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

2017-02-27

环境心理学诞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是一门集多种学科性质于一身的新的研究取向的心理学分支,属于一门边缘性学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供大家参考。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范文一:环境心理学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环境心理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其主要研究实质环境与人类行为及经验相互关系。介绍了环境心理学的起源及概念,论述了其与公园设计相结合的必要性,并从功能分区、园路、植物配置、设施等方面说明了环境心理学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起源;概念;必要性;公园设计;应用

AbstractThe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is the emerging overlapping domain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which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ssential environment and people’s behavior. The origin and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and the necessity of combining with park design were introduced. The applications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in park design were elaborated,in cluding function division,park roadplant allocation,facility,etc.

Key wordsenvironmental psychology;origin;concept;necessity;park design;application

景观设计师在设计公园时,首先应了解不同公园景观的特征、功能、人们产生的影响以及不同的人群的需求,然后通过实体的相应组合创造出所需的公园景观。公园布局的设计中,功能或景区划分,应根据公园性质和现状条件,确定各分区的规模及特色。出入口设计,应根据城市规划和公园内部布局要求,确定游人主、次和专用出入口的位置;需要设置出入口内外集散广场、停车场、自行车存车处者,应确定其规模要求。园路系统设计,应根据公园的规模、各分区的活动内容、游人容量和管理需要,确定园路的路线、分类分级和园桥、铺装场地的位置和特色要求。主要园路应具有引导游览的作用,易于识别方向。游人大量集中地区的园路要做到明显、通畅、便于集散。通行养护管理机械的园路宽度应与机具、车辆相适应,通向建筑集中地区的园路应有环行路或回车场地,生产管理专用路不宜与主要游览路交叉。河湖水系设计,应根据水源和现状地形等条件,确定园中河湖水系的水量、水位、流向;水闸或水井、泵房的位置;各类水体的形状和使用要求。游船水面应按船的类型提出水深要求和码头位置;游泳水面应划定不同水深的范围;观赏水面应确定各种水生植物的种植范围和不同的水深要求。全园的植物组群类型及分布,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状况、园外的环境特征、园内的立地条件,结合景观构想、防护功能要求和当地居民游赏习惯确定,应做到充分绿化和满足多种游憩及审美的要求。建筑布局,应根据功能和景观要求及市政设施条件等,确定各类建筑物的位置、高度和空间关系,并提出平面形式和出入口位置。公园管理设施及厕所等建筑物的位置,应隐蔽又方便使用。因此,当代的景观设计师在公园设计中必须考虑什么样的公园设计符合人们的基本审美习惯、符合人们的基本心理与行为习惯、使人愉悦并愿意在其中活动,以及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是通过何种科学方法来实现等。

1环境心理学的起源及其概念

1.1起源

20世纪60年代,面对城市环境的严重恶化及其对城市居民身心健康和行为方式所产生的种种影响,功能主义、建筑决定论等已经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环境心理学研究首先始于美国,而后主要在欧洲的英国、法国和瑞典展开,以后逐步扩大到世界其他地方。亚洲最先在日本发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我国才正式展开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前只是附带在社会学、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等学科中进行一些相应的工作[1,2]。

1.2概念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实质环境与人类行为及经验相互关系的科学。它以研究人与环境关系的最适性为主要课题,其中与建筑学关系密切的是环境行为现象、使用者需求及行为场所的研究[3,4]。在对于环境行为现象的研究中,通过研究环境知觉、环境认知、人的活动与空间及设备的尺度关系、空间行为学(私密性、公共性、领域、拥挤感等)来把握使用者的普遍心理现象。在对使用者需求的研究中探讨不同人群的心理需求以期从基本方面乃至最细微处为使用者提供适宜的环境。在行为场所的研究中,把握在特定环境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行为模式,通过使用者参与及使用后评价等修正反馈方式来建立环境设计的参考准则。

