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实战中松与静的变化特点

2016-12-30

太极拳为武术拳种之一,是华夏民族值得骄傲的宝贵文化遗产,常练太极拳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功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实战中松与静的变化特点。欢迎阅读!

太极拳实战中松与静的变化特点

习练太极拳要求放松,但不是全身松懈,而是全身关节节节松开,让肌肉做到最大限度的放松,这样才能达到养生作用。

如预备式,并脚站立,两臂自然下垂,头顶正直,两眼平视,重心在两脚之间,好似天空有一根线吊在百会穴上,意感周身肌肉像老墙皮脱落一样与骨骼片片松开。

练拳时保持这种状态,收式后,只有两脚支撑身体,周身感觉舒松透空。任何运动都是松紧、张弛交替进行,人体运动主要靠肌肉的张与弛牵动骨骼来实现,太极拳符合运动规律,也是如此。

练太极拳并不是一味的放松而不用力,而是不用蛮力,它所用的力是维持姿势正确与稳定的自然力,太极拳的每个动作,从始至终,都是由松到紧,再由紧到松,松紧自然协调。

如起式的两腕前绷到两掌下采过程,意想十指肚向手心靠拢,两手腕将两臂引向前上方平举至高与肩平,似停非停之际,神气凝聚,内劲渐足,这是一个由松逐渐到紧的过程。

此刻下势之机生出,微微放松,两腕舒伸,两臂自然下落,至拇指尖贴近两股骨外侧,掌根向后收敛时,又是一个由松到紧过程。当然,紧是相对于松而言,松是总的要求。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松呢?平时身体活动虽然是一张一驰、一松一紧,但总是紧多松少,平时工作和劳动中已经养成了用力的习惯,所以练紧容易练松难,虽然时时提醒“不要用力”,但往往要经反复练习才能使僵力消除。

尤其是在太极拳推手时,很难克服僵力,僵力总是不然而然的出来,所以,全身关节和肌肉在练拳中不断克服僵力,使全身松紧协调,在健身和技击的时候,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太极拳运动中所指的静,是指全身一动无处不动,同时又有相对静止存在,古代先哲曾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太极拳动作缓慢,似在动,又似在静,“视动犹静,视静犹动”,“静中触动动犹静”。但静主要指精神状态而言,“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即平心静气,思想集中,专心于练习的动作中,而不是思想空无一物,更不是迷迷糊糊闭眼欲睡。

无论动作简单还是复杂、姿势高还是低,都要始终保持安静,才能保持意识集中,精神贯注到每个细小的动作中去,使每一个动作都做到始而意动,继而内动,然后外动,逐渐做到一动内外俱动,神形合一。

松与静在太极拳实战中的作用

松静,即锻炼一种放松的心态,这也是放松的人手点。太极拳一代宗师武禹襄公日:“先在心,后在身。”

心静无为是实现松的前提和保证。练太极拳首先要心静,只有神经中枢(大脑)松静,思想集中,心平气和,才可以开始动作。这也可以用道家说的“清心寡欲”来形容。

李雅轩先生说:“未随出势,先将脑筋静下来,摒除杂念,身心放松,去掉拘束,练拳时先松心,后松身,心身俱松之后,其意气便可自然地沉到丹田了。”全身肌肉、韧带、骨骼以及各个脏器的放松程度,是受大脑神经兴奋程度影响的。

练功时,大脑越入静,神经兴奋程度就越低。骨肉就越松,血液流动就越好。但是练大脑入静的功夫绝非几日之功,需要一个锻炼过程。

心静不是强令内心镇静,而是要使急切求松的心情趋于缓和、坦然和宽松,继而才能进入无欲无求之境界。

是一种修为比较高的境界,不是让自己不动就是心静。

单一地求松并不能做到真松、全松。不少习练太极拳者虽深知盘拳揉手须周身放松肢体无一处用拙力、无一处僵滞的要求,但却因找不到要领而很难真正做到,他们往往只知道放“松”肢体去练拳。

这样从形体动作上看似柔软优美,但周身或多或少总有一部分没有放松。

其实实现松的障碍就在于行拳者自身急切求松的意图,他们往往越急切地想放松,心情反而越紧张,一颗心老悬着放不下来。

刻意追求和意念过重的心理因素,恰恰导致了与真松境界的背道而驰。

有些人把太极拳练得软绵绵,稍微用一点力却又僵硬了,精神也提不起来,这样既没有柔,也没有刚,这种练法练成的不是“由松人柔,运柔成刚,刚柔相济”的太极拳,而是一种体操式的太极拳,即圈内人俗称的太极操。

松静是练好太极拳的必要条件,阴阳虚实是练习太极拳的灵魂,传统太极拳的最高境界是纯以神行,仅看到神的忽隐忽现,刚柔的痕迹是看不出来的。

要松得好,就要加强心性方面的修炼,在推手对练中尤为重要。没有良好的心性修养,心里松不下,形体又如何能松得好呢?

内外松不好,又怎能使自己听劲灵敏、化劲干净、发劲干脆呢?松是太极拳劲道的根本,松不下去便无法求得整体劲。

推手时,往往是越怕输的人精神越紧张,也越容易犯僵硬、丢顶、拱架之病。

所以在练习推手时,要从练“吃亏”人手,敢于让对方进来,练习能吞、能容的本领,练放长、大幅度的引进,不怕吃亏,不怕输,从而有意识地借对方的来力锻炼自己的松活、引化的本领。

学太极拳不久的爱好者,要先松心后松身,不宜过早找劲,亦不宜追求练松功的“气感”,应该首先求得神经中枢的松,接着求得皮肤腠理和肌肉韧带的放松,再接下去是关节的放松和用意识导引内脏的放松。

如胸松腹实、气沉丹田等。松自然能柔,而柔却不一定能松,所以要先求松,松而柔生,进而松柔兼备,进而松而能沉。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