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
由于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学校只重视学科课程,不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致使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缺乏明确的目标和相对固定的系统的内容,也缺乏固定的时间保证和研究检测的手段。因此,师生也无法操作,心理教育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或成为一种时髦的口号却没能扎实地实行。以下是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全文如下:
1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大学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阶段,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黄金时段。所以,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教学应当更加谨慎,让他们向良好的学习方向发展。然而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学习各种知识的关键起点,是大学生获得知识及提高技能的保障。健康的心理教育可以促使大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使他们更好地发挥自身内在潜力,更好地学习各门科学技能。
当前,许多高等院校均非常重视心理健康工作,在学校里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课程。然而因为我国高等院校开设这门课程时间不久,经验不够,还存有许多问题,亦面临各种困难的处境,如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范围不够广、分析不够详细深远、师资不够雄厚,教学方法不恰当等等。对于这一连串问题,有关研究人员需要积极探索解决对策,从课程内容、师生关系及教学方案等方面入手,并对将来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研究做了更深一层的瞻望。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
2.1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
由中学到大学,对大学的新生而言,均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不管是生活环境抑或是学习方法,不管是自我的目标抑或是社会对他们寄予的期望,均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环境的改变下能否让大学生更快地适应当前的大学生活,其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学习各门科学课程能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能否成功地度过大学时代。所以,在大学的新生入学后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显得更加重要,它的主要目的是协助新生更快地适应新的学习与生活环境,降低心理转换所需要的适应期,促进积极向上的心态,为大学生将来的成才、成长奠定良好的根基。
由于大一的学生在适应环境的水准上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在对大学生开设必修课的根基上,高校需按期开展对象明确、针对性强的专业课,进而尽可能使用校刊、墙报、广播等多种宣传手段,大力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另外,因为老师和学生管理者的品行及心态会直接制约到思想还没定型的大学生,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不只是限定学生,还需经过讲座以及讨论等形式,增强老师及有关管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准,为大学生的发展创设一个文明、和谐的心理环境。
2.2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环境
导致大学生这些心理问题并不是他们是天生就有的,而是由于从小成长的生活环境、教学环境等因素造成的。因为大部分学生都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缺乏自主生活的能力,父母较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没有重视培育孩子的综合能力。在家里从来不让孩子帮家里干一点家务,担心这些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
然而家长的这些行为问题,在孩子上大学时后渐渐显露出来。相关的心理专家认为大学生所反映的这些行为与心理年龄、现实年龄不相符合。这个年龄阶段学生应当表现出独立、自主、成熟稳重的一面,但是当代的大学生的心理上还出现幼稚、依赖性太强等行为。所以,在给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之前,务必先要对家长贯彻心理健康理念,使他们正确地了解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让他们明白哪种情况下、哪种年龄段应当对孩子实施什么样的教育。同时还需依据孩子的个性特征及发展规律,对孩子实施合适的心理教育。
2.3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心理咨询体系
心理咨询是改进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增强心理健康水准、推进他们个性品质获得和谐发展的有效措施。以往通常是在大学生出现了心理冲突抑或是心理障碍过后,高校才采用心理咨询来帮助学生度过难关,使咨询员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及精力,然而解决的只是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
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特征和规律,高等院校心理咨询工作应注意发展意向,需依据心理学对个体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研讨的成果,处理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疾病抑或是将面对的各种心理矛盾,使其获得妥善处理,进而让大学生的内在潜能得到实效性地发挥,促使他们的人格健全发展。所以,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心理咨询是高等院校心理咨询的特色和价值所在,它所咨询的对象主要是心理较为健康,没有明显心理障碍的学生。
2.4设立完善的心理保健机构
伴随着人民对心理健康重要性认知持续深入,还有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我国高等院校的心理健康工作亦获得飞速发展。当前,尽管每个高等院校陆续成立了心理保健机构,由相关的保健人员负责详细的心理保健工作,但依然满足不了大学生的需求。为了尽早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为了降低心理疾病及心理障碍的产生率,为了防止学校发生危险事件,高等院校需尽快完善心理保健工作,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让专业心理保健人员抑或是心理教育人员,在学生中举办各多样化的普及心理健康基础知识教育。培育一些学生干部,使他们负责心理保健员与心理咨询员的工作,尽早察觉出学生所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而介绍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到他们这个保健机构寻求帮助。
第二,对相关的教学工作人员培训心理保健常识,让他们更清楚地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健康情况,同时还需懂得区分政治思想和心理问题的不同,在大学生出现一般心理问题时,需懂得妥善处理。
第三,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对所有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对较为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必要时要迁移到医疗咨询机构。同时还需建立心理健康检测部门,配合新生入学体检,设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而且还需对他们追踪观察。依据大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有效的教育及防范措施,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承受能力及适应环境的能力。
3小结
总而言之,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不但是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亦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更是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所要实现的目标。所以,我们一定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为国家培育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