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在歌唱艺术中的重要功能探究论文

2017-03-19

微笑是获得甜美声音的前提,在歌唱训练中,众所周知, 微笑唱法 被列为声乐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因为微笑歌唱可以吧面部肌肉抬起来,也就是通常所谓的 提笑肌 ,它可以克服某些发音器官肌肉紧张的毛病,声音的位置也相应能提高。歌唱时要保持 微笑 状态,这是很多声乐老师经常在教学中提到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微笑”在歌唱艺术中的重要功能探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微笑”在歌唱艺术中的重要功能探究全文如下:

摘要:声乐艺术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在通往歌唱的道路上,有的人领悟了其中的真谛,其歌唱道路就会越走越顺,相反,与之背道而驰。科学美妙的歌声离不开各发声器官的协调统一。在长期的学习与教学中,笔者发现了一个较为常见的现象:很多学习美声唱法的学生无论在演唱西方声乐作品还是中国作品时,面部表情较为僵硬,口型常常呈现“竖口状”,演唱总是给人感觉“咬字”不清楚,好像嘴里含着什么似的,大部分声音都闷进去了,这种案例屡见不鲜。

一、声乐艺术中的“微笑”歌唱概念

在声乐艺术中,“微笑”歌唱指的是歌者在歌唱时面部的颧骨与两颊处的面部肌肉适度地兴奋、收缩,笑肌作微微抬起状。因为唇、颊的活动起着口腔的外形作用,微笑时把上腭前齿露出能影响发声,使声音清晰、明亮、毫不干涩。这是歌唱必不可少的条件,它的功能有效避免了面部表情的紧张、僵硬,让舌骨上肌群得到彻底的放松。还能有效解决民族声乐在借鉴美声唱法时出现的咬字不清、下巴紧等问题。

此外,切记无论是练声还是歌唱时,微笑兴奋的状态一定要保持住,不能有所松懈。当然,在掌握基本的微笑动作要领之后,演唱者应根据具体作品的表情情绪需要而作相应地调整。但切记演唱较为悲情的唱段时,面部的颧骨要作适度的保持,不能完全掉下来,才能避免声音“闷住”、演唱位置“偏低”等问题。此外,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嘴型和张嘴的方法,曼契尼指出:“张嘴的规则不是通用的,……因为个人的嘴天生有大小不同,牙齿的长短也不一样,教师应该根据这些差别和发声器官的结构特点,注意观察;学生把嘴张得多大才可以唱得最干净、最响亮、最丰满;因此教师应经常观察并确定,嘴张得多大才是最合适的……”。他又说:“善于调节和控制嘴型,可以说是歌唱者重要的条件之一。”[唐琳:《声乐教学泛论》,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18页。]

二、“微笑”歌唱的重要功能:

(一)表情自然、让观众感到很放松,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讲到“微笑”一词,它关乎到歌者歌唱时的面部表情,是与观众交流的最直接的表现方式。这一点笔者认为在演唱中尤为重要,试想如果演唱者面部表情不自然,嘴巴一直呈“竖口”状,会让观众觉得歌唱者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唱法时没能做到与中国的本土特点相结合,照搬的是西方的演唱模式,没有形成真正科学的“中国化”演唱方式。而且长此下去,演唱者的歌唱道路会遇到很多“瓶颈”,这就好像是演员演戏不接地气,太过浮夸,不能实现最佳的演绎效果。

(二)充分获得歌唱的“高位置”,面罩共鸣集中

“微笑”是获得声音高位置的有效途径。这就比如人在练习哼鸣时,嘴巴呈现“微笑”状态,往上方吸着唱的感觉是一致的。当然,练习“小哼鸣”时嘴唇闭上,依靠鼻咽腔的作用寻找高位置的共鸣感觉。练习“大哼鸣”时,主要在高声区作练习,嘴巴微微张开,依然保持微笑状态,而此时抬起软腭的动作加大。“微笑”状更易让鼻咽腔充分吸开,更易获得位置集中的面罩共鸣,这时的声音可以誉为“黄金般”或者含金量较高的歌唱中的“好声音”。

(三)咬字、吐字更清楚,嘴巴更灵活,更易演唱欢快的歌曲

很多学生在歌唱中容易犯“嘴巴紧张”的错误,如“嘴巴下张幅度较大、嘴巴微笑不会歌唱或嘴角两端抬起不平衡产生面部表情很狰狞等问题。这些诸多情况都是由于歌唱方法不科学而产生的,但快速解决它的有效方式是运用“微笑”歌唱。因为只有自然的微笑状态才能有效避免面部表情僵硬的问题,从而使歌唱者演唱是在轻松自然的微笑状态下(这与平时兴奋状态下的说话状态相近)正确的发声吐字,避开嘴巴一直呈“竖口状”所带来的咬字、吐字问题的缠绕。并且,通过长久的科学练习,学生在演唱比较欢快的歌曲时也能游刃有余,获得灵活驾驭作品的能力。

三、实践出真知

其实笔者所想到的“微笑”歌唱的重要功能也得到过一次偶然的验证。北大歌剧研究院院长余曼曾到笔者学校举行了一次讲座,在讲座上笔者发现她遇到一个具有西方演唱特点的学生在演唱歌曲时,声音出不来、高音比较吃力,她的演唱给人感觉较为紧张,笔者认为这个“紧张”不仅是她本人心理或肢体上的紧张,主要是“嘴巴”一直呈现出较大的“竖口”状,歌词咬字、吐字不清楚,声音还有些“喉音”出现,其实当时笔者作为观众都会替她紧张。而余曼院长针对她的演唱只让这位学生做一个动作――“微笑”,让她在微笑的状态下再演唱了几句,她的声音立刻发生了质的变化。声音基本上都出来了,而且声音很有穿透力,喉音也减少了。笔者相信,如果这位学生把台上的感悟通过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的练习,那么她的演唱短时间内会有很大的进步。

果不其然,没过几个月的时间,她成功举办了个人演唱会,演唱上又有了很大提高,与之前的演唱截然不同。通过这次验证,笔者认为每一位演唱者都不能忽视“微笑”歌唱的重要功能,尤其是那些所谓的美声唱法要嘴巴一直呈“竖口状”的学生。另外,笔者还需要说明两点:

1.在演唱中嘴巴不是不允许呈“竖口状”,而是要根据字音的不同而作相应的调整。

2.“微笑”状态所产生的成效是建立在正确的呼吸、气息和一系列发声方法基础之上的,而“微笑”歌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必须加以重视。通过不断地学习与教学实践,发现此方法用在每位出现此问题的学生身上都会有很大成效,对此笔者也倍感欣慰。

声乐这门课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需要倾注大量的时间、耐心和毅力不断探索与实践。如何把握声乐理论与技能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性,需要演唱者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找到合适的切入点、突破口,找出打开自己那把锁的钥匙。

相关文章:

1.唱歌发声的基础知识与训练方法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