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心理素质论文

2017-06-14

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改进和深化的大环境下,我国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然而我们该如何写有关中学生心理素质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浅谈中学生心理素质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中学生心理素质论文篇一

《当代中学生心理素质特点初探》

摘要: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改进和深化的大环境下,我国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本文在总结多年担任任课老师时中学生心理素质特点的情况,并且归纳已有的相关中学生心理素质特性的参考文献,针对一些常见的问题,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字:中学生;心理素质;问题;意见

0 引言

众所周知,学校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培养青少年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目前各大省市的中学已经开始了系统性的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为目标的心理教育,但是尽管如此,很大程度上学校的发展并不能够完全满足和适应当代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要求,为此,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出好人才就成为了整个社会对于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呼唤。

1 心理素质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

一般而言,心理素质的定义是指以先天环境下具有的性格特点作为基础,并且在后天环境中受到影响,从而逐渐产生并且不断发展起来的相对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它通常主要包括几个部分,即认知、动机、需求、情感意志以及性格等等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它是教育工作者按照学生自身的心里发展的规律及其所具有的特点,按照一定的目的,有计划和有步骤地向学生施加一种具有积极影响的过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心理品质,治疗各种现存或者潜在的心理上的障碍或者疾病的亚健康状态,保证心理健康,以便最终在德育、智育、体育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心理素质作为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地位就显得极其重要。同时,鉴于心理素质具有先天因素结合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特点,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心理素质在学生的素质结构中必然会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因此,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优秀政治素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及其行为习惯,同时拥有较高的知识技能的人才,就必须着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2 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特点

1)在思想上认识不足,整体上处于亚健康的状态

首先,近些年来,由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不少孩子都是来自于离异家庭、特困家庭以及独生子女的家庭,所以,这些学生存在的心理上的问题日益增多和凸显。大多表现为同学之间不太合群、人际关系相对来说比较紧张,在各种场合不敢向家长、教师提出各种学习和生活上问题,并且对于一些事情过分敏感、情绪化等等,此外,一些同学还存在着非常严重的社会交往能力差、注意力普遍不集中,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攻击性行为上的失控等等的问题。

2)思想上面不具备独立的能力,容易受到不良外界环境的影响

中学生在心理的发展上面都会具有不平衡性以及动荡性等等的基本特征。不平衡性指得是中学生在中学这一特定的阶段,生理上发育普遍比较快,但是心理上的发展却是远远不能够与之同步。而动荡性则是表现为在上述的阶段中,学生的认知、意识以及行为等等的各方面都会有相当剧烈的变化,甚至有可能在情绪上出现强烈的反差以至于产生心理上面的疾病。

3)价值观日渐趋向于多元化、功利化和实务化。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之下,越多越来的中学生在付出和回报利益驱动十分明显,特别是在初中学生当中,不但存在着追求务实、注重实际,尽可能把个人的利益与社会对于个人的需求统一起来的美好心愿,但是又由于自身和社会的原因,具有付出的同时必须取得相对应的回报,甚至在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当中,也还存在着对于国家、集体利益淡化和社会责任感日趋弱化的情况。

4)在生活上极度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总体上来说是由于,首先,家长对于子女的过分溺爱。由于现在的不少学生是独生子女,并且相当一部分的家庭也是都比较富有,子女们往往成为了他们的掌上明珠,只要是物质上能够满足的都会尽量满足其需要,这也就造成了他们在物质上的无限贪欲,同时,又由于对于精神上缺乏足够的关怀,由此而导致子女们心灵上的欠缺,最终妨碍了孩子们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其次,由于现在的家庭往往只有一个孩子,家里的所有大人都把这份关爱全部给了他,以至于孩子一方面喘不过气来,另一方面又不晓得珍惜。例如,爷爷奶奶接送他们上学、放学,下课了回到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正是长期处在这种环境当中,使得他们毫无忧患意识,并且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很容易的产生消极、负面的情绪,甚至出现个别人走向极端的情况出现。

5)人际上缺少相应的关怀,缺乏合理和相应的沟通与关怀。这一点尤其是在中学阶段这个特殊时刻中交友、早恋当中特别明显。同时又由于此刻学习任务较为繁重,以至于一些学生甚至太过于封闭自己,很少甚至不与周围的朋友、老师以及家长及时沟通,最终导致了抑郁症的产生。

3 改善和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建议及其对策

综合上述的情况,可以对于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心理辅导以及心理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如下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的训练:

1)着力发展学生在观察力、思维能力、记忆力、注意力以及想象力等基本的心理因素。通过进行各种常规及其特殊的训练项目,充分发掘出学生在智力上面的潜在能力,并且针对性的进行训练,从而实现找出、避免以及改善学生在感知、记忆和思维上面出现的种种问题,最终达到促使其在生理上面的全面、健康、有序的发展。

2)大力培养学生的定向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以及组织能力,通过举办一些课堂内外的兴趣活动,训练他们能够在以往类似或者陌生的环境下与他人进行合作沟通,并且针对于特定目标的最终动手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努力改善和提高人格健康方面的教育,从而使得学生了解健康中学生的标准,并且对于自己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通过对于其采取一些相关的训练,使其学会调节、放松自己,克服自卑感、孤独感以及其它不良情绪的产生,从而达到避免其双重人格的不利局面。

4)促进学生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在各种学习的场合,帮助他们最终总结、摸索出一套适应自己自生特点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 肖汉仕。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内外关系。中国教育学刊[J]。1999

[2] 燕国材等。心理素质教育论。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M]。2002

[3] 冯正直等。中学生心理素质概念和成分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J]。2001

[4] 胡胜利。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心理学报[J]。1994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