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分析论文

2017-03-18

产业竞争力,亦称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某国或某一地区的某个特定产业相对于他国或地区同一产业在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持续获利等方面所体现的竞争能力。以下是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山西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分析相关论文。文章仅供参考阅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山西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分析全文如下:

旅游产业是山西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展现出巨大的经济推动力。本文基于SWOT模型和波特的钻石模型,从山西省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入手,揭示出本省旅游产业诸多要素对本省旅游竞争力的作用与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合理、有效的发展对策。

一、基于SWOT分析山西省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

1.山西省旅游产业的优势

在人文类旅游资源方面,山西省人文类历史源远流长,截至2013年5月,省内各种类不可移动文物约5.35万处,位列全国第四。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山西省新增181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迄今为止全省共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2个,领跑全国。平遥古城和云冈石窟在1997年和2001年分别被收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名录。晋商大院,云冈石窟,五台山,八路军总部旧址,从历史建筑到宗教圣地,再到新中国红色圣地,山西省的人文旅游资源蕴含丰富,特点突出。在自然类旅游资源方面,山西省因其地貌、气候和水文等方面的多样性,山明水秀,自然景色优美秀丽,旅游类自然资源颇为丰富,排在我国前列。

因为山西自身的自然特色与历史背景,当地的自然类旅游资源往往与人文类旅游资源相互交融,有利于带动旅游景点的资源升值,并且提高了旅游活动的经济效益,拓展了旅游项目的种类。

2.山西省旅游产业的劣势

当地旅游企业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竞争活力。旅游业的经营机制不健全,至今尚未建立较为完善的自由企业经济体系,旅游企业欠缺建立规模经营模式的意识。旅行社经营路线存在问题,规模相对不大,收益较低,导致山西省旅游企业的凝聚力大大降低。同时,与旅游配套的餐饮、住宿及娱乐设施陈旧,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旅游产业的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产业结构亟待调整。部分旅游景点所在地政府忽视旅游业在当地经济产业中的重要地位,财政投入少,关注度低下,缺乏相应鼓励政策等,导致旅游产业“被边缘化”现象出现。

旅游产业发展缺乏前期规划,省内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不均,造成著名旅游景点常年人满为患,景区压力过大;待开发的优良旅游资源遇冷,无人问津的状况出现。

省内旅游业的整体经济效益较小,旅游产业附属商品开发水平滞后,虽然山西省旅游业附属商品极具地方特色,但是同时存在种类单调,没有在创新和多样化发展上做文章,致使山西省唯有牢牢抓住“自然资源依托人文历史资源的旅游模式”这条绳索求生存,类似会展、假日旅游等全方位的产品少之又少。

3.山西省旅游产业的机遇

(1)中央政府重视旅游发展

在2010年的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中心,“实现经济社会转型”的任务在我国全面推进。各行各业纷纷走上了转型之路,旅游产业以其特有的关联带动性和综合性的优势,成为我国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先锋力量,对促进产业结构转型意义重大。

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规定“把旅游业建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展示了旅游产业未来规划蓝图,制定了往后发展的崭新目标,为迅速发展旅游产业带来全新机遇。

(2)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旅游产业经济发展

近些年,国内居民各项收入逐年增加,政府实现小康社会的步伐正有条不紊地向前迈进,旅游产业无疑是国民消费升级的风向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巨大作用,人民解决了温饱,满足自身精神需求的愿望更加迫切。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旅游热潮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国内国际游客把旅游目的地锁定山西,这一切都为提高山西省旅游产业竞争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4.山西省旅游产业的威胁

(1)缺乏对旅游产业的横向传播与纵向开发

从横向传播来讲,对山西省旅游文化的传播不够广泛,传播工作不到位,传播方向定位不准,传播内容过于肤浅;从纵向开发来讲,没有从旅游产业更深层次进行探索研究,纵向旅游文化开发不足。

(2)旅游产业精神与商业化的关系扭曲

旅游过程中的未能足够展示旅游精神,对旅游产业精神与旅游商业化的关系重视不足,二者发生冲突时未能合理处理。当今,许多山西省旅游景点商业化味道浓重,旅游产业文化精神荡然无存,这种现状令人担忧。省内部分旅游景点在推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忽视旅游产业精神和旅游商业化之间平衡的重要作用。

二、提升山西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提升我省旅游产业竞争力,对于完善我省旅游发展品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持续走政府主导路线,不断改善山西省旅游产业的发展条件。科学制订规划蓝本,发展思路清晰。打造“大产业、大市场、大旅游”的旅游管理体系,借鉴其他省份旅游成功经验,制定适合本省具体情况的旅游发展计划。建立集食宿、出游、购物和娱乐一条龙的旅游服务项目,秉持科学发展观,走一条对当地文物、旅游景区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的道路。

加强旅游品牌建设,可以树立鲜明的旅游产业形象,以无形的力量吸引顾客,是区域旅游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品牌是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标志,是旅游体验价值、附加价值的体现。山西省打造的“中国山西,晋善晋美”旅游品牌在国内外旅游市场已有了较高的知名度,但是至今还没有形成与“中国山西,晋善晋美”相关的旅游产品,为此,我们应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培育形成“中国山西,晋善晋美”旅游产品体系,推出一批具有山西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品牌。

加强旅游产业管理,统一协调旅游市场秩序,从宏观层面上注重全局管理、把握整体方向。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在旅游产业方面的作用,同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做到全方位管理。与旅游产业相关联的产业众多,包括饮食、交通、娱乐、文化等,我们应该构建全省旅游经济一体化的观念,使有关产业之间互相衔接。

建立健全旅游产业设施建设制度,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深入挖掘优势旅游资源。早期开始规划旅游景区的总体发展策略,打造实际方案和具体的开发步骤,更多地着眼于未开发、有潜力的旅游资源。同时,注重旅游市场信息预测机制的关键作用,适时进行广告宣传工作。山西省旅游产业具有先天优势,再加上近些年人民生活逐渐富裕,政府鼓励出台诸多经济政策鼓励民众消费、扩大内需,这一切都为推动我省旅游竞争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在确保国内游客数量逐年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吸引国际客源,努力提升国际市场份额。

总之,山西省人杰地灵、风景秀丽,旅游资源呈现诸多优势,但是依然存在开发力度不足、产业结构扭曲等问题。本文运用SWOT模型对山西省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得出机遇与挑战同在,希望伴随阻碍的结论。运用波特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政府,机遇六个方面分析本省旅游产业现状,得出山西省旅游竞争力水平还有待提高,拥有较大发展潜力的结论。因此,我们应摆正自身位置,在了解自身优势的前提下,促进山西省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转变任务的完成。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