2环境心理学与公园设计结合的必要性

公园是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是为人们提供的有一定使用功能的自然游憩场所,能够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基本功能,与人们休闲娱乐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人们通过感知、体验会得到舒适、方便、安全、具有趣味并充满意义而获得的愉悦心理。公园设计首要问题是解决人和环境的关系问题,从人的生理和心理2个方面创造安全、舒适、宜人和富有美感的环境。若不了解人在不同环境下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与规律,就不能科学而又艺术地把握公园设计中各要素的关系,也就不能创造出符合人们需要的空间环境。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将心理学引入环境中,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学科。它一方面研究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另一方面研究人的心理需求对环境提出的要求,进而根据人的心理需求,改善和提高人们所处环境的质量[5-8]。在人与环境之间坚持以人为本,从人的心理特征来考虑研究问题,从而对人与环境的关系、公园设计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人是公园空间的主体,任何景观都应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体现对人的关怀,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营造优美的环境。将环境心理学应用到公园设计中,激发了公园设计新的研究方向,促进公园设计对人的关怀,实现设计环境的最优化,为很多细节设计提供了设计理论及依据。

3环境心理学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

在公园设计中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仅探讨在公园设计中相关的以下几个方面。

3.1功能分区

现在越来越多的功能配置无疑为公园景观的合理性提出了新的考验,合理的结构是塑造良好公园必不可少的条件。游人在公园内有多种多样的游乐活动,而且不同年龄的人们的兴趣和爱好都不同,有的要求宁静的环境,有的要求热闹的气氛,因此要求将公园的活动内容进行较明确分区布置。为了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游人多种文化娱乐和休息的需要,要根据公园所处的地理环境来确定公园的主要的功能分区和相应的形式。公园一般分为观赏游览区、文化娱乐区、体育活动区、安静休息区、儿童活动区、老人活动区、园务管理区及服务设施等,但是公园内功能分区的划分不能生硬,不应为了分区而分区。尤其是对于面积较小的公园,分区比较困难时,要从活动内容上作整体合理的安排,只要能够满足不同的人群在公园中能找到适合各自娱乐休闲的场所就足够了。分区时还应注意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动静的合理分布等。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范文二:室内设计中环境心理的发展与运用

摘要: 在环境意识日益充斥着生活每一个角落的今天,建筑的室内环境设计已成为体现生活质量需求的基本要求之一。本文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入手,对室内环境中的人的心理行为特征及其指导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与研究了环境与心理的相互作用,并从色彩、光影、材料三个角度分析了环境心理在室内设计的应用。

关键词: 室内设计 环境 心理

当前,人们开始越来越密切地关注自己周围生存空间的环境品质,室内设计作为一个与人们生活、个性密不可分的设计领域也已获得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设计是连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桥梁,人们寄希望于通过设计来改变世界、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于是室内环境的质量问题也随之敏感起来,而如何把握人对环境的使用心理及以此指导室内设计就成了室内设计领域的一大课题。

一 环境、室内空间与环境心理的研究概论

加拿大建筑师阿瑟。埃利克森说过:“环境意识就是一种现代意识”。人是环境的创造物,同时又是环境的创造者。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就对自然环境进行着选择、适应、调节和改造。“在各种环境中居住的人们为了生活的舒适和愉快而不断追求行为上的方便,于是可以见到的最朴素的形式就是人们在草地上踏出坚实的道路。”①环境在哲学领域内是指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与人之间及人与人之间的一系列联系。环境研究始于60年代,随着多元化思想的流传,环境研究在其影响下也揭示了环境问题正是世界性问题,没有哪一种文化及其环境形态与结构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相反只有通过研究世界各地不同文化所产生的环境,才能理解、认识和解决人与环境之间的根本关系问题。

