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黑还是白/金的裙子
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过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惧等情感体验。这折射着一系列心理现象的整个过程就是心理过程。按其性质可分为三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英文名:Psychology
蓝/黑还是白/金,这真的重要吗?
是的,时至今日我们有一场辩论尚未结束。这件衣服是什么颜色的?
呃,结果表明——有些人认为是蓝黑色的,而有些人觉得是白金色的。撇开网络爆红的现象来看,你的看法无法告知你自己是否压抑,躁狂,疯狂,或者其他情绪。但是人们的确有着不同的观点。这仅仅是与我们的眼睛对光线的处理和我们的大脑对视觉信息的处理方式有关。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我们并非人人都是一样的——尤其是当我们我们处理的光波是在两种不同的颜色的分界线上时。使影像变得明亮,那么它就会看起来明显偏白色和偏金色。使影像变得暗淡,那么它就会看起来明显偏蓝色和偏黑色。
与每个人的色觉不尽相同这个事实相比,有些人是色盲或者我们的感官会被视觉上的幻象蒙骗的事实要更为令人惊诧,看下例:
《连线》解释了人们看见的衣服是全然不同的颜色的背后的科学,当然,仍有许多哲学的解析等待着我们去探讨。首先,这只是成百的关于我们的感觉是如何切切实实地与我们所想的不一样的例子之一。除了我们的感官有时候接收的信息不足以外,我们的感官还必须竭尽所能地处理它们接收的信息——不过它们通常做得并不够好。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感官只是依靠周围的信息和背景线索做出猜测。而我们往往只是单纯地去看或理解我们预想理解的东西——或者是我们想要去理解的东西。
这就是为什么批判性思考的基本原则之一会是“眼见不一定为实。”我们总是要去思考我们的感觉是否由于缺乏理想的环境因素或基于我们的倾向和期待而误导我们。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选择支持不同的队伍的人们会有着对犯规与否的不同意见(他们会肤浅地从不同角度看比赛)。这就是为什么在一个光线不足的传闻说闹鬼的房子里看见“幽灵”并不足以成为证实鬼魂存在的恰当的理由。
但是我们需要学习的第二堂课是关于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上文提到,《连线》里的文章总结的人们看到的衣服是白色和金色的是“完完全全是错误的。”换句话说,他们认为衣服其实是蓝色和黑色的。他们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当你把影像上所有的颜色去掉,再去观察它们所落在调色板上的位置时,你会发现它们停留在蓝色和黑色的范围之内。但是他们是错的。这不是因为“这并不是颜色在调色板上的位置”或者“这件衣服的颜色确实是白色和金色。”而是因为这件衣服并没有任何颜色!
想想看吧。为什么我们会看到我们看到的颜色?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叶子是绿色的?呐,根本上看,都是因为我们大脑里的神经元以特定的方式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神经元是绿色的。它们只是产生一种绿色的体验。
现在,神经元活动的方式是取决于它们接收到的来自于眼睛的电信号,但是这种信号也不是颜色——它们只是,粗略地讲,一种可移动的电子。你的眼睛传输这种信号是由光的波长与它们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相互作用的方式决定的。但是,再次重申,这不是说不同的光波表示不同的颜色。
这也许很奇怪,因为我们往往将不同的光的波长理解为不同的颜色。但是光的波长的差异仅仅是(粗略地讲)它们的光量子之间的距离。高频率的光量子彼此距离近,而低频率的光量子彼此距离远。(为了更简单地说明,在此我会忽略光的微粒/光波的二元性)
但是光量子不会因为它们之间相互接近而改变颜色,它们甚至根本不是一种颜色。毕竟,当你大白天在外面闲逛时,你周围的任何空间都是充满了光量子的——但是你全然看不见它们。你看到的反而是一些类似建筑物和树木之类的东西。
那么,你看到的树叶是绿色的,是因为它吸收了特定的光的波长并反射了其他的波长。而事实是,它反射了495到570纳米范围之间的波长,因而你看到它是绿色的。不过造成它反射那段波长的原因不是它的“作为某种颜色。”基本上是因为它的分子结构以某种方式和光相互作用,而这种方式决定了某些频率会被吸收而其他的则会被反射。但是“分子结构”不是一种颜色。因此,当你看着一片叶子,这片叶子并不是绿色的;它只是反射了某种光的波长,而这种波长会让你的眼睛向你的大脑发出一种产生绿色的体验的信号。综合考虑来看,实际上唯一是绿色的是你的关于树叶的体验。叶子是没有任何颜色的。它只是会引发你某种体验罢了。
所以,关于衣服的图案颜色的争论结果既不是蓝或黑,也不是白或金——两者都不是。任何颜色都不是。客观上讲,它会从你的电脑屏幕发出的某种光的波长,但是不同的大脑对这种光的波长的解释方式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在大多数人解释同样的光波的情况下,在不是蓝色就是黑色的环境下,关于“这件衣服是蓝黑色的”的主张和“这件衣服是白金色的”的主张都是不对的。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因为这件衣服实际上根本没有颜色。唯一正确的看法是关于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这件衣服的图案会产生怎样的不一样的体验。
而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观念。哲学家约翰洛克早在他描绘一等美质和二等美质的时候就识别出这种差异。一等美质就是事物本身具有的,不管你是否有鉴赏它们的能力;二等美质就是事物在我们欣赏它们的时候才会具有的美质。而颜色就是二等美质一个典型的例子。瞧,我并不是一个相对论者;我不是说这个世界是不成形的。关于世界的样子,我们是有明确的定论的,并且它们是显露的。但是,事实就是,衣服是不具备任何颜色的。唯一是蓝黑色的或者是白金色的是人们的体验。
不过我认为,关于衣服颜色不同的分歧,以及他们的尖酸的言论——每一个与你意见不合的人都是白痴,傻子,或者其他什么的——都是我们在政治,宗教,甚至伦理方面的争论的完美的诠释。或许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是没有结果的;只是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