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传播
传统文化对于国家整体文化建设及综合国力建设都具有重要作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一大关键在于更好的保护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统文化传播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传统文化传播的现实瓶颈与突围路径
党的十八大上对于文化建设层面提出了新要求,这反映了中央对文化建设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前人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深厚土壤,又立足于当今时代发展特征。其中蕴含着许多优秀的德育思想和人文精神,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因此,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育人功能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特征,进而要充分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有益元素,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依托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两者需要在互动的过程中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继承传播,在继承中得以更多的发展与创新。
一、传统文化发展现状
(一)文化源远流长,缺乏文化继承人
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在发展中历经了诸多阶段,传统文化得以延续至今。传统文化对于国家整体文化建设及综合国力建设都具有重要作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一大关键在于更好的保护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文化下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不到合理的传承,人们的意识淡薄,对于传统文化继承方面缺失概念,无法从心深入到对传统文化的切实继承中去。其实,要想优秀的文化得以流传下来,需要的是每个中华儿女从自身做起,树立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携手共进,从源头上将文化传承下去。实践过程中,我们在宝鸡眉县横渠书院做新闻人物专访中,其中的讲解员邵春燕女士在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播中做到了切实、切身、切心。多年来,由书院环卫工人蜕变到讲解员,这其中对于文化的传播历经了多层阶段,层层传播,一代又一代,从而在她的引领下让更多来当地的人对张载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文化传播继承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处众多,时至今日,社会的日益发展令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失去了意识与理念,经济建设日新月异却忽略了积淀的文化建设对国家的重要性,因此倡导更多青年人从文化传播的点滴做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二)文化博大精深,缺乏文化保护人
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这得益于数千年来的发展和演变,然而在这种过程中传统文化却面临着一点一点的流失、破坏、甚至是消逝。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的不良行为,这一点意味着并不是所谓的打砸抢烧算是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其实不去关注、保护同样是对文化发展的不管不顾。现阶段我们缺少对于文化的保护人,或许还不够。我们需要宣传并动员更多的有心人发起对传统文化保护的行动。
实践过程中在宝鸡眉县张载祠里面有很多赋有文化内涵的事物,无论是历史的碑文还是张载的生平思想等。古人张载强调“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他有志于“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古人的思想精华在今天仍旧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对于青年的求学,对于国家太平的建设,对于今天十八大强调的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中都有诸多借鉴意义。弘扬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立足当今,从小范围做起,发展更多的群体投身到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工作中来。
二、传统文化传播的新路径
(一)文化讲授制度的开展是文化继承创新的重要途径
传统文化的保护并不能从单一的学习和效仿上入手,而是要创新文化传播的途径和形式,文化的建设需要人,需要发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正是在这种双向循环的联系中建立了文化讲授制度。利用口头传播与这一基本的方式逐步演变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联络网。在网状体系下形成对传统文化的传播的新机制。这一新的形式贯彻了文化先继承后创新的理念,在传播中发展传统文化,在发展中创新文化形式。尤其注意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用辩证的态度创新文化,在文化突围路径中寻找新的实践点。
得益于实践过程中的发现,现阶段在文化遗产景区中安排了更多的讲解员,而这些人恰恰是在文化继承创新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人们,他们用切身的文化积累为更多的人讲解当地文化形成演变的现状,这种“讲授制度”的创新性在于用口述的传统形式让传统文化得以更广阔的人为与地域性的传播。作为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应大力发展和培养更多的有识之士投身到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保护中来。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创新,而前提是精髓的传统文化需要永久的传承和保护下去。
(二)科技力量的融入成为传统文化创新的新纪元
