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期末测试试卷

2017-06-15

对于初三语文的学习,往往在平时要怎样做练习呢?还很迷茫的话,不妨赶紧和小编一起来做份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期末测试试卷,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期末测试试卷

选择题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珍馐(xiū) 凌乱(línɡ) 闭门羹(ɡěnɡ) 龙盘虎踞(jù)

B.趿拉(tā) 驽钝(nú) 文绉绉(zhōu) 凌罗绸缎(chóu)

C.枉驾(wǎnɡ) 赐教(cì) 揿钮(qìn) 奄奄一息(yān)

D.秉烛(bǐnɡ) 勾勒(lè) 说媒拉纤(qiàn) 颓垣断壁(yuán)

下列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作为一校之长,大学校长还必须具备尊重人才、礼贤下士的思想品格和人格风范。

B.在返回阿根廷之后,马拉多纳一直深居简出,他有意回避着媒体的追逐。

C.本文皆为个人观点,由于笔者充耳不闻,如言语和分析不妥当之处请各方谅解。

D.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出差时,在火车上和乘客神聊海吹过景德镇的瓷器街如何如何神奇,人家听了羡慕得不得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7月14日晚,湖口县牛脚芜圩堤发现一处直径为6厘米的泡泉,经过3个多小时的紧张抢险,该县防汛人员成功将泡泉堵住。

B.在各地发展呈百舸争流态势的今天,谁是否真正拥有了人才优势,谁便拥有了竞争优势。

C.各地应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对洪涝灾区,要注意加强卫生防疫工作,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D.该县还建立“一季一通报,一周一督查,年终总评比,一月一调度,半年一考核”的督查考核机制,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当时,他已经带领部队在被山洪围困的南城县沙洲镇水口村奋战了三天两夜,把被困群众全部解救出来后,本想让疲惫不堪的战士们好好睡一觉,可开拔的命令又到了。

②省武警总队副参谋长周智源接到驰援命令时是21日晚7点。

③“交给我们!”

④地方领导指着地图上的唱凯堤灵山何家村段:“这是决口处,水流最急,作业难度最大……”

⑤部队到达抚州的时间是21日晚8点半,在联合指挥部的调度会上,周智源只问了一句:“哪里最险,最急?”

A.②⑤④③① B.②①⑤④③ C.⑤④③②① D.②①⑤③④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3分)

藏羚羊:认识青藏高原的钥匙

刘务林

藏羚羊是青藏高原上的特有哺乳动物,中国文字记载很早就有这个吉祥、珍稀物种记录。

在《山海经》中记载有一种动物,名曰“酃羊”,从图形看,牛眼睛,马嘴巴,胸腹尾尖有须毛,腿健而偶蹄,尤其是所绘的一双角,直而长,生长于额顶,角有明显的环棱,角尖稍稍向前弯曲。这一切描绘与现代藏羚羊形象非常近似。同时,其名“酃羊”的“酃”(línɡ)字与羚羊同音。元明清时期,经常有大臣经青海到西藏,他们也曾亲眼见到奔跑的藏羚羊,并做了记录,称其为“独角兽”。在已发现的西藏早期岩画中,西藏西部日土县乌江乡境内塔康巴岩画上就已雕刻着藏羚羊的图像。

藏羚羊真正被社会更高度地认识大概也就是近30年来的短暂时间。我有幸在这20年内与藏羚羊结下了不解之缘,总感到有一股无形的动力推动着我,每年都想见到藏羚羊。

由于西方有钱人发现了藏羚羊绒的特殊功能,这给藏羚羊带来了厄运。从一个在世界屋脊上生存了数百万年、种群达百万只以上的庞大群体,到一度几乎落入物种生存安全的谷底,仅有几万只。也算是因祸得福,这种高原精灵在世人的关爱下,一举被捧为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原型之一,现在人们真正认识到了藏羚羊的价值,尤其它的科学和文化价值。

我深感幸运,交往20年的朋友一举成为“名人”,顿感过去几十年在辽阔的藏羚羊家乡——羌塘高原,所遭遇的每一次惊险都成为美好的记忆。我亲身体会了作为一个藏羚羊相伴物种的美妙:夏季的一天,我艰难地步行在羌塘大地上,沐浴着灿烂的阳光,尽情呼吸着一尘不染的空气,宁静而空寂的大地送来阵阵泥土和嫩草的清香。我们看到,精灵的藏狐在耐心地等待猎物——鼠兔;藏羚羊母仔群体在喂奶、嬉戏、起舞;远方列队的西藏野驴,鱼贯而行,穿过大草原。