当人们处于室内环境的包围之中时,人们的思想、情绪和行为等心理要素也同时处在室内环境的影响中。室内环境就是指包围在我们周围的所有环境元素,其构成有:空间的大小;空间的围合元素,比如天花、地板、墙壁等;设备家居元素,比如家具、灯具、五金、装饰物等;空间气氛元素,比如灯光、色彩、温度等。这些给人以各种综合形象和生理刺激,同时这些刺激又在大脑中由感觉转化为感情,从而产生心理和精神上的作用。《室内设计原理》一书中这样定义室内设计的含义: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的环境(地域)和相应的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美学法则,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这说明室内设计不仅仅是要满足一定的使用功能,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个室内的环境,一个人们喜欢的、愿意停留和驻足的生活环境;一个能给予人视觉上和心理上,乃至行为上更具享受性的空间环境。同时,良好的室内环境所提供的氛围不仅仅作用于人的外在,更重要的在于它勿庸置疑的影响着人的心理,进而左右着人们的行为。人们总是以他们获得的环境信息来对环境做出反映,而人们在真实世界里的任何行为,不仅取决于这一环境的客观性质,更取决于他主观对环境的认识。所以室内设计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环境对使用者的心理影响就显得愈发的重要。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着重于“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运用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的方法与概念来研究人在城市、建筑与室内中的活动及人对这些环境的反应,由此反馈到城市规划与建筑和室内设计中去,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②环境心理学非常重视生活于人工环境中人们的心理倾向,把选择环境与创建环境相结合,着重研究下列问题:环境和行为的关系;怎样进行环境的认知;环境和空间的利用;怎样感知和评价环境;在已有环境中人的行为和感觉。对室内设计来说,上述各项问题的基本点即是如何组织空间,设计好界面、色彩和光照,处理好室内环境,使之符合人们的心愿。

二 环境与人的心理及行为的相互作用

人与环境总是通过某种相互的作用来达到一种平衡,在这一动态平衡中走向进步与完善。人与物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可分为七个领域:感知性领域、有表现力的领域、美感领域、工具性领域、生态性领域、适应性领域、综合性领域,③其中与室内环境密切相关的是以下几个方面:感知性领域,主要是指现象环境如何影响人们的感觉,人们又是如何通过那些可被感知的领域来认识环境;有表现力的领域,室内环境中的色彩、形状、音响与象征性意义等都是有表现力的领域,它们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人们的情感与心境;美感领域,美学体验随文化的不同而变化,因人而异,因地而异,需要使用者同室内设计师之间进行有效的美感交流;适应性领域,指的是人的活动模式与其相应的空间模式之间有一定的适应性。综上可知,环境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将人们的行为朝向有益的方向引导,从而达到较为完善的动态平衡,即“室内设计之首要目的,即在于使用者的定位,以确定的空间使我们脱离虚无的不确定感。” ④这就是说人们不仅关心通过人的个人体验而创造心理的环境,同时认为较易认为较易被忽视的心理环境也不是脱离人而存在的。故而在现今“以人为本”的时代,环境心理的研究显得非常具有重要和现实意义。

人在室内环境中,其心理与行为尽管有个体之间的差异,但从总体上分析仍然具有共性,仍然具有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特点,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设计的基础。

1 安全性

无论何时何地人都需要有一个能受到保护的空间,因此无论是在餐厅、酒吧和图书馆等地方,只要存在着一个与人共有的大空间,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先选择靠墙、靠窗、或是有隔断的地方,原因就在于人的心理上需要这样的安全感,需要被保护的空间氛围。当空间过于空旷巨大时,人们往往会有一种易于迷失的不安全感,而更愿意找寻有所“依托”物体,所以现在的室内越来越多的融入了穿插空间和子母空间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人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空间。

2 领域性

人在室内环境中的生活、生产活动,总是力求其活动不被外界干扰或妨碍。领域行为就是个人或团体,针对一个明确的空间所作的一种标志性的或保护性的行为或态度模式,包括预防动作及反应动作。赫尔以动物的环境和行为的研究经验为基础,提出了人际距离的概念,根据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行为特征确定人际距离,即分为:密切距离;人体距离;社会距离;公众距离。对于不同环境、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等因素,人际距离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当人们处于其个人熟悉或不熟悉的环境中时,个人的空间距离会有非常明显的变化,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中,当人们感到其个人领域空间受到严重的侵犯时,人们往往通过向窗外看以避免目光的接触来维持心理上的个人领域空间。

