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药学论文

2017-06-05

中药是指依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7年药学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2017年药学论文篇1

中药学发展的前景探讨

【摘要】在对中药西化与中西药合用的基础上探讨分析中药学发展的科学理念,并论述了其所具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并不等于宏观等特点,认为中药学发展需要西药来补充,但要以科学理念为指导,不断总结与发展出新的辨证施治规律。

【关键词】中药学;发展;探讨

继承和发展是前提,发展是最好的继承,中药学发展离不开中西医药学结合。然而,无论是中药学发展还是中西医药学结合,在当前都还存在一些令人困惑不解的问题。其中既有理解的问题,也关系到科学观念的转变。现以中药学科学探讨对此问题作如下探讨。

1中药学现代研究的困惑与思考

1.1中药西药化

以往所进行的中药学科学研究,大多探讨的都是中药西药化。因为无论它们是怎样表述的,其核心都是从现有的中药中寻找、分离及提纯所谓的“有效成分”或化学单体,其针对的大多都是西医学的疾病,而这不正是西药的发展历程吗?如青蒿素、黄连素等,大都失去了中医药学理论的表述和应用原则,我国《药典》也已将它们归入西药收载。中药西药化也许是新西药发现或创制的一条捷径,然而,其作为中药发展之路尚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其一,从已有的中药西药化的结果来看,其虽然有成功的范例,但与整个中药的数量比较就显得非常之少。其二,从西药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现代西药的发展本身就似乎陷入了一个走不出的“迷宫”。鉴于已有药物的临床毒副作用和病原耐药性等问题,人们忍痛地否定了一批又一批药物的使用价值,不断寻求合成新的药物。

1.2中西药合用

中西药合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由于中药辨证与西药辨病治疗侧重和经验积累的不同,使中西药合用在很多情况下都收到了好于单纯中药或西药的临床疗效。然而,由于中西药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其临床适应症也各有不同,在没有合适的结合理论指导的前提下,尤其是在当今西医药学理论愈来愈强势,中医药学理论愈来愈弱化的条件下将它们合用,不仅难免发生用药理论和方法上的牵强附会与偏差,而且亦会常常影响它们的临床疗效,甚或导致严重的临床毒副反应发生。

2中医药学科特点认识

2.1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古希腊的一个哲学观念。然而,由于在“单因素线性分析” 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现代医药学乃至整个现代科学都将这一点忽略了。如现代医药学不仅注重对疾病发生的每一种因素的单独认识与把握,其虽然也用复方,或在处方中也常有两种以上的药物使用,但多是针对不同“病因”而各自为战的大拼盘;其也重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其多局限于两种药物之间。而中医药学辨证施治不仅在诊断上强调要“四诊合参”,形成一个整体“证候”,而且在治疗上,也是采用君臣佐使理论将其多味中药组成为一个整体处方来进行试验与观察的。如研究发现,龙胆泻肝汤与关木通加六味地黄丸及关木通加滋阴药的配伍,能显著减少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关木通加利水药与关木通加清热药,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减少不显著;而关木通加甘草与关木通加附子,均可显著地增加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关木通经过炒焦、与滑石粉炒和与麦麸炒后,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1]。当代名医用附子,李可最大量一昼夜达600克,祝味菊最大量在45克,姜春华用9克,而李翰卿则用0.3克治愈过心衰的患者,其间最大相差达到2000倍,而都取得了“起沉疴”的临床疗效[2]。这用传统科学的理念是无法理解的,对此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2.2整体并不等于宏观

整体观念是中医药学的一大优势,但整体并不等于宏观。后者只是对宏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前者则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由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使整体具有了“非线性”与“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等复杂性科学的特点;从而使其整体的特性不仅取决于其物质的构成,而且更是由物质之间的关系与构成方式来决定的。如“蝴蝶效应”只能在特定的复杂气象条件下产生;由于中药的配伍、剂量与炮制等不同,使其处方的作用有很大区别等等。那么,中药学发展不仅要重视其有效成分等物质性研究,更不能忽视对其复方配伍、炮制及其临床辨证施治规律等的认识。中药的疗效与毒性,既不能唯成分而论,也不能简单地依据剂量的大小来确定;而是要综合考虑其辨证施治、处方配伍与药材炮制等诸多因素。