那是1987年的一个夏天,我与同事们初次进入藏羚羊的家乡,经过多次陷车后,又遇到一阵冰雹的“洗礼”。不多一会雨过天晴,太阳的光辉又洒向了大地。考察队员们正在体会和议论着高原瞬息变化的天气,从我们视野的低洼处冒出一群20多只矫健的公藏羚羊,他们像一队整齐的骑士,高举头顶的利剑,列队从我们几十米远的侧旁跃过。队员们个个为见到藏羚羊而兴奋,更羡慕能够自由驰骋在这块辽阔大地上的生灵。

打这以后,我与藏羚羊相伴了20年。在这20年里,我记录了它们的“吃、住、行、恋、舞,愁、苦、难、病、痛”。藏羚羊确实有着它们自己社会的情结,有着与同伴和敌害的恩仇。它们的确是羌塘大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世人称之为羌塘三大家族(藏羚羊、野牦牛、西藏野驴)之一。它们在这辽阔、空寂的大地上,时而分成一列小队,时而组成一个温馨的家庭,时而又单打独斗。藏羚羊的存在,生动地体现了羌塘大地的活力,吸引了全世界人们关注藏羚羊和它们所生活的青藏高原的生态。

藏羚羊在生活需求中,爱好的是海拔5000米的宽阔草原。我研究藏羚羊,无法分开的是以藏羚羊为主的一系列生态生物链接,包括那里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同伴,人类经济社会对藏羚羊与其生存环境的影响,人类保护生态与藏羚羊的动机……藏羚羊成为认识羌塘大地自然生态和人类经济活动的一把钥匙。

(选自《森林与人类》2010年第6期)

【小题1】这篇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藏羚羊的?(3分)

【小题2】第二自然主要用了哪种说明方法?用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3分)

【小题3】第四自然段有一个词“因祸得福”,其中的“祸”指什么?“福”指什么?(3分)

【小题4】、根据结尾段的描述,如果不保护藏羚羊将会出现怎样的后果?(4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7分)

西部志愿者

周原人

21、大河中学田树宿舍,内,冬日,小雪。

海琴敲打着墙壁:“田树,吃饭啦!”

田树没精打采:“你吃吧,我不想吃。”

海琴:“是不是你爸爸不同意?”

田树坐在床沿上:“老爸虽然是公司董事长却没权,老妈不给一分钱还说了咱们俩一通,我们在电话里吵翻了。”

海琴:“还是先吃饭吧,边吃边说。”

田树:“我给学校和那几个辍学学生的家长都撂了大话,怎么办?”

海琴:“如果是兴娃一个人,咱俩生活上省一下就可以,十几个学生一年最少也要一万元,上完高中就是六万元,这可是一大笔钱呢!”

田树:“诶,找找新闻媒体怎么样?”

海琴:“失学儿童太多了,媒体不会为个别学校破例的,即使就是报道了,我估计作用也不大。”

田树:“这回把人丢大了……”

“丢人是小事,这十几个学生一定要复学!”海琴坚定地,“放了寒假,咱们回北京找找工商界熟悉的老总,现身求助,好不好?”

22、大河中学操场,外,早春,日。

操场上红旗招展,锣鼓喧天,青蛙、水莲、狗娃、罗强等人和数百名同学按年级班组列队站在操场上,兴奋地看着舞台上的情景。

副校长麻育儒站在台口的立式麦克风前面:“……没有各级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没有好心人的无私捐助,彭兴娃、吴小翠等十一名辍学学生就不可能复学回校,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来自江西艺邦装饰集团公司董事长余静赣先生讲话!”

余静赣站起来向大家挥手致意来到台前:“尊敬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其实,我们的帮助极其有限,也就是几万块钱吧。今天大家能在这里集会,欢迎彭兴娃等同学回校复学,除了党和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外,主要得益于孩子们的上进心和海琴老师、田树老师及全体师生的功劳,为此我建议,请大学生西部志愿者海琴老师给我们讲几句,好不好!”

“好!!!海老师!”台下青蛙等学生们一个个喊着好,台下台上的掌声像暴风雨似的经久不息。

23、大河中学厕所前,外,夏,日。

麻育儒看看在操场上上体育课的海琴和学生,给杨校长递了一支烟点上火:“海琴和田树能量挺大的,不但解决了辍学问题,也更新了厕所和篮球场,杨校长,不如乘热打铁给学校弄一辆二手吉普车,咱们工作起来也方便。”

杨校长:“甭想,这次活动搞得这么大,咱们连老本都赔进去了。”

麻育儒:“不可能吧,捐助款收了七万元,十一个学生读完六年中学最多需要五万元,还剩两万元,怎么会动用学校的经费呢?”

杨校长:“海琴留了六万元,只给学校一万元,修厕所、篮球场、搞活动花了三万多。”

麻育儒:“海琴这回出尽了风头,成了全县名人,让她把捐助款全部拿出来,学校有财务,她凭啥管这个钱呢?”

