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理论在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中的作用论文
理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根本性质理论的一个心理学分支,也称体系心理学。它以揭示各种心理现象之间以及心理现象与现实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为任务,不但可以解释、预测并有意识地支配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而且可定向指导心理学各局部分支学科的研究。;以下是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心理学理论在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中的作用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心理学理论在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中的作用全文如下:
在高职教育中,越来越多的老师逐渐产生一种共鸣――学生越来越难教,成绩越来越不理想,老师越教越没动力,学生越学越没兴趣。作为一位高职院校的英语老师,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应当调整心态,找到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中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才是高职院校老师的首要任务。
关于此类问题的研究有很多种,有的从学生的入学条件进行调查研究,有的从教师的授课方法进行比较,有的从学校的管理模式进行讨论,但笔者却认为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英语教学的模式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度剖析是一个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课题。
首先,我们通过对心理学的理论进行分析,进一步查找学生英语学习态度散漫或厌恶英语学习的主要原因。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在20世纪50年代,认知心理学在西方社会逐步兴起,这种心理学思潮的核心是输入与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心理学分别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这两个方面分析学校的日常学习模式。与其他教学理论有所区别,心理学认为教师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之后,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找出正确的方法。对于讨厌英语或者英语兴趣不浓厚的学生,教师应分析其心理状态,了解原因,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教学相关的心理学理论有很多种,针对本文提到的问题,可以运用以下理论具体阐述。
①动机理论。动机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需要(need),另一个是刺激(stimulation)。学生的学习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某种动机的驱使,这种动机就是我们所谓的学习动机。这种动机能够使学生产生或者持续学习行为,并且这种力量会指引学生朝着特定目标不断行进。
②习得性无助理论。这指的是由于反复的打击或者失败而形成的一种自甘堕落、自我放弃的消极行为。[2]学生在课堂上受挫,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者某些失败后果出现后,就会有不良的心理因素产生。面对这些状况,他们无法控制,却又无力改变,最终只能自暴自弃。
③正性强化理论。它强调的是行为的后果会改变最初的某种行为,目的在于改变这些不好的、消极的行为与态度,通过心理、行为等多种方式的干预,从而建立某种较好的行为规范,采取多种积极的、正面的方式,鼓励正确行为反复地、持续地、频繁地出现。针对那些存在无力感的学生(课堂没有回答出问题、课后没有完成作业、语言能力差、考试不理想甚至不及格的学生,认为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不会改变现状,很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老师们应当以正性强化为主,及时鼓励学生的正常表现,让大家忽视某些异常行为,减少学生的挫败感,激发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通过对以上心理学理论的分析,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①对于英语学习兴趣缺失的学生,由于缺少驱动力,他们往往不好好学习,不爱学习,不想学习,没有求知欲望,因此,这类学生需要强大的外因干扰,我们应对其多鼓励,多嘉奖,多肯定,使其产生动力,从厌学到“我想学”。
②当学生能够自觉地、主动地开始学习以后,切忌中途伤害学生的自信心,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没有回答出问题、问题回答错误、考试不及格时,老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淡化甚至忽视这些因素,努力寻找学生身上的亮点,然后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甚至是成功的喜悦。这样,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就会努力地完成课堂任务,消除挫败感,产生成就感,就会做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③在学生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的时候,老师的作用就能真正地得以体现了。教师应告诉学生循序渐进的道理以及持之以恒的重要性,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坚持反复、循环的学习。
高职教育当中,学生学习兴趣缺失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其中,英语学习的兴趣缺失更为严重,因此,分析问题的根源,找到适合的解决方法,对高职英语教学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