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挫折心理浅析论文1500字

2017-06-12

近年来,日渐凸显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心理挫折,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面对挫折的勇气和信心,已成为当前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挫折心理浅析论文1500字,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挫折心理浅析论文1500字篇一

《浅谈大学生心理挫折管理对策》

摘 要:文章在对管理心理学关于挫折相关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心理挫折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关的预防和消除大学生心理挫折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挫折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6-102-02

常言道,“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虽说这话有些悲观,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生就是如此,挫折普遍存在,谁也无法避免。近年来,我国高校连续发生学生跳楼自杀事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些都与心理挫折有关。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挫折管理,对于保护大学生生命安全,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挫折的心理学涵义及其表现

1.挫折的心理学涵义。“挫折”一般是指挫败、阻挠、失意的意思。在《管子》一书中有“兵挫而地削”的说法。“挫”指失败,“折”指折断。在心理学上,“挫折”一词是指一种情绪状态,它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达到一定的目标,如果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阻碍,那么就会产生以下三种情况:(1)改变行为,绕过阻碍,达到目的。(2)如果障碍不可逾越,可以改变目标,从而改变行为的方向。(3)在障碍面前无路可走,不能达到目标。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才会产生挫折感。

由此可见,挫折又可指人们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障碍而又不能克服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

2.受挫折时的行为表现。人们在遭受挫折后,必然会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自己,这些措施称之为自我防卫措施。个人对于挫折的反应各有不同,但总的来说可分为三类:积极的,消极的,妥协的。其中消极的、妥协的占较大比重。(1)积极的行为反应。包括以下4种形式:一是升华。即改变不被社会所允许和接纳的动机和行为,导向比较崇高的方向,使之符合社会规范和时代要求,从而使个人需要得到满足。二是补偿。指个人在追求目标时自身心理或生理方面的缺陷导致目标无法实现,通过发挥个人其他方面的优势,使一方面的缺陷由于其他高度发展的能力或身体器官所弥补,从而实现目标、获得需要的满足。三是降低目标。由于原目标定得过高而没能成功,通过调整目标,从而达到消除挫折的目的。四是改变行为和策略。通过改变行为和策略,反复尝试,从而最终实现目标。(2)消极的行为反应。包括以下4种形式:一是攻击。个体受到挫折后,引起愤怒的情绪,对构成挫折的人或物进行直接攻击。二是倒退。当一个人受挫折时,会表现出一种与自然的年龄、身份很不相称的幼稚行为。三是固执。通常是指被迫重复某种无效的行为,尽管反复进行某种动作并无任何结果,但仍要继续这种动作。四是逆反。是指对自认为造成自己挫折的人的观点、意见持盲目的、不加分析的否定、反抗、抵制或排斥态度。(3)妥协的行为反应。包括以下5种形式:一是合理化。人们在受到挫折后会想出各种理由原谅自己,或者为自己的失败辩解,这就是所谓的找借口、怨天忧人。二是表同。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成功满足时,将自己想象成当时或历史上获得成功的有名人物,模仿其衣着言行,或将自己幻想成成功者。三是推诿。当个体受到挫折时,他不是在自己找原因,而是把原因推给别人,以为这样做就能减轻自己的不安和焦虑。四是冷漠。指个体受到挫折时,压抑自己消极的情绪,内心虽焦虑不安,但表面却装得无动于衷,漠不关心。五是压抑。个体把自己内心中存在的不为社会所接受的动机、欲望排除出自己的记忆外,使之不为自己所知觉,以解除心里的负担和紧张。

虽然,挫折感并不都会使对人产生不良影响,但一般说来,挫折感会使人产生悲观失望,情绪低落,甚至产生心理疾病,作出过激行为。因此,学校管理者必须重视大学生的心理行为表现,特别是受挫折的学生。除了尽可能地消除让他们产生挫折的情形外,更应加强受挫折的学生的心理管理,以减轻学生负面的情绪反应和不当行为反应,以使他们尽快摆脱心理困境。

二、大学生挫折的原因

要搞好大学生的心理挫折管理,必须先搞清大学生容易产生的挫折感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1.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很多中学生对于大学的生活都会怀有无比的憧憬的,但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发现,大学的生活、大学校园的硬件设施等与他们当初的想象有较大落差,他们会产生挫折感。此外,能进入大学的学生,他们的成绩应该说都是优秀的,在中学里的学习优势是明显的,但当他们进入大学后,到处都是比自己强的同学,他们的优势已荡然无存,心理的巨大落差会使他们感到痛苦和难受。

2.学习方面。主要表现为:(1)学习不适应。很多新生由于还运用中学阶段的学习方法,习惯于在老师细致的管理和呵护下学习,而大学讲求的是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这样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使一些新生无法适应。(2)考试失败。虽然没有了升学的压力,但考试的压力还是存在的,有时还与就业有关系。而一些学生没能掌握好大学的学习方式,以致学习成绩不理想。还有个别学生学习不认真,只是“临时抱佛脚”,也会导致成绩不好。

