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名人事迹,名人励志故事

2017-03-03

有时间的话我们多看一些励志名人事迹总会有所收获的,那么励志名人事迹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励志名人事迹:像谷穗那样始终低着头

今年80岁高龄的阎肃,不仅是中国剧协、中国作协、中国音协的老会员,还是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的会员,他戏称自己是“杂家”。

上世纪60年代,阎肃就写出了让国人感动不已的歌剧《江姐》,主题歌《红梅赞》传唱至今依然不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写的《敢问路在何方》《故乡是北京》《长城长》《雾里看花》等歌曲,让人们更加熟记住了他。现虽已进入耄耋之年,他仍精神饱满地以评委、嘉宾的身份频频亮相电视屏幕。他对此这样说:“只要老百姓还认可我,我就甘愿为他们服务一辈子。”

大家很难相信,阎肃的艺术之路起步于舞台上拉大幕。1955年,阎肃所在的西南军区文工团撤销后,他被分配到空政文工团工作。开始的5年间,他经常是一个人千七八个人的活:拉大幕、点气灯、演反派,说相声、打快板、演双簧,还兼管催场。领导只要发现哪里缺人,就会喊一声:“小阎,看你的了。”他二话不说,就会立即顶上去。在回忆那段经历时他说:“拉大幕,我比别人拉得快;跑龙套,我当个角儿倍儿认真;点气灯,一年演几百场,没熄过一盏灯。我把每一项工作都当事来做,而且要做就做最好的……当你养成认认真真做事的习惯时,际离成功的门槛就越来越近了。不管你是干什么的,必须脚踏实地往前走,千万不要指望一锄头挖出个金娃娃。就这样,我年年评先进、当劳模。”

其实,阎肃改行搞创作是不得已而为之,他最喜欢的还是当演员。那时,他不但中音唱得好,说相声也深受观众喜爱。有一次演出,他连说了7段相声,观众还是不让他下台。正当他雄心勃勃要在演艺事业上闯出一片天地时,组织上却找他谈话,让他转行搞创作,虽然他不乐意,但最终还是做通了自己的工作,无条件地服从了组织安排,而且一千就是50多年。其间,不仅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作品,而且完成了一项又一项重大的创作任务,深受大家的敬佩。

成名后的阎肃,没有一点名人和大艺术家的架子,在路上不管遇到什么人,像花匠、木工、烧水的、大师傅、小战士等,他都一律向对方微欠上身大声打招呼:“您好!”儿子阎语对父亲的做法甚是不解,曾问父亲:“你现在是全国知名的大艺术家,跟谁都主动打招呼,还鞠躬,用得着吗?那样也太没派了。”闽肃对儿子说:“尊重所有人,对我们所有人都是重要的,且不说人人生而平等这样的大道理,就说你尊重了所有人,也就为自己赢得了好心情,对自己的生活、工作、进步都太重要了!”阎肃用自己的言传身教,使阎语这样一个多次被学校要求转学甚至开除的“刺儿头”,成为全校高考文科状元。阎语现已是中信银行的一名副行长,不仅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还在工作之余写起了小说。对此,阎语感触颇深:“我从父亲身上学到最重要的,就是他尊重所有人这一不太普通的普通点。自我进入中信银行工作,他就常叮嘱,不要犯错误,不要损害公家利益,不要和别人比收入。这还真是生活中的良策,能让自己活得更开心。”

论资历和年龄,阎肃在空政文工团都是“第一老”,但无论什么时候,他都把自己放到组织当中,放到大伙儿中间。每次外出,他都自觉向团里请假销假,党组织生活一次不落,每个月准时交党费;团里有事,他总是提前10分钟赶到。对此他说:“做人就要像谷穗那样始终低着头,对上不伸手,周围拉紧手,工作上才会有一手……什么是名人?真正的名人是‘明人’,即明白人,有自知之明。一个人,不管你当多大官、有多大的名气,千万不要摆架子,架来架去,就把自己架空了。能时刻记住和做到这些,你也就拥有了人生的大智慧。”

励志名人事迹:一张欧铁通票,偷来有味清欢

作者:刘志坚

莫文蔚是横跨影视歌三界的巨星,这注定让她很忙碌,但人家却深谙人间有味是清欢的真髓,每年都会推掉一些演出。买一张欧铁通票,周游欧洲大小国度,享受那份欢愉,乐不思蜀。

对于欧铁通票的依恋,源自莫文蔚的求学时光。外表狂野的她曾是香港第一届十大杰出学生。中学毕业她就获得了奖学金,到意大利的世界联合学院进修,后来更是考取英国伦敦大学。

在欧洲读书期间,她在埋头苦读学业的同时,总是忙里偷闲去调节自己的生活。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心里就是想着不顾一切去出走这事儿”。她每逢假期就会买一张欧铁通票,饱览沿线国家的秀美风光,领略各地的风土人情。

最有意思的是这个鬼点子奇多的丫头,为了休闲,竟然打起了同学的主意。她在伦敦大学的同学来自欧洲的各个国家。每学期考完试,莫文蔚便开始游说大家去买欧铁通票,组织大家一起坐着火车去放松。

趁此机会,她沿路把各个国家的同学送回家。同学们怎么好意思不邀请她到家里做客呢?这样莫文蔚不仅饱览了同学的家乡风光,还顺便尝遍了各个国家的美食。

在轻松愉悦的同时,丰富了自己的阅历,为日后的演艺事业积累了很多东西。

进入演艺圈之后,莫文蔚档期每年都是排得满满的。面对这种生活,她出走的念头愈发强烈。每年她都会像学生时期那样,推掉片约,调开档期,买一张欧铁通票去旅行。

对此,她的助理很不解,莫文蔚略带戏谑地对助理说:“你知道‘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意思吗?不懂吧。那我告诉你,对我来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有一张欧铁通票就很爽’!”

