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是励志的文章_经典励志类文章
人生在世总离不开一些类型是励志的文章来为自己加油打气,那么类型是励志的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类型是励志的文章:你本可以,但却没有
文/安如之
人干嘛非要努力啊?反正又饿不死。
很多人曾经都问过我类似这样的问题,我的回答几乎也都出奇的一致:其实即使你不努力,在现在这个社会中也饿不死你的,你总能找到一份养家糊口的职业;但如果你从未努力奋斗过,那么在你生命即将到达终点之时,你可能会发现:原来生命中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但却没有。
记得我大一那会,因为上了一个自己不太喜欢的专业,又面临着比高中多得多的诱惑,于是整个大一我都沉迷于游戏、泡妞和混迹于形形色色的社团中。而且在大学期末结束后你“惊奇”地发现:哦!原来即使我不努力,但只要在期末临近之时拼命“刷一刷题”,大学是不会挂科的。这使得我在大学里更肆无忌惮,胡作非为。
但,在假期和高中很要好的一些同学聚会时却发现,自己和别人在仅仅短短的一年后会产生如此之大的差距。我想说的差距,不是指物质上的,而是指一个人的生活态度。
对比我高中朋友,他们有几个当时高考比我考的要差很多,在常人眼里他们的大学是没我的好。其中一个男生迫不得已选了英语专业,据他说一年下来他几乎要被那些英文字符给逼疯了;还有另一个男生读的是3A学校。
可以说我的大学起点比他们要好多了,但,他们对待大学的态度和我却是截然相反的,他们的大学生活也要比我的精彩、有意义多了。
被迫学英语的那个男生上大学后选修了自己喜欢的计算机专业,啃了一大堆相关的计算机专业书籍,大一结束后已经开发了几个很火爆的网页小游戏了,去年几个刷屏微信朋友圈的小游戏就有一款是他捣鼓出来的,而现在他已经在着手开发他为之痴迷的游戏APP了,也组建了他自己的一个小团队工作室。
而那位读3A学校的男生一开始他就没打算在那所大学长久待下去,大一第一学期就自学通过了雅思考试,第二学期经过无数次“不要脸”的申请终于得到了澳大利亚一所不错的理工科大学的offer,大二一开学他就飞奔到国外重新读他的大一了,当时我不敢相信高中英语最差的他竟然自学通过了雅思考试。但事实就是如此。
再看看我的大一,那会儿我归咎于大学专业不是我喜欢的,归咎于大学有过多的诱惑,因此得过且过,泡妞、游戏、社团活动忙的自己团团转,但忙过之后却总会发现自己一无所得,发现自己是为了忙而忙、毫无目标,内心也往往是空虚、不堪一击的。
这样类似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也太多太多了。
有的人整天在朋友圈、在微博、在QQ空间里抱怨自己的工作待遇差、工作时间长要加班还没加班费所以呆不下去了;抱怨自己只在半年的时间里就整整被炒了几次鱿鱼;也有的人在网吧通宵打了一夜的游戏后发一条状态:唉,还没睡觉又要准备去找工作了,为什么只有我的生活过的这么累啊;更有的人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整天不是在抱怨自己出身不好,没能生在一个好的家庭,就是在抱怨社会不公,竞争太激烈、潜规则太多。
但问题是,多少人在抱怨时,丝毫没有去反思过自身是否有稍微那么一点点努力过呢?
多少人宁愿啃着瓜子看着整集整集的连续剧、刷着大部分没营养的微博资讯、耗费整个下午在刷某宝、和闺蜜逛一晚上的购物街去淘那些打了折的所谓奢侈品,还有多少的男生宁愿通宵达旦地沉迷于网游,却都不愿意下那么一点点的勇气和决心去做一些改变呢?
当然,你可以不努力,你可以不去试着改变,你也可以不试着让自己变得更好一点,因为说实在的在如今这个社会也很难饿死你,你总还能找到一份工作把自己的肚子给填饱了。
但你有没有想过,目前的生活状态是不是你内心真的想要的?