3.生活方面。新生都会面临生活环境的变化。在大学里,住的是集体宿舍,吃的是大食堂,事事都要由自己去处理,这种生活对于独立生活能力差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还有饮食方面的差异、气候的差异等问题都可能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

4.经济方面。家庭贫困、生活方式的差异等使来自农村的学生很容易产生烦躁、多疑、狭隘、情绪低落等心理障碍,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实现了自费上学,双向选择,更使贫困学生感到雪上加霜。而大学生自尊心大都很强,不愿接受别人的帮助,把别人的帮助看成“施舍”,这又可能使学生情绪更加紧张,行为变得固执。

5.情感方面。大学生感情丰富而复杂。他们会思念远方的家人、同学,与老师、新同学的关系紧张,失恋等都会困扰着他们。特别是恋爱所引起的挫折是比较多的。大学的恋爱是人生的重要一课,可以说是刻骨铭心的,但由于众所周知的不确定因素,也使大学恋爱的成功率很低。失恋会使当事人感到失望,痛苦,甚至作出过激行为。

6.人际关系。大学生活是集体生活,大学生可能面临很多人际障碍:与朋友、同学吵架或闹翻;受到老师的批评;因性格内向而不敢与人交往;受人挖苦或嘲笑等,这些人际关系冲突都会使大学生产生挫折感,引起内心的不安。有些学生由于在现实中无法得到人际交往的满足,从而寻找虚拟交往,这也是部分学生向往上网交友的一个原因。

7.就业压力。由于实行了双向选择,特别是扩招后的毕业生人数大增,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更显严峻。“毕业就是失业”,这使毕业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特别在周边的同学都找到工作的情况下,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更显焦虑和紧张。

三、预防和消除大学生心理挫折的对策

1.加强对新生挫折教育,树立正确的挫折观。由于环境的改变,新生更容易产生挫折感。因此,首先要做好他们的心理挫折教育,通过引导、教育,使他们对于自身的心理素质、心理状态,在大学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容易受挫的情形和一些抗挫措施有一个较好的认识,这样既能使他们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的生活,也能树立起正确的挫折观,正确地面对挫折,增强战胜挫折的信心和能力。

2.正确对待受挫折的学生。对于受挫的学生,我们必须把受挫学生当作需要帮助的人,积极伸出帮助之手,营造帮助他走出困境的气氛,让其在受挫时时刻感受到来自学校、老师、同学的关心。当然,这种帮助和宽容不是不讲原则的。

3.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归因。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引起学生挫折感的原因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挫折心理管理时必须先找出使学生受挫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让受挫学生走出困境,重新投入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来。

4.培养学生对挫折的应对能力,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个人对挫折的适应、抗御、对付能力,是战胜挫折的关键因素。培养大学生对挫折的承受能力,首先应提高挫折的认知水平。要认识到挫折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重性,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明白“祸福相伴”,没有痛苦,也就没有什么幸福。明白人们的出色成就往往是在逆境中和克服困难中取得的。其次要培养战胜挫折的健康人格。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主要有:积极向上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活泼开朗的性格,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等,这些健康人格是战胜挫折必不可少的。

5.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的作用。目前,很多高校都设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但大多都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要解决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首先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1)作为高校心理咨询的咨询者,必须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咨询者,认识任何人都会有心理问题,求助的学生是正常人而不是病人,心理咨询过程是一个对学生进行心理开导和教育的过程。心理咨询的任务是帮助求询者消除学习、生活、交往等不利因素,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2)作为大学生,当我们遇到心理问题时,应主动寻求心理指导老师的帮助,以消除心理上的痛苦,切不可压抑自己的心理问题,否则心理问题如长时间得不到消除,可能产生不可设想的严重后果。

6.进行合理宣泄。大学生受挫以后,很可能处于冲动、焦虑、烦躁的心理状态,如得不到妥善的化解,很可能表现为消极行为,给个人、家庭和学校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通过合乎社会规范、合理的宣泄方式缓解这种紧张、焦虑的心情,对于受挫大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宣泄方式主要有运动宣泄、情绪宣泄等,受挫大学生可根据自身条件,在社会规范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合理的心理宣泄。

四、结束语

挫折不可避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校与外界交往的频繁,大学生遭受挫折的可能性应该说还会增大。但只要学校、教师、学生都正视它,并采取正确的措施,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更好地保护学生生命健康和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

参考文献:

1.俞文钊.管理心理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徐静.目前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建议.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9)

3.王为民.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及教育.南北桥,2009(4)

4.徐宁.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7(2)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东广州 510000)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大学生挫折心理浅析论文1500字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