科教兴国表明科学与教育并重,两者不分家。而“教”也包含着文化。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播面临很多问题,其中包括人员缺失、社会环境变化、经济与文教发展间不平衡等等。将科学的创新力量融入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上,有助于传统文化的持久保存,并且这种传播过程本身带有科技性,趣味性,更利于传播与创新。将新近的科学元素加入对传统文化的介绍和推广中,让原本晦涩的传统文化充溢着生动性,从而拓展传统文化传播的性质和渠道。
发挥科技的带动作用,运用科学技术例如三维立体效果等对传统文化的遗迹进行全方位的效果展示等,或开发数字展馆等还原传统文化的真实面貌。探寻文化多元发展模式,规避更多商业化发展模式,还原传统文化其真实内涵,因此这就需要社会各界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共同为保护和创新传统文化贡献多方面的力量。
(三)坚持和树立正确的方针政策是文化传播的助推剂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双向过程,不能任其文化的自由发展,“文化”虽然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其发展却是实在的,所以在传播过程中,要坚持党的方针政策,坚持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推进继承和创新。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的契机。在正确方针的指引下,传统文化寻根沿着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行。当前,传统文化的发展容易被一些不良因素引向不良的发展之中,因此,规范传统文化正确的方向和内容是创新的前提。
良好的文化发展战略作为传统文化传播新形式的重要一环,应立足于当地的文化实际当中,不可盲目顺应其他地区的文化发展方式,要规范文化的发展范畴,顺应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积极鼓励传统文化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带动更多人投身到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建设中来。
在文化传承的实践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一是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引导,从源头上杜绝对传统文化引导有不良企图的人群,建立健全相关文化保护政策和策略。二是要灵活的并多元的传播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知识,正确引导人际传播传统文化等。三是要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的行列之中来。用文化法规的作用从根本上推进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建设。
(四)文化综合传播是文化创新的未来发展源泉
文化发展不分国界,中华传统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世界地位。现如今,世界也建起多所孔子学院,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越来越密切。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文化是其中一支必不可少的因素,重视文化的国界性传播有助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走向世界。文化是一种力量,是一种传承的力量,在创新过程中文化传播与发展有挑战也有机遇,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久不衰,博大精深,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但与他国文化相比之下,文化自身也有其发展的不足,所以需要在与世界文化联系交流中,弃其糟粕,形成更好的文化创新源头。
创新是各国现阶段都非常重视的项目,多国也在积极进行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遗项目。以宝鸡省为例,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将在宝鸡法门寺举办第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大会,这项世界性的佛教徒盛会为法门寺带来了新的传播途径和良好的机遇。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的一部分,利用传统文化与人际传播的良好结合,开拓了文化发展新的方向,组织多种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活动,通过组织传播的形式拓展了传统文化的发展源泉。在发展宝鸡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方面上,宝鸡将发展旅游服务业作为申遗的基础前提,积极开发第三产业,通过大众传媒等进行传播与宣传,例如借助大众媒体进行宣传报道,通过纪录片的方式对外界进行宣传,从而将传统文化的发展引进世界。在新近社会中,同时通过自媒体传播这一途径,加快了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方向,大众通过手机软件等进行自媒体的互动,开拓了传统文化发展的新路径,彰显了文化传承与创新间密不可分的程度。
因此,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形式多样,但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使之得以不断发展创新,文化创新过程需要有良好的制度支撑,良好的文化传播氛围,更需要人与人之间切实地投身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之中来,从而增强文化的竞争力,提高我国文化的综合国力,在传播过程中探寻更多的新发现。
三、传统文化发展的新变化
(一)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趋于集聚性
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演变,形成了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范畴。地域性这一特点类似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说法。发展过程中具有相同特色的文化有一定归依感,从而形成了文化特色相交融的新变化。也正是这种新变化,使得传统文化在发掘方面有了更多可探寻的依据。例如宝鸡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宝鸡眉县的旅游发展逐步呈现出聚集性的特点,景点与景点之间距离拉近,在集聚的过程中逐渐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更多人来宣传与带动。