你有没有想过你本可以让自己的生活过的更精彩更有意义一些、你本可以有能力有条件去做更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你本可以给他人给社会留下更大的价值……但却因为当初你没能稍微努力那么一点点,最后也只能变成“本可以”罢了。
就像当初我的专业选的不是自己喜欢的,我本可以努力试着去换专业或者像我那位被迫学英语的男同学一样,找一个自己喜欢的领域自学钻研下去,但我却选择了自暴自弃;大学里诱惑多,女孩选择也多,我本可以找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然后开展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但我却总是三心二意敷衍了事只为打发时间;大学里生活学习自由,我本可以努力去发展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多看几本书,但我却几乎都把时间给了游戏,玩得不分白昼黑夜。
……
我们每个人又有谁没有或大或小的梦想呢?但如果最后在你生命即将到达终点之时,你才发现自己不仅与自己的梦想插肩而过了,还因为自己当初得过且过、自暴自弃、敷衍了事的生活态度让自己变成了一个庸俗不堪、被生活牵着鼻子走的人时,那么此时的你也许会恍然顿悟:原来生命中最痛苦的事,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但却没有。
而这大概也就是人这一生为什么要努力的缘故吧。
当然你依然可以不努力,但最后的果实也理所应当应由你来品尝。
类型是励志的文章:那些能从黑暗中穿行而过的人
健身房锻炼久了,会遇到各种有趣的朋友。不锻炼身体,随便走两步就去洗澡的大妈;运动时大喊大叫的肌肉男;特别注意形象,带浓妆健身的女生……没有见不到,只有想不到。
其中就有一位,他每次锻炼完之后立刻上秤,看自己当天锻炼的效果如何。他通常每次锻炼20分钟,称体重发现自己没减肥成功,就很痛苦,抱怨说,自己已经很努力地锻炼了,还是瘦不下来。接下来就自暴自弃地出去大吃一顿。第二天,又是短暂的锻炼、称体重,没效果,再去胡吃海塞。
这其实是浮躁的表现,常常想付出后立刻就得到回报,努力后就立刻要求获得成功。一旦得不到回报,就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这些人总是错误地估量了成功背后的代价,总想找到成功的捷径、速成法则。
事实上,几乎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努力时光,里面有艰辛的汗水,也有无数次失败时的泪水。很多人在黎明前一刻认输,只有那些能从黑暗中穿行而过的人,最后才获得真正的成功。
2011年,我决定留在北京发展时,也曾有过一段特别艰难的日子。可当时我所在的部门要求所有老师不能代课,只有坐班的工资,那点薪水对于一个北漂而言,真叫人生艰难。加上还要养妈妈和妹妹,就更加捉襟见肘,不免有“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的时候,以至于当合租的室友说要平摊电费时,我还非常生气。
虽然只是几十块钱的事儿,但我觉得自己天天早出晚归,有时在公司通宵工作,很少回家用电还让我平摊,太不公平了。那气愤之下流露出来的小气,背后所隐藏的痛苦,现在想来,其实都是源于经济上的拮据。
但经济的困顿也并没有让我变成为了生计一切向钱看的人。在困窘之中,我思考的是,要想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我必须磨砺出一项真正属于自己的竞争力,让我因这个竞争力达到无可替代的程度。
当时我的英语水平不错,想到自己从小到大在演讲上还积攒了一些优势,就想把这二者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是“怎么实现”是我面临的又一个问题,毕竟上课与演讲还是不同的,并且有很多的限制。
那段时间可谓冥思苦想,终于灵光一现,想起了自己很喜欢的一个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特喜欢用幽默的方式点评时事。如果把这些用英语课的形式来做,放在网上会有什么效果?
2011年11月,我第一次录制网络授课视频,录制的设备就是简单的DV,在家里支起一块白板就开始工作了。那一年,有个话题非常火爆,“普通青年、文艺青年和特二青年”。当时录制的想法就是告诉大家,这三个网络热词用英语怎么说。视频最后,我还用自己的照片来解释了普通的我、文艺的我、很二的我是什么样。
为了省钱省时间,我对着镜子给自己理发,没想到一剪刀下去就没了型,索性豁出去想再补一刀,结果却让发型更加难看。虽然发型怪异,身材微胖,我还是坚持录完了这期视频。
我想表达的观点是:普通青年、文艺青年和特二青年是人的三种不同状态,再牛的人也有二的时候,再二的人将来也可能有一天无比地牛,所以要学会尊重别人。
这一期节目网络点击量是5000,我根本无法想到短短两年后,我的视频点击量能超过5000万次。我当时说的那句话“一个二的人也能变成牛的人”,没想到如今可以拿自己的例子去举例,坚持的确换来了可喜的结果。两年的时间,从5000到5000万,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但这数字的背后,也是一份等价的付出与艰辛。
为了让视频剪辑师不用花太多时间剪辑,我一般会自己先把视频提前讲很多遍,直到从头到尾没有口误,这样他就可以剪辑一刀过,不用浪费他的时间。这就意味着,我在没有提词器、没有提示板的情况下,每录制5分钟的课程,练习加上做PPT一共需要10小时的准备时间。
像我这样完全不要费用,只为录课程而录制的人,少之又少。直到现在都有人认为这是我们部门的项目,因为有课时费我才能坚持录下去。但其实,到目前为止我都没有因为这个节目直接拿到课时费。我做这个的目的很简单:录好了,大家愿意看,很开心;录不好,多录几次,不管怎样都是对自己能力的提升。
《红楼梦》里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任何事情都有学问可讲。学问能用中文去讲,也能用英文去讲,既然大家用中文讲过那么多,为什么不能用英文讲呢?所以,我的视频里有男同学喜欢的《玩游戏学英语》,也有女生感兴趣的《看韩剧学英语》。
后来,我继续不断探索、发展新的形式,比如邀请一些牛人来到我的节目中,讲一些他们可分享的经验,邀请一些看过节目的人参与视频录制,通过来节目里演讲,给自己一个锻炼口语的机会。这些探索,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如果当时我因为工作繁忙放弃了这个节目,如果当时的我因为没有任何报酬而放弃这个节目,我想,我就不是今天的我了。
任何人做一件事,不能只是为了眼前短期的利益而付出,一个人只有学会了不求短期利益回报,才有可能在长期成功的路上走得更远。对我来说,这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有了这把钥匙,我还会打开无数扇的门。
人生的意义,如果仅在于成功,得到的快乐并不会多,因为成功就像烟火,只是一瞬间,更多的时候,夜空黑暗。一个人可以不成功,但他不可以不成长。总有比成功更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