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笼的使用方法
蒸笼起源于汉代,是汉族饮食文化的一朵奇葩,其中竹蒸笼以原汁原味,蒸汽水不倒流,色香味俱全饮誉全球。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蒸笼的用法,希望大家喜欢。
蒸笼的用法
1、待水滚再放材料 要蒸东西请先等锅内的水滚再放入材料,蒸时要隔水蒸,但若是要炖东西,则就直接放在水中加热。
2、加水时请加热水 要蒸的时候,锅内必须一直装满热水。水太少的话,蒸气量就会减少,蒸笼边缘也易烧 焦。只要水不够就立刻加入热水,温度才不会下降。
3、蒸的时间、火侯依材料而异 大部分的材料多用大火来蒸,例如:肉或鱼。但是若要蒸蛋时,则最好用小火蒸,其表面才不会有凹处。长时间蒸时,应该尽量避免中途打开盖子,因为这样会让蒸笼内的温度下降。最后,请依照材料的多少、大小来蒸,蒸出来的食物才好吃。
4、蒸笼蒸东西最上层先熟。蒸东西下面是水,通过加热使水沸腾,大量超过100度的水蒸气会向上走,然后很多水蒸气会汇聚在上面,水蒸气始终是一百度的,因为热源一直在加热!因为 水蒸气能量很高,会急剧运动上升,所以在下面停留的时间很短,在上 面又不易散开(盖子就是防止蒸气热量散失),就会使最上层气压升高,导致最上层的东西易熟!
蒸笼的制作工艺
有趣制笼工具
竹刀:刀锋上厚下薄,以最薄身位置削竹
手钻:一长一短竹枝加绳子而成,用时十字形摆放,拉动长竹令绳驱动短竹转动,短竹的钉便能钻孔,现在已改用电钻。
竹夹:木做,方便制作时定位。
木枕:已有六十多年历史,此木密度高,用来制作工作台,旁边加上了用来上钉的铁码。
制作过程:
上山采竹。一般会用丹竹或罗竹制作。将竹破开,古时用炭,现在会以火轻焙,令竹由曲变直。
1.先将丹竹浸水一晚以上,让其软身。 2.将竹削皮、磨滑。以一片丹竹围成圆形,用竹夹固定位置。 3.钻洞,穿上铜线。整理外形使其浑圆。 4.削四条幼长的竹条,围于外框内,再置上内框。 5.以竹条排成笼底,再以藤线十字形扎实。 6.将竹削尖成钉插入蒸笼固定即成。蒸笼做好后须晒干,才能耐用。
去皮蒸笼工艺
蒸笼制作工艺目前已经很成熟 ,楠竹制作的特点是将竹子分成宽度在4厘米左右薄竹片,然后用竹篾将竹片拼接加固成蒸笼,因为楠竹比较厚,制作时候都需要把外层用刀刮去,然后保留0.5CM-0.6CM厚度制作,因为楠竹硬度较强,祛除外层后就不需要做烤火处理。
四川、重庆、贵州、江西一带的慈竹蒸笼,由于本身慈竹比较薄,成林的7CM直径竹子内壁也就0.3-0.5CM,所以制作用慈竹蒸笼都是不需要去皮的,如果去了皮就只能用来编制背篓或者席子,所以做慈竹蒸笼的时候都是要用火适当的烤,然后制作,但这种蒸笼由于材料容易坏,在生产地域已经不经常可见了
带皮蒸笼工艺
楠竹带皮蒸笼的制作工艺是巴蜀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是一种古老的即将消失的民间手艺,因为楠竹成林的7CM直径竹子内壁就可以达到1.5-2.5CM厚,楠竹又是比较坚硬,所以如果不烤火处理是肯定处理不了的,所以都需要从中劈开然后修整,完成一套蒸笼的制作大概需要几天的时间,带皮蒸笼的特殊制作工艺是巴蜀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是一种古老的即将消失的民间手艺,包含数道工序:(1)砍竹,(2)破竹,(3)去竹节,(4)竹子内部刻纹路(目的是烤火的时候竹子不破裂),(5)烤火软化竹子,(6)将软化的竹子弯曲成蒸笼圈(注意是整根竹子,这样制作的蒸笼十分厚实),(7)反复揉竹子,使其的弧度越来越接近正圆,(8)上横梁,(9)穿档格竹块,(10)上口子,(11)编制盖子顶部的竹席,(12)制作蒸笼盖,(13)修正,完成一套蒸笼的制作大概需要几天的时间,所以这方法制造基本已经快退出市场,目前会这门手艺的艺人已经很少了。楠竹带皮蒸笼多采用的是这一工艺。
带皮慈竹蒸笼颜色变化
竹蒸笼的颜色的变化是竹子颜色演变的一个自然过程。随着竹子和水汽的反映,带皮慈竹蒸笼会从竹青色变化到黑色,这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这和手工竹席是一样的,使用多年的的竹席是黑色的。
青皮竹蒸笼颜色变化
去青皮蒸笼会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去青皮蒸笼坚固,在使用1月后,油慢慢渗透在竹子中,颜色会随着使用时间而慢慢变金黄色。
竹蒸笼的手柄
笼的手柄有两个作用,一是方便移动,另外一个是起到蒸笼横梁的左右。带手柄的蒸笼制作上要多一道工序。
猜你感兴趣:
1.微波炉蒸笼的用法
2.微波炉蒸锅的用法
3.安琪酵母的用法用量
4.热锅上的蒸笼歇后语的答案
5.冰糖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