3 私密性

私密性是作为个体的人对空间最起码的要求,只有维持个人的私密性,才能保证单体的完整个性,它表达了个体的人对生活的一种心理的概念,是作为个体的人被尊重、有自由的基本表现。私密性空间是通过一系列外界物质环境所限定、巩固心理环境个性的独立的室内空间,如果说领域性主要在于空间范围,则私密性更涉及在相应空间范围内包括视线、声音等方面的隔绝要求。比如就餐人对餐厅中餐桌座位的挑选,相对地人们最不愿意选择近门处及人流频繁通过处的座位,餐厅中靠墙卡座的设置,由于在室内空间中形成更多的“尽端”,也就更符合散客就餐时“尽端趋向”的心理要求。

三 环境心理学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运用环境心理学的原理,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面极广,暂且列举下述几点:

1 色彩在心理环境中的运用

人们总是用视觉来最先感受环境,而在一个固定的环境中,最先闯入人们视觉的是色彩,色彩处理的好坏不仅影响着视觉美感,而且影响着人的情绪及工作生活效率(见表1)。例如研究发现,人置身于绿色的环境中,皮肤温度可降低1至2度,脉搏每分钟减少4至8次,呼吸减慢、血压降低,心脏负担减轻,表现出一副安静自若的神态,促使人更加冷静地对待现实。所以现在几乎所有的医院手术室的颜色都是绿色的,同时人们也在居室中使用越来越多的绿色来装饰环境。

现在人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大胆的运用色彩来调节空间的环境气氛,烘托室内的气质,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以利于身心状态的调节。

2 材料在心理环境中的运用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质感表现和各具特色的构造细部,可以渲染及强化室内的环境气氛以影响人的心理。在创造空间时应对表层选材和处理十分重视,强调素材的肌理,暗示动能性。这种过滤的空间效果具有冷静的、光滑的视觉表层性,它牵动人们的情思,使生活在其中的人具有潜在的怀旧与联想,回归自然的情绪得到补偿。在造型纯净化、抽象化的过程中,创造新的肌理效果,以及人们对这些肌理效果的心理效应已成为现代室内环境设计中刻意追求的部分。例如利用带有古朴色彩的材料及浓郁地方色彩的装饰细部与线脚来使人们对环境唤起一种“熟悉”的感觉,触景生情,寻找认同感。

3 光影在心理环境中的运用

现代室内光环境的设计中,光不仅起照明的作用,而且还是界定空间、分割空间、改变室内空间氛围的重要手段,同时光还表现一定的装饰内容、空间格调和文化内涵,趋向于实用性及文化性的有机结合,成为建现代装饰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

光和影的衬托给人们提供了愉悦的视觉刺激,是营造室内气氛与创造意境的“特殊材料”。安藤忠雄认为:光和影能给静止的空间增加动感,给无机的墙面以色彩,能赋予材料的质感更动人的表情。由于光的功能是多元化的,现代室内光环境的设计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表现出多层次、多方面的特性,通过各种设计手段创造某种环境气氛、制造某种情调、实现特定的构思,完成有意境的环境设计,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消费。例如通过灯光与环境的结合设计限定出不同的功能空间,区分了会谈区与公共区;在简洁的居室空间中利用光线来突出陈设品的精致与美丽,充分运用“图底关系”来强调画面,重点突出一个个的展品;通过光线的合理运用,改变了环境的固有色给人视觉带来的单调性,划分并营造出一个优雅的环境氛围,使人对空间产生无限的遐想。

四 结语

任何的室内环境都存在于一个具体的社会大环境中,它不是一个孤立的、自成的体系,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室内环境设计应符合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满足使用者的个性与环境的相互协调。约翰。波特曼说:“如果我能把感官上的因素融汇到设计中去,我将具备那种左右人们如何对环境产生反应的天赋感应力,这样,我就能创造出一种为人们所能直觉感到的和谐环境。”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相关文章:

1.大学生心理毕业论文

2.市场调研毕业论文

3.调研类论文范文

4.浅议社会实践论文参考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