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初级职称论文

2017-04-01

电力的负荷随时间在不断发生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连续性和周期性的特点。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力初级职称论文,仅供参考!

电力初级职称论文篇一

电力用户和电力负荷特性研究

摘要: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电力需求侧管理(DSM)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力行业的管理和电力企业的运营逐步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利用负荷特性对用户进行分类有利于合理电价机制的形成,有助于电力销售公司制定营销策略。

关键词:电力用户;电力负荷;特性研究

引言

电力负荷是一个周期性和随机性都较强的系统,它与社会、经济、政治、气象等众多的因素有着极为复杂的关系。一方面,电力负荷按一定趋势有规律地发展变化;另一方面,负荷受众多因素的影响,随时都可能发生一定的波动。作为评价电网负荷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与时间有关的静态负荷特性研究一直是电力科研人员的重要课题,在国内外受到普遍重视。

1.电力用户负荷特性概述

1.1负荷特性,电力负荷从电力系统的电源吸取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随负荷端点的电压及系统频率变化而改变的规律。

电力负荷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电能的消耗者对电力系统的分析、设计与控制有着重要影响。几十年来,人们提出了大量的负荷模型,包括静态负荷模型、机理动态负荷模型、非机理动态负荷模型。同时,也不断积累了不少实测参数。建立一个负荷特性数据库,能够很方便地对历史数据进行各种查询以及调用,便于从一个整体、长期的范围来对负荷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和应用。

1.2特性分类

负荷功率随负荷点端电压变动而变化的规律,称为负荷的电压特性;负荷功率随电力系统频率改变而变化的规律,称为负荷的频率特性;负荷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称负荷的时间特性。但一般习惯上把负荷的时间特性称为负荷曲线(有日负荷曲线、年负荷曲线等),而把负荷的电压特性和负荷的频率特性统称为负荷特性。

1.3模拟方法

在电力系统的分析计算中,模拟负荷特性的方法一般有以下4种。

①用恒定阻抗(或恒定功率、恒定电流)模拟负荷。这是最粗略的模拟方法,因而只适合某些近似计算。但因为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所以应用较为广泛。

②用负荷的静态特性模拟负荷。这种方法比用恒定阻抗(或恒定功率、恒定电流)模拟负荷要精确一些。它实质上是恒定阻抗、恒定电流、恒定功率3 种简单形态按一定比例的组合。一般在动态稳定和潮流计算中可以采用这种模拟方法。

③考虑感应电动机机械暂态过程的典型综合负荷动态特性的负荷模型。因为感应电动机(见异步电动机)是电力系统负荷的主要成分,因此在暂态稳定计算中,往往采用这种负荷模型考虑感应电动机在暂态过程中其滑差变化对稳态等值电路阻抗值的影响。

④考虑感应电动机机电暂态过程的典型综合负荷动态特性的负荷模型。这是比较精确的负荷模型。它既考虑感应电动机的机械暂态过程,又考虑电动机的电磁暂态过程。

2电力用户负荷特性和负荷特性指标

电力系统的负荷随时间在不断发生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连续性和周期性的特点。掌握用电负荷的特性和变化规律,对于电力系统来讲可以有利于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对于供电部门来讲可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而对于用户来讲可以充分发挥每一度电能的效益。电力系统负荷特性就是指用电负荷的特点和性质,不同类型的用户负荷表现出不同的负荷特性

例如,在前面所述的各类负荷中,城市居民负荷具有经常的年增长以及明显的季节性波动特点,而居民负荷的季节性变化在很多情况下,直接影响系统峰值负荷的季节性变化,但其影响程度则取决于居民负荷在系统总负荷中所占的比例。尤其是随着电热器、空调装置、电风扇、电冰箱之类的敏感于气候的家用电器日益广泛地采用,使得居民负荷变化对系统峰值负荷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

商业负荷也同样具有季节性变动的特性,而这种变化主要也是由于商业部门越来越广泛地采用空调、电风扇、制冷设备之类的敏感于气候的电器所致,并且这种趋势正在增长。

相对来说,工业负荷一般都是受气候影响较小的基础负荷。当然,这并不是说它一点不受影响。然而,由于工业负荷本身基础很大,尤其是由于三班连续生产,因此这类负荷变动较小。而其他各类负荷,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也可能具有季节性等特点。

要描述和区分各种不同类型用户负荷的特性,就需要使用负荷的特性指标。为加深对全国负荷特性的了解,统一负荷特性指标。2000年3月,国家电力公司组织各省电力公司全面、系统收集有关负荷特性数据,同时选取华东、浙江、湖北、四川四个电网和北京、上海、福州、兰州、长沙、南宁、大连等八个城市进行负荷特性的重点调研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负荷特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2001年国家电网公司对《电力工业生产统计指标解释》中的指标进行了补充修改,增加了负荷差率等指标。