是的,把自己从忙碌和喧嚣中解脱出来,忘掉名利的诱惑。东篱赏菊也好,山林小憩也罢,或者如莫文蔚般信马由缰去旅行,去享受那份清欢的滋养。

励志名人事迹:冒险成就传奇

他出生在意大利威尼斯近郊的一户贫苦农家。两岁那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火燃及了他的家园,一家人被迫逃往法国。为了养家糊口,无一技之长的父亲不得不冒险上雪山采集冻冰,卖给城里的大户,以赚取微薄的收入。

14岁那年,母亲病重,家境举步维艰。辍学后,他被迫去裁缝店当学徒。两年不到,他的手艺便声名远播。为了追求更高的发展,他决定去巴黎寻找机会。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正在巴黎上空弥漫,命运之神又一次把他推向悬崖。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23岁的他骑着自行车来到巴黎,受聘于“帕坎”时装店做设计。次年,他又转到了著名的“迪奥”时装店。迪奥是当时法国最著名的服装大师。在这里,他眼界大开、获益匪浅,并很快得到了迪奥的器重,被任命为公司主要负责人。

然而,正当他生活安定、事业有成时,却提出要离开“迪奥”单干。朋友说他是疯子,因为在巴黎,迪奥的霸主地位无人能撼。单干,岂不是以卵击石?

就在1950年,他冒着极大风险,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迪奥,用全部的积蓄买下了“帕斯科”缝纫工厂,并租了一个铺面,开办属于自己的公司。

1953年,在这间陋屋里,他第一次推出了自己的女装设计。他设计的时装式样新颖、造型独特,极具浪漫情调,在巴黎引起了强烈反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是,在此之前的法国时装只为贵妇名流而做,顾客有限,限制极严。而战后的法国,经济迅速复苏,大批妇女走出家庭,融入了社会生活。他敏锐地捕捉住这一商机,大胆提出“成衣大众化”的口号,标榜要为平民妇女设计时装。

此话一出,在业界引起了轩然大波,惹怒了保守而又嫉妒的同行,他们群起而攻之,说他离经叛道,有伤风化,并联手将他逐出巴黎时装女服辛迪加。

面对世俗的偏见,同行的嫉妒,他没有屈服,没有退缩。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他不但改变了服装的走向,而且对世界经济、消费结构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法国,沿袭多年的传统是设计师只能问鼎女装,而设计男装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忽视男装,就白白放弃了50%的消费市场”。于是,他决心为男性设计时装,以打破女装一统天下的格局。

1959年,他不顾业界行规,大胆举办男装系列的时装展示会,推出充满阳刚之美的男性时装。站在风口浪尖的他再一次激怒了保守派,结果,他被赶出了服装业的“顾主联合会”。但令保守派不解的是,他的冒险又一次成功了。

然而,极富冒险精神的他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疯狂的举措再次令人震惊。

1978年,刚刚经历过一场浩劫的中国大地春寒料峭,他大胆提出去中国开拓服饰市场。人们纷纷前来劝阻,“中国实行社会主义,你代表资本主义,两者合作是不现实的。”甚至有人嘲笑他,“中国没有时装,只有灰黑一色的衣服,他们不会掏给你一分钱。”但是,他却始终坚持自己的判断,“一个拥有十亿人口的国家,就是给每个人衣服上钉十个扣子,就是一百多亿个啊!”

1979年,他的时装展如期在北京举行,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外国人在中国举办的时装展。在展会上,男女模特袒胸露背、扭腰摆胯,其中一名漂亮女模特突然在T型台中间停下来,兴之所至地两手撩起长裙的两襟,露出只穿着三角裤的胴体。顿时,惊倒一片,台下议论纷纷,认为此举有伤风化。

虽然他的“中国时装心”遭到冷遇,但他并没因此而退缩。几经努力,他终于敲开了这扇古老的大门,赚得盆溢钵满。

今天,他的商业帝国遍布世界各地,产品涉及家具、灯具、装饰品、日常用品,甚至还有通讯、电子、汽车和飞机造型……

是的,他就是集设计大师与商业巨头于一身的皮尔•卡丹。

他绝对是一个传奇人物。他的传奇不仅在于让服装艺术走进百姓生活,而且在于他的冒险精神和创新理念,在于他的孜孜以求和永不言败的作风。

当谈及他的成功秘诀时,他说,“大胆创新,勇于冒险,而后付诸实践,这就是我的成功秘诀”。

在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冒险就是最大的冒险。只有冒险,才有可能实现梦想,才有可能成就传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