到40多种。如汉剧、黄梅戏、秦腔、京剧、越调、河南梆子、花鼓戏、二黄、郧阳花鼓、皮影戏、木偶戏、彩船调、河南曲子,闹地凹(w a )等,在此基础上融合形成了上津自已的戏曲,诸如,上津梆子、上津三弦、上津山二黄、拄猴戏、二人转,还有站花墙、八叉子、对子歌、二棚子等民间小调,这些民间小调别有风味,听起来让人感到妙趣横生,感受到道不出的艺术享受。
汉剧,是这里的著名剧种,又称楚调,汉调。据传汉剧最早出于汉水流域,故得名。主要声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黄,再夹着秦腔的口味,形成了上津的特色。当时汉剧主要的剧目有《大破天门阵》、《马帮困城》、《四郎探母》、《坐宫》等等。
上津梆子,又称上津山二黄,陕二黄、汉调二黄。在陕南、汉水流域都十分有名。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上津梆子是汉剧与山陕梆子融合的产物,词名通俗易懂,唱腔高昂激越,伴奏铿锵有力,粗犷豪放,唱腔分为生、旦、净、丑四行。其主要剧目有“列国戏”、“三国戏”、“唐宋戏”,如,三国戏,《空城计》、《长坂坡》、《刘备招亲》;唐朝戏《大登殿》、《小登殿》;宋戏《辕 门斩子》,等等。多达200多个,多取材于三国,杨家将,薛家将、说岳等。上津梆子的形成具体年代难以稽考。上津梆子讲究“板”、“眼”,板腔有[二六板]、[一字板]、[二六倒板]、[慢板]、[箭板]、[带板]等板式。细分可分为西皮式板眼和二黄板眼,其中西皮式板眼又可分为:[倒板一字],谣板[二六板];二黄板眼又能分成二黄倒板,散板,谣板、二眼、三眼。根据声音的真假又可分为“板路”和“彩腔”,板式唱腔用真音,高八度的,彩腔用假音。其间有节奏地敲梆子,也叫敲边鼓,梆子的作用在于起控制作用,起协调指挥的作用,上津山二黄还有一个特点是紧拉慢唱。有名的剧目有《二虎山》、《武家坡》、《空城计》、《大登殿》《小登殿》、《赵匡胤哭头》、讲杨六郎的《辕门斩子》,《收姜维》、《战长沙》、《营门斩子》、《莲台山》、《周禧王降香》、《汾河大宴》。戏曲中间有道白,伴有动作。上津的常见剧目还有《打金枝》、《五女兴堂》、清代上津自编的《清官图》,《采桑》属典型的二六倒板。
上津花鼓子。古时称为二流子戏,认为其庸俗,在当时的旧社会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戏。其价值在今天看起来,还是很大的。有名的如《吴三宝游园》、《卖翠花》、《王大娘钉缸》、《金镯玉环记》、《倒转莲》、《三伯访友》等。花鼓戏,大多欢快、朴实、活泼,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上津花股子板路:分四句,系直板和数板。数板是三板唱罢开始数板,如《二度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