3.现阶段电力用户负荷分类存在的问题

虽然电力系统的负荷类型可以按照上述标准进行划分,但是这样的分类并不严格和准确。在实际分类时,可能会发生把某些实际负荷归算到哪一类的争执。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都是由供电部门自己主观进行决定。因此,在一些供电部门中,可能各自有其更具体和详细的负荷分类目录,以备负荷分类之用。然而,上述供电部门所采取的负荷分类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3.1同一行业内的用户可能具有不同的负荷特性。目前,供电部门对电力系统用户负荷进行分类,大多数依据的是用户负荷所属的行业以及用户的经济活动特点。然而,随着用户负荷设备的构成越来越复杂以及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同一行业内的用户负荷特性也并不完全一致,其负荷曲线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3.2不能反映出电网的变化和差异。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电网中会不断出现一些新的类型的用户负荷,而这些类型的用户负荷可能会与已经定义的用户负荷类型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需要重新考虑对其类型的划分与定义。并且不同地区电网之间的负荷构成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应当针对实际情况对电网的负荷类型进行划分。

3.3分类结果不准确,影响了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应用。传统的负荷分类方法,没有充分考虑用户负荷的实际特性和变化规律,缺乏理论依据,存在着较大的人为因素,降低了分类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使得在此基础的一些应用受到影响,例如降低了分类负荷预测的准确性,电价制定的不尽合理等等。

因此,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需要研究一种科学准确的负荷分类方法,为供电部门进行负荷分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应用提供有力的参考和依据。

4.结束语

深入研究电力负荷分类的方法及应用,有利于及时掌握用电负荷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有利于用电负荷的科学管理,有利于计划用电工作的开展。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忠华. 电力系统负荷分类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2007.

[2]刘晨晖. 电力系统负荷预报理论与方法[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7.

[3]牛东晓等. 电力负荷预测技术及其应用[M]. 北京:中国 电力出版社,1998.

[4]赵希正等. 中国电力负荷特性分析与预测[M]. 北京:中 国电力出版社,2001.

[5]张峰. 电力负荷管理技术[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电力初级职称论文篇二

电力企业电力营销模式的分析

摘要: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电力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营销作为供电企业发展的核心业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供电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本文主要对传统电力营销模式在营销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电力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电力营销管理模式的创新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电力企业;营销模式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工作的启动,电力营销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也在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如何通过最恰当的营销管理模式提高供电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树立创新理念,探究出创新管理模式,以进一步实现电力企业市场营销模式的构建与完善。

1 电力企业营销的现状

1.1机制不健全,处在成长中

我国的电力企业营销各方面机制还不是很健全,处在发展阶段,所以国家出台了一些方针政策控制了电价,这对电力市场的的需求有很大的影响。我国的电力企业营销市场是一个最直接的面相广大用户的市场,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波及范围较广。

1.2国有属性

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属于国有企业,这个性质也就决定了电力营销市场的国有属性。但是我国的经济体制又使得电力企业不得不进行市场化经营,所以我国的电力营销市场还有竞争属性。综合这两种属性不难得出,电力企业目前处于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与此相反的是,广大的电力用户恰恰是处于完全竞争市场中,这就导致了企业和用户之间的不对等位置,这也大大的增加了企业电力营销工作的难度,也成为了开拓市场的一个绊脚石。

1.3市场营销模式构建不完善。

电力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进入市场和采取市场化经营的时间并不长。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电力资源都是计划经济体制产物,根据经济发展规划随时进行生产、传输和资源配置,价格的制定也完全取决于计划经济体制,不需要考虑市场和商品的定价机制和因素。这种完全依靠计划经济体制的定价方式,忽视了企业生产成本及扩大再生产的实际需要,给国内电力企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随着近年来国内电力企业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资源开始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进入市场,电力企业也应当顺应市场变化的需要,构建全新的电力资源市场营销模式,而受到传统计划经济的不利影响,许多电力企业都没有完全构筑起适应市场需要的电力资源市场营销模式,这是现阶段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2 电力营销模式分析

2.1电力营销广域网现代化建设

建立现代化电力营销广域网, 主要以行政区域为基本网络单位, 以公司市场营销部为网络中心,建立局域网、广域网相结合的覆盖全地区的现代化市场营销网络。系统建成后用户可在市内任意营业网点办理交费、业扩报装、查询等用电业务,公司和市场营销部可以及时得到所需实时信息, 既达到自动化管理的目的,又方便了用户,是最大限度实现市场营销市场体系的支持和保障。