杨校长:“这不怪她,捐助方那个余老板是和十一个学生签的合同,而海琴又是十一个学生家长的委托代表,她要管她就管吧。”

麻育儒:“十一个学生不一定全都升入高中吧,那钱留在她手里是死钱,不如借过来学校先周转,还省得到时交什么学杂费。”

杨校长:“城里的女人挺有经济头脑的,我听海琴的意思是,要把这笔钱交给县财政的信托公司来管理,说是比银行的利息多得多,能帮助更多的失学儿童。”

麻育儒:“看不出来,这个海琴野心挺大的。”

杨校长:“麻校长,你就服气吧,你我给人做做梯子没有啥。”

麻育儒:“咱们个人可以让投机者踩着肩膀往上爬,但是大河中学不能,六万元专款不能动,咱们学校就动她。”

杨校长:“什么意思?”

(选自《中国剧本网》2010年2月23日)

【小题1】三个镜头节选自电影文学剧本《西部志愿者》,文中哪些信息照应了题目?、【小题2】电影文学要有尖锐的矛盾冲突,往往是一个矛盾解决了又产生另一个新矛盾,这三个镜头也是如此,请作个分析。(4分)

【小题3】发挥想象,揣摩人物语言。(6分)

⑴余静赣在大会提议要海琴讲话,台下掌声如潮,这时海琴走上会台,她会说些什么呢?

⑵麻育儒心存忌妒,在杨校长面前出歪主意,但没有直接说出,想一想,当杨校长问麻育儒“什么意思”后,麻育儒会怎样说?

【小题4】透过海琴和田树的人物形象,我们看到了年轻一代具有哪些可贵精神品质?(4分)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0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①。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②。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③。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④。南冥者,天池也⑤。《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⑥。”蜩与学鸠笑之⑦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⑧?”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⑨。之二虫又何知⑩!

(选自《庄子·内篇·逍遥游》)

【注释】①冥:亦作溟,海之意。鲲(kūn):传说中的大鱼。②鹏:大鸟之名。③怒:鼓起翅膀。垂:边远,后写作“陲”。④海运:汹涌的海涛;一说鹏在海面飞行。徙:迁移。⑤天池:天然大池。⑥击:拍打。抟(tuán):环旋往上飞,一说拍击的意思。扶摇:由地面盘旋而上的暴风。息:风。 “去以六月息者也”可译为凭借六月的大风离开。⑦蜩(tiáo):蝉。学鸠:一种小灰雀。⑧决(xuè):迅疾。 枪(qiānɡ):触、碰。抢:通“枪”。控:落下来。 奚以:何以。⑨适:往,去到。莽苍:迷茫的郊野。反:返回。果然:饱的样子。宿:一夜。⑩之:这。

【小题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1分)

其翼若垂天之云

【小题2】解释文中划线词语。(2分)

⑴志怪者也( ) ⑵去以六月息者也( )

【小题3】蜩和学鸠为什么讥笑鲲鹏呢?(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小题4】庄子对蜩和学鸠的态度是怎样的?哪句话表现最为明显?(2分)

【小题5】你更敬佩鲲鹏还是更敬佩蜩和学鸠?为什么?(3分)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4分)

卜算子

苏轼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①

缺月挂疏桐,漏断②人初静。谁见幽人③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④。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①据史料记载,此词为神宗元丰六年(1083)作于黄州。此词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时所作。②漏断:指夜深。漏,古代计时器。以铜壶盅水,水从壶中漏出,壶中箭上刻度显出时辰。夜深时,漏壶水少,不闻滴漏声,称“漏断”。③幽人:被谪幽居的人。这是作者自指。④省(xǐnɡ):理解,了解。

【小题1】这首词采用了借物寓怀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2分)

【小题2】下面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这两句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

B.词的下阕尽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其实这只孤鸿就是词人自己。

C.“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一句承上启下,其中的“惊”写出了孤鸿的失魂落魄;“恨”写出了孤鸿内心充满缠绵悱恻的悲情,然而世态炎凉,只能自吞苦水。

D.这首词在对孤鸿和月夜环境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

名著导读

文学名著,犹如我们的良师;文学名著中的不少人物,犹如我们的益友。那么下面几个人物,你最愿意和谁深交?理由是什么?(2分)

贝多芬 米开朗琪罗 托尔斯泰 鲁宾逊 刘备 宋江

默写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8分,每空1分)

【小题1】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小题3】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小题5】孟浩然《过故人庄》中描写郁郁葱葱的绿树环绕村边,苍苍茫茫的青山伫立郭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没有实现的愿望,今天却在赣州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实现了。你看,展现在眼前的是道路平坦条条宽,高楼耸立幢幢新,市场繁荣商业旺……(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句子回答)

作文

写作(50分)

以“我们的生活很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⑴文体不限,能采用戏剧和电影文学剧本形式写作更佳。

⑵不少于600字。

⑶文中不得出现泄漏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信息的内容。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