2.3整体认识需要微观化但必须转变科学观念

整体认识不仅需要微观化,而且可以随着认识方法与观察指标的微观化而微观化,只是要以复杂性科学的观念为指导。这是因为:(1)证候状态的认识、分析与处理,不断需要新指标、新方法与新药物来提高、发展与丰富其水平、能力与手段。如有人将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X光、B超等)称为“放大眼”,把听诊器等叫做“放大耳”,它使我们看到和听到了以往未能见到的现象。再如温病学向称湿温缠绵难愈,因湿邪重着黏腻,湿与热合,如油入面;但诸如肠伤寒、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杆菌病等湿温类温病,今天已知并非“缠绵难愈”,因为用特效抗生素治疗,多能迅速遏制病情[3]。(2)中医药学的辨证施治或对证候状态的认识、分析与处理,虽然说传统上以宏观指标与天然的动植物药物为主;但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每一次随着新指标、新药物与新方法的引进,都给其临床疗效与辨证施治规律的认识带来了飞跃与发展。中医药学现代研究既要重视对每一种因素、每一种药物甚或单体物质的作用特点与规律的认识,更不能忽视对中药复方综合作用、处方配伍、剂量与炮制,尤其是其临床辨证施治规律的研究;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不断引进新指标、新药物与新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新的辨证施治(证候状态分析与处理)规律,以更好地丰富与发展中医药学。

【参考文献】

[1]胡芳,潘金火.关木通及其炮制品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变化[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3):672-673.

[2]许明辉.浅谈李可老中医运用生半夏的临床体会[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415-1417.

[3]乔富渠.中医理论应不断创新[J].世界中医药,2008,3(5):

2017年药学论文篇2

中西医药学比较探析

摘要:中药是指依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中药包含中药材、片剂和中成药;西药即为有机化学药品、无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药,看其说明书则有化学名和结构式,剂量上比中药精确,通常以毫克计。中医药学具有整体观、个体化、东方思维、审机定治和自然疗法五大特点,而这些特点也正是其优势所在。西医药学以现代科学的微观知识来认识人体、药物及二者关系,微观到物质的分子乃至量子水平,功能可达用微小电变化来表述,固能保障对人体局部情况认识的精确性。

关键词:字中医;西医药学;优势;劣势

1中药和西药概念内涵的分析

中药和西药是于西方近代医药学传入我国后而出现的概念,西方近代医药学所使用的药物称为西药,我国原来已有的药物称为中药。而今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已非如此简单,存在种种误区。[1]

1.1按产地划分: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中国亦研制了很多首创的药物,如天花粉素,棉酚等天然产物药物,以及一大批人工合成的药物。

1.2按人工合成和天然产物划分:即人工合成的药物为西药,天然产物药物为中药,这种划分也不正确。因为也有一些中药却为人工合成的,如中药冰片。

1.3按组成成份为单体化合物和成分不清的混合物来划分:有的将单体化合物的药物称为西药,而将树皮、草根、全蝎等不纯的天然混合物药物称为中药,这种标准也不确切。如西洋参、洋地黄叶、大黄苏打片等西药,即为成份不完全清楚的混合物,而氯化铵、冰片砒石等中药却为成分清楚或单体化合物的药物。

1.4按剂型不同来划分:有的将现代制剂如针剂、片剂等称为西药,而将中国的传统料剂如丸、散、膏、丹、汤剂等称为中药。这显然也不合理。如桑菊感冒片、羚翘解毒片等是中药,却是现代剂型的片剂。而西药的一些合剂即与中药汤剂无本质区别,更有丸散膏丹等剂型。

1.5按使用人员划分:即中医使用的药物为中药;西医使用的药物为西药。笼统讲,似乎有一定道理,但细分析起来,亦不确切。如西医也使用甘草、大黄等,但并不能因此而简单地将它们称作西药;既使中医自服维生素丙,亦不能就此而称其为中药。

2中药和西药概念内涵的界定

2.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概念内涵。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应这样表述: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用脏腑、经络、卫气营血、三焦等表示机体的功能部位;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表示机体的功能状态;四诊的望、闻、问、切作为了解机体状况的手段;按辨证论治的原则,确定机体状况而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在诊治的全过程中,始终强调机体内因为主而不忽视外因作用的防病治病观。总之,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

中药应具备与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相适应的特征,其具体内涵包括三方面:第一,药物性能的表达有性味,即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归经,包括脏腑、经络、三焦、卫气营血等归经;升降浮沉。第二,药物功效以中医药学术语表述,如解表、凉血、平肝、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第三,药物配合使用时,按君臣佐使关系配伍,使各味药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与机体证相对应而发挥作用。总之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药物,称作中药。

2.2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概念内涵: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以现代科学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为基础;用直观或解剖后所见(包括用各种放大倍数的显微镜)的实体来表示机体的部位。

西药应具备与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相适应的特征,其具体内涵包括三方面:第一,药物本身性能以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来表示,如是液体还是固体,是酸性还是碱性等,第二,药物功效以相应的病理、生理、生化等的指标和术语来表示,如抑制细菌、降低血压、升高血糖等。第三,药物配合使用时,考虑药物间的物理、化学、物理化、变化,如沉淀、分解等,而不是把各种配合使用的药物作为一个功效整体。简言之,以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药物,称作西药。此为西药概念内涵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具备如上内容的药物,并且只有按西医药学理论使用时,才称作西药。若按其它医药学理论使用时,还可不称作西药。