市场营销广域网的NT 域控制中心设在市场营销部计算机中心机房, 承担市场营销广域网的“帐号管理域”的角色,统管所有需要跨支公司范围共享存取市场营销信息的用户帐号; 每个支公司级的站点建立一个管理自己及所辖所、站的MS-NT 控制域,组成市场营销广域网的“资源域”群;各个支公司的“资源域”通过建立对于市场营销部“帐号管理域”的单向委托关系,实现场营销广域网整体的逻辑关系。

2.2营销技术现代化

营销技术现代化, 首先建立现代化的信息支持系统,统一规划市场营销系统、负荷控制系统以及远程抄表系统, 作为市场营销现代化管理网络的数据基础, 实现全部数据唯一入口录入,所有信息资源实现采集、存贮、共享自动化,实现网络化自动传输、检索和自动稽查,综合市场营销技术,辅助电力销售,为科学分析管理电力市场提供技术支持。

电力营销管理基础数据的来源, 包括一级市场数据、二级市场数据以及大用户和居民用电的抄表数据。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入分析研究电力市场, 提高用电管理自动化水平,建立完善的市场管理技术手段,必须建设信息支持系统,通过无线电方式、电话有线方式、低压载波电力线传输方式及手持抄表器等,实现电力市场侧数据的自动采集、传输和管理。

随着“一户一表、抄表到户”工作的开展, 必须实现全地区全部全过程的抄表管理,以现阶段科技水平,以电话有线方式和无线电方式为主, 实现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大用户和专线用户的远程自动抄表。

2.3市场营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以现代化的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 与市场营销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负荷控制系统、远程抄表系统、电力报修系统等系统联网, 建立现代化的市场营销地理信息系统,分层地显示地形图、用户配置图和各配网线路及设备图层, 通过空间位置和区域以及相对应的属性数据库动态地对用电信息综合查询、供电现状监测与调查、辅助供电方案及报修抢修等进行智能化、自动化管理,从而实现多种辅助决策作用。

市场营销地理信息系统为缩短用户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率服务;利用电网地理息系统,建立动态网络模型,当电网发生故障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 快速确定故障位置和设备;改变运行模式,自动化、智能化地产生线路转供方案,及时了解事故的影响程度;作为处理用户电话投诉的基础, 自动查找投诉数量和空间位置, 准确确定故障并进行隔离处理,分析故障影响范围, 作出故障点可能性排序,指挥抢险和恢复供电。

在系统中建立用户报装的知识库和模型库,当接收营业系统用户报装信息后,系统根据路径追踪模型和负荷平衡模型, 自动决策出新用户可接最近的配变或杆塔, 并自动寻找最优布线路径(或通过交互操作),同时给出工程概算信息; 输出相应的地图和响应的线路图,并作出初步业扩线路设计,绘制业扩工程图,通过网络系统审批。在系统中建立电话报警的知识库和模型库, 当在一个区域内收到二个以上报警电话后,系统自动判断出是配变故障,中压线路故还是变配电站故障, 并能在屏幕上显示报警位置和故障位置, 帮助抢修人员及时排除故障。

3 对于我国电力企业构建现代市场营销模式的建议和思考

3.1切实树立科学的现代市场营销理念

现阶段对于我国电力企业来说,应当切实树立科学的现代市场营销理念,自觉抵制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于电力资源市场营销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一些刚刚或正在经历转制、破产、兼并重组等的电力企业来说,更是要在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注重树立现代市场营销理念,深刻认识到电力资源市场营销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2将市场营销模式与生产成本控制紧密结合

对于国内电力企业来说,要在构建市场营销模式的过程中充分注重产销结合,根据电力资源的市场消费需求和消费现状,合理地调节生产总量,同时在推进市场营销的过程中结合生产成本核算机制,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控制能力和水平。建立市场营销执行效果考核机制。国内电力企业的另一项主要任务是建立有效的市场营销执行效果考核机制,阶段性地对本企业在本地区市场内实施的电力资源营销活动的效果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及时修正和完善市场营销模式。

结语

总之,电力营销是供电企业核心业务,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的发展,并且也决定着供电企业在市场竞争力,因此,不断创新管理模式,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系统,树立全新的电力营销观念,不断拓宽电力市场,优化电力价格,从而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电力服务,实现供电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戈丹,李永臣,李婷婷.新形势下电力企业营销系统运维管理体系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1(10).

[2]常紫娟,郭瑞鹏.论电力企业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J].科技致富向导,2012(6).

[3]吴健安.市场营销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刘秋华.电力企业管理.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商业文化管理视窗管理视窗商业文化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