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 世界建筑日
相关话题
建筑是诗,建筑是画,建筑是起伏的音乐,建筑是力学的艺术,建筑是一首首空间的诗,建筑也有它的节奏和韵律。7月1日就是2016年世界建筑日是日子,小编精心给你推荐闻名世界的十大建筑。
一、世界建筑日
1985年6月9日,国际建筑师协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了第63届理事会。此次会议通过决议,将每年的7月1日定为“世界建筑节”。 1985年联合国全体代表大会决定设立“世界人居日”(世界住房日),即每年10月第一个星期一。
每年的主题是配合联合国“新千年目标”而确定的。即在2015年之前将全球目前还不能获得安全饮用水和基本卫生条件的人口减少一半,改善穷人与弱势群体的生活条件与环境。
1986年4月24~26日在新加坡召开的国际建筑师协会第64届理事会进一步明确规定,今后将每年的世界建筑节同当年的联合国规定的世界人居日主题结合起来举行庆祝活动。这样有利于两者的相互促进,使各国每年有计划有重点地促进建筑事业某一方面的发展与提高。
1996年国际建筑师协会代表大会通过决议,“世界建筑日”将与联合国的“世界人居日”同期举行庆祝活动,“世界建筑日”即确定为每年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此项决议为世界建筑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它促使各国、各地区当局、各国际组织、公民和建筑师重视解决当今世界存在着的所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包括住宅奇缺、城市化导致的人口过分集中、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环境污染、居住环境严重损坏、建筑特色和文化价值被人忽略……等这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二、闻名世界的十大建筑
1. 世界最小的摩天大楼:Newby-McMahon建筑
如果去到德克萨斯州的威奇托福尔斯,你会有幸见到世界上最小的摩天大楼——Newby-McMahon建筑。这栋楼高12米,共有四层,每层仅有11平方米的室内空间,而楼梯就占据了其中25%,所以这样的结构完全不适宜居住或使用。说到这,你肯定不禁要问谁会疯狂到投资这样的一个建筑呢?为什么它会被称为“摩天大楼”?
故事是这样的:时间回溯到1919年,威奇托福尔斯附近的一个城市发现了一座油田,于是成千上万的当地居民抓住机会出售他们的采矿权,成为了百万富翁。无尽的财富流入这座城市,但却没有像样的办公空间来为他们的生意服务。石油公司的订单大多是在街角的帐篷里签订,直到J.D.McMahon提出一个解决方案。McMahon承诺会建造一栋接近圣詹姆斯酒店的多层建筑,也因此向石油公司们出售20万美元的股票。
然而,那些投资者显然有点兴奋过头,殊不知McMahon描述的蓝图中使用的单位是英寸而不是英尺。所以建筑完工后,投资者们发现自己被骗了,这栋楼比他们预期的要小很多,想要讨回公道也没能如愿,毕竟McMahon是完全按照商定后的图纸建造。石油公司们别无选择,只能使用这栋建筑。在1929年大萧条来袭时,建筑最终被废弃。
2. 世界最窄建筑:森记大厦
建于1913年的森记大厦坐落在温哥华的中国城内。大厦的宽度只有1.5米,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评为世界最窄建筑。尽管这栋大厦的大小令人尴尬,但并不妨碍它成为几个成功企业的发家之地。
森记大厦的所有者Chang Toy本打算在该地建起一栋百货大楼,但是其计划与温哥华市政府的道路拓宽计划相悖,政府只批准了宽6.5英尺(约2米)的土地给Chang。因此,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建造出世界最窄大厦。为了增加使用面积,设计时二楼采用了“凸窗”造型,并且把地下室拓宽。地下室里的公共澡堂是当年中国城里唯一的热水澡堂。
3. 中银胶囊塔(Nakagin Capsule Tower)
二战后,日本步入高速发展时期,同时也出现人口不断增长居住空间不足的问题。此时,建筑界掀起了“新陈代谢”运动,认为建筑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开放的,应该像有机体一样,可以生长、繁殖再淘汰换新。
最具代表性的“新陈代谢”派建筑就是东京的中银胶囊塔。胶囊塔建于1972年,由建筑大师黑川纪章设计。建筑中的每一个胶囊都配备了居家的基本设施,可看做是一个个单身公寓。
虽然这背后的理念很先进,但胶囊塔也不是很实用,毕竟可更换性和灵活性只是理论,实际上,更换或添加胶囊还是相对昂贵的。除此之外,狭小的空间也会给居住在里面的人们带来压抑感。而且,大窗户使得胶囊内部完全暴露无遗,没有一点私密空间之感。
4. 格利尼克大桥(Glienicke Bridge)
柏林墙是著名冷战标志性建筑。然而在其27公里外,有着类似历史意义的格利尼克大桥却鲜为人知。铁桥横跨哈维尔河,连接在西边的柏林和与东边的波茨坦。
冷战期间,德国被分为东德和西德,而格利尼克大桥就扮演着连接双方的角色,因此成为了交换间谍的绝佳地,也获得了“间谍桥”的称谓。
最著名的交易发生在1962年。那时,苏联在桥上用被苏联击落的美国U-2高空侦察机驾驶员Francis Gary Powers将苏联间谍Colonel Rudolf Abel交换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