(二)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趋于开放性
传统文化在几千年里之所以保护的妥当,其中有一个不可否认的原因是它的封闭性,不为人知,不被开发利用。当今,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为人所知,为人所用,有利有弊,虽然开放性的利用中也会使传统文化遭到一定的破坏,但这种逐步的开放性却让文化得到更广阔的传播与弘扬,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这两者的发展都需要文化作为一个开放的范畴从而通过更多的人或是宣传等进行文化的取精华弃糟粕。
(三)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趋于全球化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传统文化的发展中需要立足自身,同时也需要立足世界民族之林中,全球化发展中给传统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文化发展中应借鉴其他民族有益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本民族传统文化传播中带来新的机会,与他民族优秀文化进行好的融合。从未让更多优秀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例如宝鸡的旅游服务业发展过程中有更多的外国友人参与其中,这无形中就带动了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脚步。
四、结 语
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存在不足,要从各个方面把关对于传统文化的建设。在现实性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不断建设和发现传统文化新的源泉,把握立足点。坚持正确的基本方向不变,继承传统文化有益方面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建立健全文化制度是保障,多元的发展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是目标。传统文化应遵循科学的发展规律进行创新,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国家给予了相关政策支持,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势之下,更加需要理性客观的分析传统文化面临的现状与危机,唯有客观准确的分析传统文化发展的现实环境和未来方向,才能更好的把握文化发展的新方向。
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有了新的形式和新发展,在此基础上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探寻与传承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创新传统文化的发展形式,是每位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铁肩道义。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发掘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2008-11-12
9月16日至10月29日,蚌埠日报社邀请安徽省文史馆馆员、蚌埠学院淮河文化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郭学东,策划组织了“淮河文化探源”采访活动。他率领淮河晨刊编辑部记者张建平、蚌埠学院淮河文化中心副主任李荣、安徽财经大学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刘超博士、蚌埠电视台记者朱勇等6人,组成了采访团。
此次采访是将“文化与经济结合、历史与现实结合、外地与蚌埠结合”的专题采访活动。采访行程以淮河干流为主线,从淮源至淮河入海口,历时一个多月,行程1500公里,先后在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到达了22个县,6个市,其中重点采访的地区有:淮源桐柏山、信阳市、息县、淮滨、寿县、颍上、凤台、凤阳、灵璧、盱眙、洪泽、淮安市、滨海等地市县。采访团以全方位、大纵深、多视点的角度,发掘报道淮河文化精髓,通过新闻媒体向广大群众传播淮河文化知识,并针对蚌埠经济社会与文化领域内的若干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采访过程中,他们实地踏访了淮河干流从源头到入海的“四关”“三峡”等重点历史文化遗址。包括:桐柏淮源太白顶、桐柏淮祠;长淮第一关——信阳长台关、楚北中原的的楚王城、鸡公山武胜关;光山司马光故居、邓颖超故居;黄川黄国故城、楚国春申君黄歇故乡;息县古息国遗址;淮滨孙叔敖家乡期思镇;淮滨南北朝时期的安宁古城遗址;颍上南照古集;长淮第二峡——凤台峡山口、花鼓灯保护基地;长淮第二关——寿县正阳关;寿县古城;长淮长二峡——荆涂山峡、涂山禹王宫;垓下古战场;双墩文化遗址;凤阳中都城遗址、钟离古城遗址;长淮长三关——临淮关;长淮第三峡——浮山峡;灵璧渔沟镇灵璧石产地;盱眙明祖陵;洪泽湖大坝、淮安、楚州古城;长淮长四关——云梯关(古代淮河入海口);滨海境内淮河入海口扁担港;扬州淮河入江水道三江营。其中,考察了古今著名的水利工程有:先秦时期的安丰塘、现代临淮岗水利工程、洪泽湖大坝、入江水道三河闸、淮安里运河、黄河夺淮故道、苏北灌溉总渠等,参观了洪泽湖、淮安等历史文化博物馆。
每到一处,采访团都专访当地宣传文化部门、基层干部与村民、历史文化研究者、文物保护部门、地方史志部门,搜集各类文史资料,并拍摄了数百幅有价值的图片,用电视摄像记录全部行程。他们在《淮河晨刊》发出专题报道30多篇,达到5万多字。其中,一部分为联系当前实际,深入探讨沿淮社会经济发展的文章,如:以桐柏盘古文化节、八公山豆腐节为例,传统庙会如何振兴当前节会经济?如何保护沿淮古迹及生态环境?淮安市经济结构实现转型;盱眙小龙虾如何走向大市场?洪泽湖做好水文章等。同时,对淮河文化进行深入发掘与探讨,按照淮河自上而下的水域,撰写了《盘古开天,淮水出世》、《淮源三祭》、《信阳楚王城》、《淮夷归楚》、《泽被淮滨孙叔敖》、《颍口正阳关》、《淮南王的道家思想》、《春申君与寿春》、《怀远古风溯源》、《凤阳中都城罢建之迷》等文章,刊登在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淮河文化探源系列报道”为标题的“长淮寻梦” 的栏目上,将淮河文化研究的新成果,用通俗的语言加以宣传描述。蚌埠电视台制作的《走淮河》专题片(6集),已开始播出,并且在蚌埠市科学宫广场展示了本次采访拍摄的长淮寻梦图片展。
这次淮河文化探源活动不仅为传播淮河文化知识,起到了一次社会普及的作用,而且,将为深入研究淮河文化的地域特色,提供田野考察的资料与实证,进而为发展我省淮河风情旅游产业提供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