3中西药特性分析

3.1中医药学特性分析。中医药学具有以下五大特色:[2](1)整体观。中医药学的整体观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整体论。整体论强调事物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中医药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而人体与其外在环境又构成一个更大范围的整体,人体内部各部分之间以及人体与其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多种形式的密切联系。人体虽可划分为若干个小的部分,但人体各部分的生命活动必须协调、统一。同时,作为人体生命活动三要素的精、气、神,对脏腑、经络发挥着滋养、激活及协调作用。反过来,精、气、神的化生、贮藏及输布运行又主宰于脏腑、经络,尤其是五脏的功能活动。病理上,人体局部的病变,应视为整体病变的一种局部反应,因而“整体失调”是中医诊断的基本出发点。(2)个体化。中医主张医生临证研究的对象不仅是病,更是患病的活生生的人。每种疾病虽有其自身特定的临床表现、病程经过及诊疗规律,然而医生面对的绝非抽象的疾病,而是某一患病的个人。即使患同一种疾病,由于体质、年龄、性别、生活环境、精神状态等种种差异,不同的个人在临床表现、病机类型、疾病的发展和转归等方面千差万别。中医在临床工作中特别重视每个病人的个体特征,坚持人、病兼治而以人为本的治疗思想。(3)东方思维。中国古代的医学家为了总结医疗经验,阐明医学观点,探索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当时盛行的哲学思想,诸如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中庸之道等,引人医学领域,并逐渐形成为一些思维定式,从而与古今的西方思维迥异,姑称之为东方思维。[3](4)审机定治。中医学和西医学学术上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及由此而处理疾病的思路的不同。(5)自然疗法。中医的治疗手段以中药疗法为主,还包括针灸、推拿、气功、心理、饮食及体育等多种疗法。

3.2西医药学的特性分析:西医药学的优势在于,以现代科学的微观知识来认识人体、药物及二者关系,微观到物质的分子乃至量子水平,功能可达用微小电变化来表述,固能保障对人体局部情况认识的精确性。反映在临床用药防治疾病时,药物功效与人体状况指标的针对性,如抑制细菌、降低转氨酶、升高血压等,呈现着人体局部疾病治疗的精确性。

其劣势在于,对人体、药物及二者关系的宏观认识很不够,甚至达到连最基本的宏观知识都不顾及乃至不承认的状况,如四肢冰凉、喜热饮或冷饮等似乎与人体状况无关的情况。现今所谓的人体第三状态或称亚健康状态,明明人们自我感受很不舒服,但西医药学仍不承认为病态,因为用微观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尚不能检查出“异常”。用药物防治疾病时,往往在起治疗作用的同时,又可能对人体产生伤害作用,甚至无药可用,呈现着难于保障整体治疗的准确性。[4]

4中西药配伍合用

中药和西药如同兄弟俩,在治病这一目标上相配合,取长补短,往往会收到很好的甚至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同时,在中西药配伍应用的实践过程中,对于不宜配伍的中西药也有所发现和认识,包括相互消弱药物性能乃至损害人体健康的不良后果等等。所以,中西药也不能盲目合用。

4.1因在胃肠道相互作用不宜同服:含朱砂(含Hg++)的中成药,如朱砂安神丸、人丹、冠心苏合丸等不宜与具有还原性西药,如碘化钠、硫酸亚铁等同服。因为它们在胃肠道中可生成具有毒性的溴化汞或碘化汞沉淀粉,引起赤痢样大便,导致药源性肠炎。

4.2因药物代谢方面的作用不宜同服:含有乙醇的中药风湿液、国公酒等药酒,不宜与西药苯巴比妥、苯妥瑛钠、D860、降糖灵、胰岛素、华法令等同用、因为乙醇是一种药酶诱导剂,能使肝脏药酶活性增强,使上述西药代谢加速,半衰期缩短,药性下降。

4.3因药效学上相互作用不宜同服:含激素成份的中药主要有甘草、鹿茸、人参以及鹿茸片等均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可使血糖升高(人参作用较弱),减弱降血糖药疗效,不宜与降血糖药,如胰岛素、降糖灵等合用。[5]

总之,中西医药有着各自的特性,在临床应用中,只有对病因、药性科学认识,在剂量、配方上配置适当,才能收到治疗方面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春华.简论中医与西医药学[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03)

[2]成肇智.认清中医药学特色发扬中医药学优势[J].中国西药学报.2002(12)

[3]赵迎欢.中西医药学伦理思想的路径及启示[J].中国医学伦理.2004(08)

[4]岳凤先.西医药学的优势和劣势[J].中国医药报.2000(08)

[5]岳凤先.中医药学的“宝库说”与“学科论”.[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06)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